上回說道,端木罡,也就是周書宇,此刻正在接見秦冕的三個兒子秦鼎、秦晟和秦昇以及其長孫秦徵。看著眼前這四人,一個個都是飽學鴻儒之輩,這讓端木罡萬分的喜歡。

而這四人,已經各自被任命為金平府府尹、昌寧府府尹、沃城府府尹和河道總管。

事實上,金平府、昌寧府與沃城府算是舜元帝國割讓給赤唐帝國的比較富庶的三座城池。對此,秦鼎、秦晟與秦昇各自都對自己所管理的這三府之地發表了看法。當然,秦徵這位河道總管也闡釋了自己的見解。事實上,如今秦冕雖有三子,但也曾經足足有十二個孫子。可是,在未入獄前,因為疾病、暗殺,夭折了足足五位。再加上受不了酷刑,整整有六位孫子死在了殘酷的刑罰之下。如今,只活下來秦徵這麼一位長孫。這簡直太過殘酷,但是卻又是事實。

此刻,秦徵指著舜元帝國割讓給赤唐帝國土地的地圖,對皇帝端木罡諫言道:“陛下,舜元帝國割讓給國家的這方圓四千裡的土地,水網密佈,但是卻彼此之間並不想通。雖然,這些年來,尚有有良知的官吏,組織百姓開鑿小段的運河,但是卻因為國家並不支援這種政策,再加上自從舜元帝國惠宗、僖宗、煬宗、殤宗、徽宗直到現在的昏君以來,一直大興土木,強徵暴斂,濫用民力,導致國庫枯竭,百姓流離失所。遙想當年,這塊土地,可是擁有著將近十二億的百姓。然而,這個地方現在的總人口卻不足二十分之一,這便是罪孽啊!白骨遍佈,千里無人煙,這就是這裡的慘象。如此肥沃的土地,整整六代皇帝都不重視之,結果讓這片土地荒蕪至今。陛下,我赤唐帝國國庫豐盈,人口眾多,可否往此地遷徙大批百姓,進行開荒。只有擁有百姓,我這個河道總管才能夠真正將這個地方的水網全部鑿通,開鑿出整整十八條運河。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這塊土地變成沃野。”

端木罡問道:“不知道,你是準備如何開鑿運河?至於遷移人口,這件事情,朕自然是會讓戶部辦理此事。”

秦徵立刻回答道:“陛下,這塊土地北至沃城府,南至聖山附近的昌寧府,西至金平府,東至聖山。由聖山起源的河流共計有十二條,這十二條河流,自東向西,流向舜元帝國西方的舜海。按照微臣的想法,若是開鑿出整整十八條的運河,那麼需要大批的勞工。開鑿這些運河,當然是人越多越好,所耗費的時間也就越短。但是,依照微臣的想法,這十八條運河,可以依照先後順序,進行開鑿。我們現以十年之期,開鑿四條兩縱兩橫的主要幹道。而需要的民力,則可以輪流。讓百姓既能夠得到休息,也可以不誤工期。如此進行下去,需要花費五十年,便能夠將其全部開鑿貫通。同時,也可以在這五十年的時間內讓此地的荒田全部被開墾。開鑿河道,快不得。陛下,微臣已經決心將自己五十年的時光全部都耗費在這裡,不知陛下可否準允?”

端木罡看著地圖,這個決定很難下,畢竟這得耗費很多的民力,畢竟遷徙百姓要去這個地方,那就必須透過崇山峻嶺的聖山山脈。

所以,他吩咐高和道:“高和,去把都水監、戶部、工部、吏部和御史臺的主要官員們給朕宣來。”

高和立刻離去,他看著地圖,心中詳細地計算著開鑿這些運河,需要耗費多少民力和財力?雖然如今赤唐帝國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經是民殷國富,人口稠密。而且,由於他的利於民生的政策,讓百姓都交口稱頌他這位明君。只要自己宣佈旨意,恐怕會有無數的百姓蜂擁而至,但是他可不想讓這些百姓去送死。畢竟,他可是知道,開鑿運河、開墾荒地,是極其艱苦的。雖然赤唐帝國國內的大多數運河都已經被開通,但是那是因為運河周圍的人丁稠密,而且他還發給那些開鑿國內的運河的勞工們充足的餉銀,這讓他們既可以開鑿運河,又可以有人耕種,兩不誤事。同時,為了防止那些官吏貪汙餉銀,他還派出了眾多的特使監督運河開鑿工程,只要是有貪官,立刻就地抓捕,按照律法將他們全部都就地正法。尤其是,只要是國內的運河途經各地,必定會被他下旨免除賦稅。同時,他還強令那些武藝高強的地方勢力的高手們也出力,若是有勢力反對,立刻處決。因此,國內的運河都能夠不耽於農時,而順利開鑿。結果,便是讓百姓能夠得到足夠灌溉的水,也讓赤唐帝國全國水運便利。讓百姓和朝廷都獲得了利益。

而這塊土地,卻不同,因為這塊土地在舜元帝國已經荒廢了數百年,人丁稀少,土地荒蕪,僅僅遷移過去人口,這很容易。赤唐帝國不缺少這億萬的人口,但是這些人口過去,需要運輸多少糧食。億萬人口的耗費,那簡直是個天文數字。遷徙過去之後,這些百姓肯定是需要住的地方,他們的吃穿用度,朝廷也必須要考慮清楚。這是朝廷的責任,若是讓這些心懷報國之志的百姓,無辜枉死,他這個皇帝不當也罷。

看著皇帝端木罡那緊鎖的眉頭,秦徵不由得感堪萬千,若是讓其它四國的皇帝考慮,他們是絕對會立刻答允下來,至於百姓的死活,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百姓死上成百上千萬,在那些皇帝眼中,不過是個數字而已。而且,那些皇帝還都會給自己強力掩飾,還要讓史官們給自己掩飾罪過。

可是,眼前的這位皇帝,卻自己寧願住在如此簡陋的皇宮之中,卻讓赤唐帝國天下的百姓們全部都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民殷國富。整個天下,百姓無一不感念其德行。整個國家,那些士兵人人不畏生死,心懷報國忠君之志,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就算是死了,國家也會善待他們的子女。

他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景,盡皆是繁華的城池,承擔在百姓肩頭的賦稅,簡直是少之甚少,來往的商旅絡繹不絕,無論是城池,還是鄉村,盡皆都書聲琅琅,那些曾經在赤唐帝國佔據著重要地位的各大勢力們,已經成為了歷史。整個國家,為民請命、執法如山的官吏幾乎佔據著整個赤唐帝國官吏的半數。人人知禮,家家謙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簡直是古往今來都難以見到的場景,卻在整個赤唐帝國處處可見。

所以,秦徵很明白,眼前的這位陛下恐怕是在為百姓考慮問題啊!人人皆說,當皇帝就是為了享受的,可是這位皇帝,卻是身體力行,不忘眾生之苦,日日夜夜埋頭處理政務,廢寢忘食,不理管絃歌舞之樂,而日夜憂心於天下百姓之生計。這樣的皇帝,他在列國的史書中,都不曾見到過。

很快,戶部、工部和吏部的主要官吏全部都來到了皇帝的面前。

端木罡讓秦徵給這些官員們敘說關於開鑿運河所需要的民力和財力,以及關於如何讓遷徙的百姓透過聖山山脈的問題,全部都給這些官員們講解清楚呢!

這些官員們,一個個聽得十分認真,他們並不在乎這位秦徵秦大人的身份問題,他們最為關注的是這片舜元帝國割讓的土地的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欽義伯、都水監監正江守謙說道:“陛下,微臣認為,依著我們赤唐帝國的國力和民力,依照這位河道總管的計劃,是完全可以在五十年內可以做到的。”

一旁的忠國公、御史大夫梁世忠則說道:“陛下,微臣認為,舜元帝國割讓這塊土地,應該也是考慮到此地荒蕪,人煙稀少,為了遲滯我國的兵鋒,才割讓我們這塊土地。畢竟,大軍團作戰,如若透過國內運輸,雖然國內交通便利,但是卻要透過崇山峻嶺、連綿數千裡的聖山山脈,再要經過這塊荒蕪之地,運輸糧草,這中途不僅會耗費眾多,而且還讓後勤輜重運輸路途增加,如此便會讓我們赤唐帝國耗費眾多。所以,河道總管所言,的確是個好法子。開通運河,不僅利在當下,而且還利在未來。陛下如此擔憂,應該是擔憂是否會攪擾百姓吧!陛下但可放心,我赤唐帝國的百姓深受國恩,家家人丁興盛,只要陛下能夠給給百姓講明利弊,百姓絕對會踴躍前往。”

一旁的戶部尚書袁士釗,則開口說道:“陛下,如今東武帝國已經被平定,東南各省人口稠密,而土地少,我們若是能夠徵召那裡的百姓,並且確保他們的安全,並且還可以由官府給他們直接封給田土,讓他們明白,只要是他們開墾出的田土,便由官府作為證明,此田土便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微臣相信,民眾必定會紛紛群起響應。”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