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泰安王夏侯泰在德康郡義康縣,擊敗了侵犯自己地盤的和安王夏侯熾。之後,泰安王夏侯泰又率領著大軍,南下攻擊泰德州十五郡的起義軍。

而他攻擊的第一個目標,便是盤踞在泰德州北部的順安郡地區的黃勳所率領的六十萬起義軍。令黃勳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他所率領的起義軍,由於軍紀敗壞,危害百姓,所以讓原本支援他們的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結果,便被直接抱著同歸於盡的百姓們開啟了城門,導致黃勳所率領的起義軍不得不敗退。

五月二十四,狼狽逃出順安城的黃勳,在逃到順安郡東南五十裡處的金塘村附近之時,被泰安王夏侯泰所率領的大軍包圍了。

如今,黃勳麾下的起義軍,逃的逃,死的死,散的散,能夠跟著黃勳的只剩下不到十萬人呢!作為起義軍領導者、自封為征討天下大元帥的黃勳,看著自己的弟弟黃循,對他說道:“黃循,哥哥原本是想要讓你跟著哥哥嚐遍這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只可惜,如今卻兵敗至此。所以,弟弟,哥哥會盡力為你殺開一條血路,讓你帶著咱們搶來的金銀珠寶過個好日子。”

然而,黃勳的眼神中竟然帶著一抹愧疚、瘋狂,他看著自己的哥哥,似乎是在思索著一件大事。終於,他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

而此時,率領著大軍包圍著黃勳所率領的十萬殘部的泰安王夏侯泰,正在仔細聽著來自泰德州各郡縣的情報。

而他身旁的一位名叫楊俊臣的將軍,則對著泰安王夏侯泰說道:“王爺,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剛剛抓住了主動歸降的三萬賊寇,已經將他們全部都坑殺了。所以,特意來向王爺報喜。”

“幹得好,楊俊臣,你真是本王麾下的一員干將啊!這些賊寇們本生就該死,他們主動歸降,來日後定成大患。必須要將他們斬草除根,予以重罰。只有如此,這些愚民們,才可以沒有膽量再敢造反。”夏侯泰讚許道。

位於包圍圈中的黃勳,眼見得麾下隊伍已經飢腸轆轆,他便明白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來支撐呢!所以,他已經準備好了,哪怕將他麾下的這群士兵們全部犧牲掉,他也要將自己的弟弟黃循送出去的。

當天夜裡,當黃勳與弟弟黃循喝酒吃肉之時,黃勳卻一滴酒都不沾,他僅僅只是坐在原地,看著自己的哥哥。當黃勳感覺到不對之時,他已經是腹痛如絞,當他看著自己的弟弟愧疚的神色,也不知道他是感到嘲諷,還是失望,他直接哈哈大笑了起來。而黃循已經瘋狂了,他對著哥哥咒罵道:“哥哥,只有殺了你,我才能夠帶著你的頭顱活下去。所以,哥哥,你不是想要讓我活下去麼?你不是願意為了我去死麼?所以,哥哥,我會好好地活下去的。”

然而,此時的黃勳卻已經懶得說話呢!他只是覺得看著眼前的這個傢伙,他只覺得很噁心。而且,眼前的弟弟並不知道,他拿著自己的腦袋去投降,無異於是選擇了一條死路。不過,既然自己的弟弟選擇了這條死路,他也就不好說什麼呢?

“噗”的一聲,只見他吐出了一口鮮血,然後他便倒在了地上。或許是再也不想看到眼前這個畜生呢!黃勳死後,雙目都緊緊閉著。

黃循看著哥哥已經死了,他試了試哥哥的鼻息,在覺察不到絲毫的氣息之後,他終於放下心來。而他則狠了狠心,拔出哥哥的佩劍,朝著哥哥的脖頸砍了下去,鮮血濺到了自己的臉上。黃循拿著自己各個的頭顱的雙手,都在不斷地顫抖。

當黃勳麾下的將士們,看著黃勳的弟弟黃循竟然提著黃勳的腦袋,所有人都震驚了。自然,黃勳的一些死忠立刻拔出劍,就要為黃勳復仇。然而,只聽見黃循一聲令下,那些死忠們紛紛被黃循收買的人全部從背後殺死。

黃循大聲地對著那些士兵們說道:“你們都給我聽好了,如今咱們已經走投無路,糧草不濟。咱們起義造反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封妻廕子,榮華富貴麼?既然如此,咱們只要投降了泰安王,不就可以得到安穩的生活了麼?而且,泰安王必定會厚待咱們的。”

所有的將士,沒有歡呼,全部如同死寂一般的沉靜。然而,不知道是誰首先喊了一聲,“兄弟們,黃循將軍說的話是對的,咱們硬拼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咱們不如直接投降了泰安王王爺,王爺肯定會厚待咱們的。”

隨著這個人的起頭,所有的起義軍將士們開始紛紛地歡呼起來。很快,隨著黃循派出特使,意圖跟泰安王夏侯泰談投降條件,而泰安王夏侯泰在見到特使,看著特使呈上來的投降條件以及黃勳的頭顱,他冷冷地說道:“怎麼?你們這些逆賊,竟然還想跟本王談條件。你們不要忘了,你們可在本王的包圍圈裡。”

不過,那位名叫楊俊臣的將軍,卻在泰安王夏侯泰的耳邊耳語了一番。泰安王夏侯泰似乎挺贊同楊俊臣的主意,立刻對這位特使說道:“好,本王答應黃循的投降條件,不過本王也有條件,那就是你們必須給我消滅掉盤踞在廣義郡與順安郡交界處的通遠縣、通義縣與通仁縣三縣的逆賊,這群逆賊的首領名叫華璞,他麾下的叛逆之軍人數在十萬上下。你們的首領黃循若是能夠帶著軍隊,掃平華璞這股逆賊,那麼本王肯定會封你們的首領黃循為大將軍的。”

眼前的特使立刻大喜,他連忙奴顏婢膝地跪在泰安王夏侯泰的面前,狠狠地扣了九個響頭。然後,便興奮地回去向黃循覆命了。

黃循在聽到了特使的回覆之後,也是興高采烈。他立刻親自帶領著全軍,向泰安王夏侯泰投降了。

之後,黃循就帶領著麾下大軍,便去征討華璞。而泰安王夏侯泰在看到投降了自己的黃循,竟然如此積極。泰安王夏侯泰對著自己身旁的楊俊臣說道:“楊俊臣,你說的很對,降將可用啊!不過,記住了,當這個逆賊黃循帶領著他自己的部下掃平華璞之後,就把黃循為首的逆賊殘黨全部斬殺。”

如果,此時的黃循知道,自己在泰安王夏侯泰的眼中,竟然依舊是逆賊,而且泰安王夏侯泰還下令,在自己跟華璞血拼之後,依舊會殺掉自己以及自己麾下的軍隊。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

五月二十八,黃循帶領著麾下十萬大軍,突然襲擊了華璞大軍控制範圍內的通遠縣北部的大門崧山關。崧山關守將名為薛二虎,他原本是一位通遠縣的鐵匠,沒有多少帶兵經驗。結果,雖然他率領著麾下三千人,在崧山關跟黃循大軍展開慘烈的激戰。只可惜,薛二虎沒有絲毫的指揮才能,結果他力戰不勝,兵敗被俘。

黃循自然不會留下俘虜,他下令將俘虜的薛二虎等數百名俘虜全部坑殺。

黃循在留下三千人駐防崧山關,他繼續率領著大軍,攻擊北大門大開的通遠縣。由於通遠縣城牆失修,城內雖然駐紮著兩萬名華璞的部下,但是這兩萬華璞部下的指揮者卻是華璞的三弟華衍,華衍是個十足的紙上談兵、志大才疏之人,他根本就不懂得打仗。

在黃循率領著的大軍圍困通遠縣之時,華衍亂了方寸。不過,雖然他毫無指揮才能,但是卻也算英勇。他堅守破舊的通遠縣城牆,跟黃循率領的大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攻守雙方激戰了整整三天三夜。

黃循為了防止華璞派兵增援,命令一部分軍隊,在通遠縣縣城南部的蒼松山附近展開防禦。

而華璞在得知了自己的弟弟華衍被黃循所率領的大軍圍困在通遠縣縣城內部,他自然是立刻派出兵馬,馳援通遠縣。然而,他派出的援兵,卻在通往通遠縣的蒼松山附近遭遇了阻擊。由於蒼松山山勢陡峭,易守難攻,華璞派出的援兵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攻克蒼松山。

而堅守通遠縣縣城的華衍,在黃循大軍的猛攻之下,通遠縣縣城破城,而華衍也兵敗被殺。黃循大軍在通遠縣縣城內,大肆搶掠了一天一夜,最終黃循還下令一把火燒了通遠縣縣城。

得知了自己弟弟死訊的華璞,與他的二弟華傑、四弟華英悲痛欲絕。突然,他想起了救過自己的恩人方韜。不過,方韜是遊學天下的士子,如今他也不知道方韜在哪裡?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方韜卻突然主動聯絡了他。

華璞在見到自己的恩人方韜之後,他們三兄弟直接跪下了方韜的面前,異口同聲地說道:“方先生,我們的兄弟華衍戰死了,我們要報仇,但是沒有辦法。請先生為我們想個主意。只要能夠報仇,我們三兄弟必定為先生你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韜連忙扶起他們,說道:“華璞、華傑與華英,你們都是我方韜的好兄弟。你們如此求我,讓我情何以堪啊?放心,我已經有辦法消滅掉這群殘暴不仁的敵人。”

緊接著,方韜拿出一副地圖,對三兄弟說道,“你們看,這是大通山,是通義縣與通仁縣的北大門。敵軍必定要攻打大通山。不過,這個黃循,可是個為了榮華富貴,殺了自己哥哥的無情無義之人。他雖然有些謀略,但是卻是才疏學淺。這一次,泰安王夏侯泰派他來攻打你們三兄弟所佔據的三座縣城,不過是想讓你們兩敗俱傷而已。所以,我們不能夠硬拼。你們看,黃循所率領的大軍,要透過大通山,必定要走牛須溝。咱們引誘敵人到達牛須溝,等黃勳所率領的軍隊全部進入牛須溝,咱們關門打狗,必定能夠取得勝利。”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