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王是青城的貴人,可以說,沒有北疆王就不會有日後的段青城。這一點即便是在多年之後,物是人非之時,青城也始終這般認為,未曾動搖分毫。甚至,若非日後輝帝百般刁難,若非大齊之主不是北疆王,青城都認為,自己一定會盡全力報答北疆王,盡忠職守,直到百年。

而若非事與願違,輝帝始終不願相信段家之人,始終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北疆王和青城兩人,必能相互成就,成為一時佳話,後代將帥之間學習的楷模。

北疆王為人率直,做事不喜歡拐彎抹角,也不會以權謀城府算計誰,因此關於他的來意,並未掩飾什麼,反倒是毫不避諱的“挖牆腳”了。

而聽完他所說之事,青城略顯詫異,但是片刻後也就想通了。對方可是北疆王,若當真只是為了看看故人之子,何必如此著急的千里迢迢而來,因此必定是有要事相商的。

當然,起初青城抱有一絲幻想,北疆王是為了段家蒙冤一事而來,但後來透過交談他發現,北疆王雖也認定段飛巖是忠臣,可是卻沒有為段家平反的意思。或許是時機未到,也或是證據不足。哎,本來就沒有什麼證據,一切都是莫須有的罪名,又如何證明?

不過,若當真北疆王願意支援青城,願意助他立功封侯,為段家謀劃,青城也是感激的。畢竟他不是三歲小兒了,他非常清楚,像段家這等莫大的冤屈,絕不是什麼證據、公義就能平反的。而青城之所以要從軍立業,以信庭侯為目標,正是因為平反的第一前提,就是青城有足夠的地位,讓朝廷重視。

古往今來,冤死的忠臣不計其數,每一樁每一件都讓人心痛,但並非都是帝王昏庸,朝廷無能,很多情況下是對方身份卑微,甚至沒有能力告御狀,讓天下人知道他的冤屈。因此青城的想法其實也不算錯,若要輝帝為段家平反,或者說輝帝願意為段家重審冤案,那自己就要有足夠的地位和權勢,這樣才能讓整個過程順利進行,並且確保不會有人從中作梗。

而想要平反,第二個前提就是自證。何為自證?既然有人冤枉你是奸臣,那你就做個大忠臣給天下人看;既然有人冤枉你意圖謀反,那你就為大齊立下不世之功,保家衛國守土一方。如此,方能自證清白,也能讓旁人相信,你是忠臣,蒙難是冤。

所以綜上所述,再加上青城對自己的瞭解,想要以他的本事為段家申冤昭雪,讓這樁冤情的真相大白於天下,從軍立業是他最好的選擇。何況段家三代為將,世代忠良,段飛巖又是因軍中之事被貶,所以青城想著,在軍中重新建立威望,會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他這罪民之身,在軍中又無依仗,想要建功立業,實在難於登天。有本事不代表一定會有機會,有機會也不代表一定會屬於你,而就算你有本事也抓住了機會,那功勞也未必會屬於你。這個道理自古以來都是真理。

所以,青城要想成事,就必須有個大人物全力

支援,加上他的本事,再抓住那些來之不易的機會,方才有可能。所以青城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選擇了孤鴻王,而非隨便去了一個駐城軍,正是因為孤鴻王是有這個能力的人,況且青城原以為他和段飛巖交情不淺,應該會相助一二,這才投身萬厲軍。

然而接觸下來青城才意識到,孤鴻王和段飛巖根本不是一路人,前者野心勃勃,城府極深,待人不誠,哪裡會是個英明之主。可是他既已從軍,眼下又並無更好的去處,因此也只能待在這裡另尋他計。可是,就在今天,機會來了。

北疆王和孤鴻王這兩人,可以說完全沒有對比的意義。先說權勢地位,孤鴻王只不過是外姓王首,對輝帝來說始終都是外人,更何況異姓王的地位是要低於皇室宗親的,更勿論北疆王這個王爵之首了。

沒錯,北疆王的確是大齊的王爵之首,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此孤鴻王見到北疆王時,也只能稱呼自己一聲“小王”。所以在這方面,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因此,孤鴻王能給予的支援,北疆王只會給的更多。

再說人品,兩人更不可同日而語。北疆王為人光明磊落,剛正不阿,愛民如子,這在軍中或是朝廷都是人盡皆知的,因此若有機會託付於他,後者必會盡心盡力。反觀孤鴻王,對任何人都不以誠相待,把所有的將士都視為棋子,根本不顧旁人的性命,甚至草菅人命。

所以,不管如何對比,北疆王都會是比孤鴻王更好的選擇。但是,當這個機會落到青城的頭上後,他反倒有些猶豫了。首先,常言道忠臣不事二主,青城先投身萬厲軍,後又靠向北疆王,此等行為容易落人詬病,更不似君子所為。何況青城要證明自家的忠義,又豈能在這方面被人抓住把柄?畢竟孤鴻王還未加害於己,反而是初戰就給了青城掛帥的機會,讓他立下戰功,他又豈能在這時行不義之舉呢?

其次,孤鴻王今日才剛招婿於他,他轉身就去了龍騎軍,此等行為,莫說孤鴻王了,就連青城都認為有些不妥,似乎太不把孤鴻王放在眼裡,更像是急於擺脫穆凰。因此,青城也怕他父女誤會。

所以,當北疆王滿心以為青城一定會欣然接受他的邀請時,後者反倒是皺著眉頭沉默了下來。半晌,北疆王看出了青城的為難,似是有些費解,不禁開口問道:“怎麼,是本王說的唐突了?”

北疆王開口發問,青城不能再保持沉默,急忙雙手抱拳施禮,說道:“王爺切莫這般說。承蒙王爺器重,有心栽培青城,是在下的榮幸。青城在家父那沒少聽王爺的英雄事跡,一直都敬佩萬分,若能跟了王爺保家衛國,那當真是天下武將共同的心願了。”

青城雖然誇讚了一番北疆王,但並沒有明確的表示,北疆王聽到耳中,心中有數,因此嚴肅地說道:“本王不喜歡說話拐彎抹角的,當然,本王也知道你是重視禮數,並非溜鬚拍馬。不過青城,有話直說即可,這裡也沒旁人,你只當本王是你的世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多謝王爺垂愛。”

說著,青城長出了一口氣,解釋道:“承蒙王爺器重,青城理當謝恩。但是,青城初到萬厲軍不久,穆王爺對在下也算是關懷有加,何況初戰即讓青城掛帥,不難看出穆王爺對在下的信任和栽培之意。當然,這其中或許是有些,誤會,但是總歸一句話,穆王爺他施恩於我在先,青城又豈能行那不義之舉呢。”

青城所說兩人之間的誤會,自然是指孤鴻王有意招婿一事,但他沒有詳說,北疆王知道該是有些難言之隱,因此並未追問。不過,他對青城這番言論倒很是讚賞,起碼青城並非趨炎附勢、見利忘義之輩。

“哎,只怕是你有心盡忠,穆厲卻無意盡心啊。青城,本王與穆厲份屬同僚,一東一北又同為擎將,大家都是盡忠朝廷的,本王原不該妄自議論他,但事關於你,本王對段家實在諸多愧疚,所以本王寧願做個小人,也要多說一句。穆厲為人陰險,待人難誠,飛巖兄和他一向不合,對你,他是不會真心相助的,就怕你這一腔忠義之心,到頭來只會被人利用啊。何況你肩上還有家族重託,又有朝廷期盼,孰輕孰重,你該分得清。”

看得出來北疆王也很是矛盾,究竟該不該這麼直白的和青城論及孤鴻王,生怕被後者聽到耳中,傷了一方諸侯的心。但他似乎極力想要將青城拉攏過來,因此也顧不上這許多了。

北疆王為何一定要將青城收入麾下?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在公,青城是個將帥之才,更難得的是他忠心可鑑。他不缺本事,缺的就是機會。而如果能將他用心栽培,將來必定會成為一方良將,甚至四方擎將的接班人。這對大齊來說,是重中之重。但是以他對孤鴻王的瞭解,青城真要在他手下為將,或是被埋沒,或是被“消失”,總之功成名就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孤鴻王不喜歡段家的人,更不願段家的人東山再起,這一點北疆王深信不疑。

在私,北疆王的確是因段家蒙難之事感到虧欠,所以,能有機會幫到青城,幫到段家,他必定不遺餘力。因此,他堅持要拉攏青城。而聽完他所說的,青城又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因為在他的心底,或多或少也是有些相信北疆王之言的。

然而原則所在,青城還是不願在此時做出這樣的決定。北疆王呢,也知道他為難,因此不願強逼,沉吟片刻後輕嘆了口氣,然後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說道:“這樣吧,本王此行還要會個朋友,並不急著返回北境,所以算是給你點時間考慮。待本王返程之時,咱們再聊,如此可好?”

聽到北疆王的話,青城感激萬分,雙手抱拳說道:“王爺一番好意,還處處為我著想,實在讓青城慚愧啊。我一定仔細思考此事,爭取給王爺一個滿意的答覆。”

“如此甚好。行了,正事談完,咱們不再提這些煩心事。來,今日咱們痛飲一番,本王要與你段青城煮酒論英雄!”

“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