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空間中靜悄悄的,空間的主人楊炯,正在為五行湮滅陣如何成形而煩惱,沒有發現芥子空間中的異動。

圓球等了很久,沒有誰發現它的變化,便又跳到鴻蒙液旁邊非快的吸了一滴,然後又跳開去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楊炯推演“五行逆轉”漸漸摸到了頭緒。

五行迴圈生生不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就是五行相生正迴圈。

寂滅聖界凡得五行傳承之人,都能做到五行正迴圈,並能生生不息。就如把生米煮成熟飯為五行正迴圈,領悟水平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層次的米飯。

五行逆轉則是把熟飯還原成生米,要求做到逆相生。逆相生何其艱難,要讓木生水、水生金、金生土、土生火、火生木。

能讓相生變成逆相生,普天之下唯有《五行真經》可以完成,《五行真經》被譽為聖訣不無道理。

楊炯透過《五行真經》的層層推衍後,一下從入定中醒過來。他終於推衍成功了五行逆轉的原理,並能付諸於實踐,開始實驗了。

五行逆轉危險極大,稍不注意就是嬰毀人亡的結局。他有《不死不滅功》,也不敢輕易嘗試。萬一把紫府炸得稀爛,超出《不死不滅功》的承受範圍,就真正的悲劇了。

有了逆行的心得,楊炯便開始著手實踐。他與若蘭商量後,決定先以五行仙石佈陣實驗。只要在外界能布出五行湮滅陣,以後便可層層改進,直接用五行之力佈陣。

五行陣法布了一半,楊炯突然停下手,隱約中感覺有哪兒不對勁。細想了一下,又找不著原因。

五行法陣布好,楊炯有《五行真經》,很容易就讓陣法啟動,並做到了五行生生相息。

順迴圈五行法陣平穩而安靜,沒有一絲氣息散出。若蘭一道仙元轟出,法陣紋絲不動,頂住了仙君一擊。

楊炯解釋道:“五行相生陣之所以穩固如此,便是一行有缺,其它四行立即補充的緣故。這種法陣生成,我全力一擊都難以毀壞。”

若蘭圍著法陣細看,很難相信聞名暇爾的五行湮滅陣,會由這個普通的五行相生陣演變而來。

楊炯道:“別小看這五行相生陣,如果把它逆轉,相生產生巨大的五行之力,會被堆積在法陣中。等五行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法陣維持不住會轟然炸開,形成煙滅之力了。”

“什麼是湮滅之力?”

“湮滅之力是所有力量中最終極的一種力量,好像只有兩種方法可以形成。一是五行湮滅陣,二便是星球大爆炸。湮滅之力能湮滅一切事物,聖人也不敢輕易接觸湮滅之力。”

若蘭想了想道:“湮滅之力是不是與毀滅之眼中的力量相當?”

楊炯搖頭道:“毀滅之眼是大千世界星球形成時,自帶的一點瑕疵。那裡的力量主要表現為吞噬、毀滅,與湮滅不在同一個檔次。一個五行湮滅陣能鎮壓毀滅之眼幾十萬年,便是因為湮滅之力強出很多的原因。”

若蘭也會《五行真經》,看了很久也沒看出奧秘,如何讓五行相生陣逆轉。她運轉《五行真經》,一道仙元探進法陣中,五行相生陣一變,變成了五行相剋法陣。

楊炯搖搖頭,不厭其煩的講道:“五行相生陣逆轉並不是讓它變成五行相剋陣,而是讓五行相生反其道而行之執行,變成一個逆向的五行相生法陣。它的本質還是五行相生,只是迴圈方式是逆向進行。”

若蘭不解其意,楊炯又以生米煮熟飯為例講了一遍,若蘭赫然開朗,一下明白了其中關鍵。

五行相生陣與五行相剋陣,寂滅聖界但凡五行同修者都能布出。如果接受過傳承壁的傳承,或是寂滅聖親自指點,有的人甚至可以做到,五行相生迴圈與相剋迴圈同存。

但他們沒有《五行真經》,只能做到要麼正迴圈,要麼反循環,卻不能讓正迴圈逆行,讓反循環順行。這便是《五行真經》的神妙之處。

觀察了一會兒,楊炯運起《五行真經》,一指點向五行相生法陣中間,五行順迴圈突然開始逆轉。

肉眼可見,一道道仙元在陣法上堆積。陣法突然開始顫抖,一道毀天滅地的氣息形成。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仙力被擠壓,不能外洩。但下一靈又不停的有仙靈力轉化過來,毫不停止,越積越多。

楊炯心驚肉跳,想阻止五行陣法逆轉,可哪還來得及。五行陣終於達到極限,突然發出耀眼的強光,然後爆炸開來。

危急之間,楊炯護盾全開,拉過若蘭瞬移到虛空之中。遠遠看到星球上璃南仙境最南邊,冒起了一朵小小的蘑菇雲。

璃南仙境地動山搖,眾人都嚇得停止了修煉,紛紛趕到南邊檢視情況。這個響動超過仙尊全力一擊,難道是聖人進攻璃南仙境了?

大家驚魂未定,楊炯卻瘋癲大笑道:“成功了,真成功了。原理並不複雜,只要有《五行真經》,五

行湮滅陣就簡單得多了。”

雪茹幾女看著眼前直徑千丈,深數百丈的琉璃深坑,一齊望向楊炯,詢問道:“夫君,這就是五行湮滅陣造出來的結果?你能製出五行湮滅陣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炯道:“應該能了吧,《五行真經》果然是為五行湮滅陣量身訂做的聖訣。”

若蘭心情激動,迫不急待要楊炯介紹其中關竅。她有《五行真經》,也能做到五行相生迴圈。

兩個月後,楊炯已能熟練讓法陣逆行,若蘭卻只能偶爾成功一次。分析原因,若蘭沒經過寂滅聖界傳承壁的傳承,雖然能做到五行相生或是相剋,卻沒辦法如楊炯那般如大。

她甚至有一種感覺,《五行真經》與五行湮滅陣,天生便屬於楊炯,也只有他才能把五行湮滅陣使用揮灑自如。

若蘭佈陣容易,讓相生陣逆行卻難。楊炯邊給她悉心指導,若蘭總是不能掌握其中的訣竅。

半年後,若蘭嘆道:“只要你能掌握它就好了,我逆轉成功的機率始終保持在百分之一,也許是冥冥有天意不願意讓我掌握它。我能有百分之一的逆轉成功,已是得天之幸,不能再去強求。”

實驗次數多了,兩人對五行湮滅陣的威力有了清楚認識。以楊炯目前布出的殺陣,仙君十六轉煉體在陣中不能存活。仙尊十七轉煉體,在五行湮滅陣中不死也要重傷。

終於掌握了大殺器,但楊炯卻又犯難。五行湮滅陣攻城掠地容易,要滅殺仙人就難了。仙人有瞬移之能,能瞬息百萬裡,他不會傻傻的站在法陣中,任由法陣啟動。

五行相生陣佈置要一個時間,佈置好了就不可移動,逆轉後要過一段時間才會爆炸。這麼長的時間過去,天仙都跑得遠遠的,何況仙尊一級。

除非能揮手間成陣,並能瞬間引爆,五行湮滅陣滅仙傷聖,才會變成現實。做不到這點,想用法陣殺個天仙都不可能,更不說原始等人了。

兩年過去,楊炯佈陣速度快了很多,並能迅速讓相生陣逆行成五行湮滅陣。但從佈陣到引爆,最少也得十個呼吸。想要再減少一個呼吸時間,已是千難萬難,楊炯沒辦法做到了。

若蘭提議:“五行仙石所含仙靈力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我們五行同修,施出的仙元中也含有五行之力。如果把仙元分解成單獨的五行之力,便不用仙石就可布出相生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