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炯的瞬移之術是玄階,輕鬆掙脫禁錮,移開了身形。在他剛立足的地方,一個黝黑的爪子掃過。然後一個清瘦的老者出現在空中,詫異的看向楊炯。

老者氣息深沉,是仙君級大能。他鎖定楊炯,問道:“你在我北海中濫殺無辜,把這片區域的大羅與金仙殺得乾乾淨淨。難道彌勒沒告訴你,龍族與佛國兩不相犯嗎?”

楊炯一路滅殺海族,並未恢復本相。老者把他當成了佛國和尚,並未立即痛下殺手,準備問清楚了再殺。

楊炯合什道:“阿彌託佛,老先生不知。我殺的那些都是食人的畜牲,不殺了他們,仙界凡人哪能安生?”

老者大怒:“我北海與佛國相鄰,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看在彌勒的面子上,我一直約束著海族。如果你是彌勒授意行事,我到要捉了你去問一問他,是不是想與我北海開戰了?”

他手中黝黑的爪子激射而出,楊炯四周百丈內都是漫天爪影。

老者話中有話,似乎佛國與龍族有秘密勾當。楊炯祭出誅仙劍向那個爪子迎去,“當”的一聲輕響後,爪劍分開,誅仙劍略勝一疇。

老者是北海龍王敖順,他的武器是刮地幽幽搜魂爪,後天中品聖器。誅仙劍是先天極品聖器,高了一個大階有餘。但楊炯只有仙王實力,北海龍王敖順是仙君後期。實力不同,用出武器的效果就天差地別。

敖順的聖器不能湊效,突然手臂伸長向楊炯抓去,欲擒住楊炯再行定奪。

楊炯不閃不避,任由他抓住身子,同時轟出了鎮魂印。他想知道洗髓後,鎮魂印對仙君的傷害有多大,能否傷到仙君級的仙嬰。

兩印過後,敖順縮回了手,驚問道:“你怎麼會有寂滅聖界功法,你到底是誰?”

楊炯傲然道:“我便是寂滅聖界的聖子,奉聖人之令到棲霞行事。我殺他們自然有我的目的,你知道了我的身份,就自己退開吧!”

敖順並不知道聖子一說,他剛要動手,楊炯道:“你要不信,可以詢問敖天,我的來歷他一清二楚。”

黃金聖龍敖天活的歲月久遠,知道有鎮魂聖印者便是聖子。他到棲霞之後,把這事說給了西海龍王敖閏,卻沒告知其它三海龍王。

鎮魂印對仙君有傷害,但仙君實力強大,不可能站在那兒任由楊炯轟出十數印。楊炯試出敖順的實力,知道單對單還不能穩勝,便想離開這裡進入佛國。

楊炯口中一會兒冒出寂滅聖,一會兒又是黃金聖龍敖天。敖順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禁有些半信半疑。

他給黃金聖龍敖天發去訊息,很快就收到回信:“聖子行

事乃聖人安排,不可干涉。”

敖順確定了楊炯的身份,收回了刮地幽幽搜魂爪。死幾十個海族大羅、金仙,對海族來說無足輕重。就算楊炯把整個北海的大羅殺光,敖順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他對楊炯拱拱手道:“聖子準備去哪裡?”

楊炯道:“我按聖人命令進入佛國行事,我的身份是天大的秘密,你最好藏在心底,不可向第三人提起。”

他身形一閃就破開佛國光幕,進到了佛國之中,留下迷迷糊糊的敖順,半天沒回過神來。

聖子走了,敖順在海面站了一會兒,突然聞到自己兒子的氣息。

他神念向四處掃去,便看到了躺在海底,一動不動的敖林與敖淵。

被鎮魂印打死之人生機猶在,但紫府空空,身體乾癟,法池與仙嬰都不知去向。

敖順抱起兩人,仰天乾嚎道:“是誰殺了你們,是誰?”

放眼這一片,除了剛才那個聖子和尚,沒人能殺掉他們。敖順衝到佛國陸地邊緣,卻又不敢進入那道光幕。那道光幕限制了凡人,同時也限制了仙王及以上。

他狠狠的瞪了一眼佛國方向,然後抱著兩個龍子的屍體走了。

楊炯進入佛國,定好座標後接過若蘭,兩人聯袂向佛國內陸飛去。

若蘭是天底下最美的女人,身姿妙曼無雙,縱然帶著面具,一舉手一投足都引人無限遐想。

楊炯殺了兩個仙王龍子,又殺了數十個海族大羅。身上精元充足,看向若蘭又有些蠢蠢欲動。

飛了一陣,他突然伸手去揭若蘭的面具。若蘭伸出白玉般的手掌道:“納戒交來,把金銀星浮在額頭。”

楊炯急道:“媳婦誤會了,我是發現不對勁。你額頭的四顆金星呢?”

《金陽七星功》修煉入門後,金、銀兩種星星會顯露在額頭上。個別仙人可以把金、銀星隱藏在皮膚之下,如靈妍兒、赤腳仙王。

若蘭的四顆金星一直在額頭中央,楊炯剛才開啟真瞳,卻沒看到若蘭額頭的金、銀星,連皮膚下也沒有。

若蘭道:“你真是後知後覺,在璃南仙境地宮中,我額頭金星就收進了紫府,難道你那麼久都沒發現?”

“你也能收進紫府了?”

“我五行齊聚的時候,就有了與你一樣的能力。在地宮中的時候,想到你能把金、銀星收進紫府,我就試著一收,竟然真的收了進去。”

楊炯大喜道:“太好了,這下你自由出入棲霞、金陽二界,不用擔心被別人

誤認為奸細了。”

若蘭把金星收進紫府時,楊炯猴急著與若蘭雙修沒有注意。後來他筋疲力盡,更沒有精力去關注,直到此時才發現。

兩人說說笑笑間,漸入佛國內部。

佛國自然以佛教為主,據說有寺廟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座。生活在佛國的各類生靈,都以佛教為修行正統。凡人百姓則是生活在寺廟周圍,方便沾染佛的靈、慧、香、蘊。

佛教講就仁慈之意,廣納天下有志之士入教。億萬百姓以寺廟為中心,聚集在寺廟周圍生活,就漸漸形成了以寺廟為中心的各級城市。

楊炯二人漸漸深入到佛國之內,一路行去卻發現了一個怪現象。每有寺廟之處,常有凡人百姓蹲守在寺廟前,搶著把兒女送入寺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世人信佛、拜佛,虔心向佛,但也用不著如此表現,以至於要把家中兒女搶著送入寺廟。

路過的寺廟越多,這種現象越是普遍。佛教的旗號是眾生平等,以慈悲仁義治理佛國。沿途過處,糧田豐茂,百姓安居樂業,並沒有餓殍出現。百姓生活的好好的,何故急著送出兒女?

大千世界中有仙人管轄並幫助凡人,他們控制風雨,減少災害。總體說來,大千世界的凡人生活是很幸福的。

無量界、修真界、神界之人都嚮往仙界生活,便也有這個原因。

楊炯與若蘭心中疑慮加重,降到一個寺廟前,向幾個凡人走去。

寺廟大門口,一個和尚拿著掃帚不耐煩的驅趕眾人。

凡人百姓圍在和尚四周求情,幾個百姓更是把幾歲的小孩往和尚懷中塞去,求他帶到寺廟中。

掃地和尚避開眾人,扭身進了寺廟,一下關上大門。

眾人哭天搶地間,忽然看到了一個清秀的和尚走過來。如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下圍到楊炯周圍,把手中小孩向楊炯塞去。

他們動作粗魯,弄得小孩哭起來。一個男子安慰道:“不要哭,等佛爺帶你去廟中成了仙人,學得長生之術,一切就不一樣了。”

楊炯奇道:“你的孩子並沒有慧根,也沒有修行潛質,送進寺廟中也不可能成仙啊!”

“我們隔壁劉老三說,只要進廟讓那個聖像照一下,凡人立即就能成仙。師傅沒帶我的孩子進廟,也沒讓聖像照一照,怎麼就斷言我兒子不能成仙?”

“聖像照一照?”楊炯與若蘭對視一眼,一下就想到了與寂滅聖界有關的那黑色石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