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隊最終遺憾地在點球決戰中輸給了比利時,全國球迷甚至是張邁的華國隊友們都覺得萬分可惜。

眼看著就要登上俄羅斯世界盃最高的舞臺了,120分鐘也能和比利時戰成平手,真的只差一點點了!

但是張邁可不是這樣認為的,健忘的球迷們忘記了去年年初華國隊在四十強賽中苦苦掙扎的樣子,忘記了如果沒有張邁、張玉林和強勢獨立的裡皮,華國隊會是什麼樣一付景象。

靠一兩個超級巨星帶著一幫70分的世界三流球員,能戰勝最低都是一流球星的世界排名第三嗎?

做夢吧!能戰勝阿根廷那是因為阿根廷本身出了問題,梅西老矣後備力量青黃不接才讓張邁等人有機可趁。

而比利時呢,一個只有1100萬人口的國家,卻在世界足壇的排名中高居第三,也是目前四強中排名最高的球隊。

他們擁有著放眼世界都難以匹敵的“黃金一代”,最好的球員齊聚在這個時代,這是屬於比利時足球的幸福,而絕不僅僅是比利時足球的幸運。

阿扎爾和德布勞內是“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但在他們倆之後,是比利時球員儲備超乎想象的厚度,比利時21歲以下國家隊在歐青賽預選賽中頭名出線,17歲以下國家隊在U17歐錦賽中一路連勝在半決賽惜敗義大利。

比利時不僅僅有黃金一代,這個國家正在穩定而持續的輸出足球天才。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2000年比利時足球對於青訓體系的徹底改變:

那一年比利時和荷蘭合辦歐洲盃,但歐洲紅魔的表現卻令人失望,人才匱乏是比利時足球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比利時足協選擇了改革,在這其中作為一名青訓教練和管理者,鮑勃-布羅維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顯然像阿扎爾、德布勞內這樣的天才是不可能透過某種體系能製造出來。”

鮑勃對此心知肚明,阿扎爾和德布勞內就像當年的比利時網球雙姝克裡斯特爾斯和海寧,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才,但是當你看看現在遍佈在歐洲頂級聯賽中比利時球員的身影,你就知道這個國家的足球絕不僅僅是來到俄羅斯的這23名球員。

馬丁內斯挑選球員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因為他不得不面臨把一些好球員排除在大名單之外。

再看看比利時U21、U17、U16國家隊在歐洲的強勢表現,你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巧合。

“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系統並且著眼於未來,所以並不僅僅是黃金一代。”鮑勃對於未來充滿自信。

2008年,還是在鮑勃的倡導下,比利時足協建立了未來計劃,在各個年齡段把那些無法獲得機會的孩子組織到一起著重培養。

鮑勃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計劃,我們給了那些在後期迅速成長的孩子同樣的關注和機會,他們值得被這樣對待。”

今年24歲在中超大連一方效力的比利時國腳卡拉斯科就是比利時足球未來計劃的成功產物。

在這個國家每一個足球天賦都在被精心呵護著,鮑勃認為如果放棄對這些前期發育較慢,後期迅速成長孩子的關注,比利時至少會流失四分之一的足球人才。

卡拉斯科是2008年未來計劃的那批孩子之一,如今切爾西和比利時國家隊的主力門將庫爾圖瓦,年齡比卡拉斯科要大兩歲,所以在他適齡的時候還沒有未來計劃,但同樣的培養思路貫穿始終。

31歲的比利時國腳默滕斯就是大器晚成球員的代表,他曾經在第三級別聯賽踢球,能達到今天的高度,除了他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也需要教練對於後期成長型別球員細心的培養,如果球隊和教練抱著“在這個年齡還沒踢出來,只能混跡於第三級聯賽,這樣的球員肯定沒有發展”的想法,也就沒有為比利時打入本屆世界盃首粒進球的默滕斯了。

張邁對在國家隊層面輸給這樣的比利時是心服口服,是因為前世的自己深知華國足球的先天不足。

20年來比利時足球的由衰及盛,一大批優秀球員的橫空出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每一個球員的精心培育,對於每一份天賦的尊重和珍視。

這一點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卻做得遠遠不夠。

我們總是嘲諷中國14億人口挑不出來11個會踢球的人,足球人口的匱乏是最重要的原因。

擁有者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華國的青訓球員註冊數卻排在全世界的百名以後,甚至不如西南近鄰越南。

還有一個致命的因素是,在華國國內,對球員和俱樂部而言,足球只是一門生意,就算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和平戰爭,所有的華國人關心的也只是炮火過後一地狼藉的金屬炮彈殼,因為它可以換錢。

但對於已經選擇踢球的孩子,我們自問是不是給了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

青少年比賽中謊報年齡“以大打小”的情況多有發生,靠身體優勢就能贏球幾乎成了共識,球隊的教練們是否把培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對於每一個孩子,教練們是否有一個完整的計劃來提高他們的個體水平?

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是否給了每一個孩子都足夠多的耐心,也給了每一個人足夠多的機會去展現和提高自己。

在比利時青訓改革的初期,根本沒人會想到比利時有一天能成為世界排名第三的超級強隊,沿著這條路每一天認真的工作,肯定會有改變的。

結果是,不到20年比利時的足球真正到了破繭成蝶的一天。

試問?這樣的比利時,現在的華國足球有什麼資格能贏人家!

平等對待每一個踢球的孩子,他們的未來不是靠教練來評判的!

或許中國足球再努力,也出不了阿扎爾、德布勞內這樣的天才球員,但如果錯過了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這樣的天才,那就是中國足球的悲哀。

7月12日2時,世界盃半決賽第2場在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展開較量,法國加時2比1逆轉英格蘭打進世界盃決賽,將與比利時爭奪冠軍。

開場284秒,特里皮爾打進國家隊處子球。下半時,姆巴佩扳平比分並打中立柱。加時賽,姆巴佩助攻格列茲曼上演絕殺。

英格蘭最近3場大賽半決賽均被淘汰(1996年歐洲盃對德國;1990年世界盃對西德;1968年歐洲盃對南斯拉夫)。上輪英格蘭2比0淘汰瑞典,而自1982年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國以來,英格蘭還從未單屆世界盃擊敗2支歐洲球隊。索斯蓋特連續3場淘汰賽使用同一首發。

法國龜縮擺大巴=慫?穩得一P!這才是冠軍相,理智足球再一次戰勝了快樂足球。

終究還是輸了,英格蘭距離決賽只有一步之遙,但最終還是成為了法國瘋狂慶祝的背景板,拉什福德、林加德、阿里等人久久地癱倒在場地上不願起身,他們知道這也許是職業生涯當中距離世界盃決賽最近一次,但遺憾的是,他們未能繼續演繹神奇的劇本。

客觀來說從場上120分鐘表現出的內容來說,法國的確是那支更出色的球隊。

但英格蘭這一路走來,距離決賽這麼近,這的確令人感到遺憾。

三獅軍團本屆盃賽能夠闖入四強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幾乎上帝也在冥冥之中幫助英格蘭隊,但在半決賽當中,英格蘭夢碎了。

在世界盃之前,包括英國媒體都沒有對這屆英格蘭抱有什麼希望。

史上最沒有星味的英格蘭,以年輕人主打的核心陣容,再加上一個被媒體調侃為英格蘭足協“傀儡”的主帥,難道他們能在世界盃上取得當年貝克漢姆、蘭帕德、傑拉德、特里等大牌球星沒有取得過的成就嗎?

答案是出人意料的,他們一路殺入到了四強。

半決賽面對法國,英格蘭又取得了夢幻開局,他們在開場不到5分鐘就由特里皮爾打入了一粒美妙絕倫的任意球,球隊晉級決賽的道路一片光明。

但下半場,法國如夢方醒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在高盧公雞的衝擊之下,年輕的英格蘭防線出現了破綻。

直到進入加時賽,英格蘭仍然還有希望,即使拖入到點球大賽,這屆三獅軍團的表現也可能令人期待更多。

但在加時賽當中,法國球員的經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從下半場開始就一瘸一拐的格列茲曼突然發力,他利用英格蘭的漏洞打入了絕殺的一球。

有著一批天賦並不是很高,但卻願意傾其所有的年輕人,有著一個形勢不能再好的下半區,有著近20年來最好的輿論環境,有著運氣女神的一再加持……這麼多的優勢,這本該是英格蘭創造奇蹟最好的機會。

但事與願違,英格蘭最終與世界盃決賽擦肩而過了。

儘管如今英格蘭的核心陣容很年輕,但球員的硬實力相比於其他豪強並不算突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或許未來的幾屆大賽,英格蘭很難在獲得像今年世界盃上這樣絕佳的封王良機了,想要再趕上一屆大賽傳統豪強集體低迷的機會微乎其微。

他們的成績值得肯定,但是未能更進一步,或許會成為很多球員畢生的遺憾。

面對英格蘭,法國隊靠著姆巴佩和格列茲曼的進球,擊敗對手晉級決賽。

這場比賽,英格蘭隊無疑是踢得更加積極主動的那支球隊,但是笑到最後的,確實踢得略顯醜陋的法國隊。

法國隊在扳平比分之後,便開始全體回撤防守,把控球權讓給英格蘭隊,而自己則安心打反擊。

在很多喜歡追求大開大合、緊張刺激的中立球迷來說,法國隊選擇這種功利型的踢法,這樣的選擇似乎有些太保守了。

而法國隊的“醜陋”表演似乎還沒有結束,在比賽行將結束時,法國隊又開始利用各種機會拖延時間,姆巴佩甚至因為拖延時間吃到了一張黃牌。但他們的拖延戰術是有效的,法國隊最終將1球的優勢保持到了終場。

2010年世界盃的冠軍西班牙隊,一旦取得領先之後,都會放慢節奏,用細膩的傳控耗死對手。

這支法國隊也許做不到西班牙那樣完美的傳控,但是他們卻靠著全員的防守,靠著被人們瞧不起的”醜陋足球“,一步步走到了最後的決賽。

“聯賽靠進攻,盃賽靠防守。”

這是被很多球迷所津津樂道的“真理”,而法國隊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句話。

總身價10.8億歐元的法國隊,卻能夠放低架子,從防守做起,這正是一支冠軍球隊該有的樣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