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去年華足從亞洲區出線時的時候,很多人去街上遊行慶祝,長安街上都是揮舞五星紅旗的車輛,人們呼喊著口號,吹著喇叭,呼喊聲響徹雲霄。

無數人從復興門一直走到建國門,人們相互打招呼著,並不停地唱著國歌,舉國上下是一片歡騰。

當每一個人渴望得到一種結果,而它果真來臨時,真是讓人興奮的欲罷不能,眾望所歸,萬眾期待,還能說什麼呢?

中國足球時隔16年再次進入世界盃,大家都在歡慶,都在吶喊,振臂高呼,整個街道都是沸騰的,甚至感覺到那一刻整個華國都沉浸在歡呼中吧!

那時候全國沸騰大家都抱在一起慶祝哭泣,開啟電視,翻開報紙,走在街上全都是關於國足的新聞,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華國全民彷彿都成為了國家隊的球迷。

然而華國隊來到俄羅斯以後,哪怕是最喜歡譁眾取寵的華國媒體,也對華國隊俄羅斯世界盃期間的任何新聞都持謹慎報道的態度,究其原因,是大家被曾經的韓日世界華國隊表現給整怕了。

小組出線、淘汰阿根廷進8強一直到今天完勝烏拉圭挺進四強,華國隊已經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的最好成績,無愧於亞洲天霸。

於是華國媒體的激情開始燃燒,華國國內的億萬球迷也沸騰起來,對烏拉圭的四強決戰,國內的收看人數超過了2億。

等比賽結束,華國隊勝利進軍四強,華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大地就成了歡樂的海洋。

2016年,裡皮臨危受命成為了國足主教練,張邁終於成了新華足的核心,華國隊在亞世賽的形勢立即轉好。

裡皮上任後透過數次變陣,最終探索出了最適合國足的陣容以及作戰方式,華國隊大發神威徹底發力,接連擊敗了烏茲別克、卡達、韓國、伊朗等,以無敵之姿稱霸亞洲。

就這樣國足提前3輪就出線了,來到俄羅斯後,也不像當年被我們寄予了太多厚望的國足那樣,結果比分卻如此懸殊,竟被零封。

第一場對法國1-1,第二場3-1戰勝丹麥,第三場3-2勝秘魯,華國三戰兩勝一平積7分以C組頭名的身份出線,給了華國球迷一個巨大的驚喜。

1∕8決賽對戰梅西率領的阿根廷,華國隊不被所有人看好,然而張邁的帽子戲法幫華國隊4-3戰勝了阿根廷,又給了華國球迷一個巨大的驚嚇。

現在又力克老牌南美勁旅烏拉圭,華國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世界盃地四強,華國球迷已經是幸福得快要瘋了!

所以今夜無眠,全國的街頭鞭炮響了一夜,人們紛紛走在街上抱在一起哭泣,那一夜的大排檔到處是不認識的人互相乾杯,大家都歡呼雀躍著慶祝國足出線,有的客人大喊,今晚我請客,有的老闆大喊今晚半折。

再過5天,華國隊就要進行下一輪淘汰賽,也是本屆世界盃的半決賽,對手是稍後鏖戰的比利時和巴西之間的勝者。

4個小時後,時間已經來到了7日的凌晨4點,比利時和巴西的1∕4決賽結束,比利時2-1淘汰了內馬爾率領的巴西。

訊息傳來,華國隊舉隊歡呼,大家都認為實力更強的巴西被淘汰是好事,可張邁卻不這樣想。

作為歐洲第一支闖進俄羅斯世界盃的球隊,張邁對比利時簡直不要太熟悉。

比利時這幾年的表現和它的鄰居荷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們無論是預選賽還是在決賽階段表現都很強勢。

比利時是一支年輕的也是有可能奪冠的隊伍,這是對它的陣容進行分析後可以得出的結論:

首先門將方面,主帥馬丁內斯就存在甜蜜的煩惱,比利時擁有2位世界級門將,米尼奧萊和庫爾圖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後防位置上,主教練馬丁內斯更加傾向於使用維爾通亨+希曼+阿爾德韋雷爾德的三中衛組合,但孔帕尼的傷愈和維爾馬倫的狀態恢復也給比利時帶來了保險。

中場方面,兩大邊前衛毫無疑問屬於世界一流組合,阿扎爾和德布勞內的組合放眼世界,是任何隊伍都感到害怕的,中路稍遜一籌,但也有費萊尼和登貝萊坐陣。

前鋒線有來自曼聯的盧卡庫,有速度、有力量、有技術。

以上的比利時球員都是張邁在英超的好友或是對手,張邁比國內球員更懂得這些人組合到一起的可怕。

這支比利時還有一個張邁比較欣賞的教練,馬丁內斯,這位教練的打法還是很賞心悅目的,而且戰術比較緊湊。

馬丁內斯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創造奇蹟,帶領維岡競技奪得足總盃,帶領太妃糖重新整理歷史最好成績等等。

所以這支比利時無論從陣容、打法還是主帥來說上限還是很高的,這一路走來的戰績更是毫無水分可言。

至於剛剛被比利時淘汰的巴西,在張邁的眼裡就是一個由把戲天王帶領的把戲天團,和法甲的大巴黎一毛一樣。

在7日2時喀山展開較量中,巴西1比2被比利時淘汰,在內馬爾出場的10場世界盃賽中首度告負,比利時繼1986年之後第2次打進世界盃4強。

上半時,蒂亞戈-席爾瓦中柱,費爾南迪尼奧自擺烏龍,德布勞內遠射擴大比分。下半場,庫蒂尼奧助攻替補出場的中超外援奧古斯託扳回一分。[

每屆都是奪冠大熱門的巴西,雖然連續7屆世界盃打進8強,但本屆世界盃的旅程卻自此終止。

桑巴軍團近6次世界盃告負均敗在歐洲球隊腳下,上次世界盃淘汰賽擊敗歐洲球隊還要上溯到2002年決賽勝德國。

巴西本場比賽的陣容沒有大的變化,主帥蒂特更換2名首發,馬塞洛傷愈復出取代菲利佩;費爾南迪尼奧頂替停賽的卡塞米羅。

比利時近2次世界盃均被南美球隊淘汰(2002年巴西;2014年阿根廷),但該隊擊敗巴西後首次取得世界盃5連勝。比利時本場比賽和巴西一樣也只做了微小調整,費萊尼和沙茲利進入首發,取代卡拉斯科和梅爾滕斯。

縱觀比賽過程,比利時隊無論賽前部署還是臨場調整,都要好於巴西隊,馬丁內斯的指揮棒明顯比蒂特揮得好。

巴西在下半場進攻提速的情況下差點扳平了比分,但最終還是被淘汰,其中既有主帥蒂特的原因,也是球隊實力的寫照。

內馬爾顯然並不處於最佳狀態,尤其在與阿扎爾的對比之下更顯得孤立無援。

在小組賽中,兩隊不同的境遇也對他們之後的淘汰賽產生了很大影響。

巴西隊雖以小組第一的身份出線,但這三場比賽都非常艱難,導致球隊消耗巨大:

比如與墨西哥隊的比賽中,馬塞洛就因傷缺席,此役與比利時隊的較量,則是卡塞米羅累計黃牌停賽。

主力陣容由於各種原因始終無法湊齊,這是之前比賽過多的攻防投入所致。

而比利時隊雖同樣以小組第一的身份出線,但他們在過程中顯然更加輕鬆。

小組賽與突尼西亞、巴拿馬的比賽很快取勝,第三場與英格蘭隊的比賽主帥馬丁內斯則直接輪換,得以進一步考驗替補球員的狀態。

馬丁內斯在這場比賽中看到了費萊尼的價值,這讓比利時隊在淘汰賽中有了更多變化的可能性。

此役,巴西隊與比利時隊都使用了常規的陣型,前者在4-3-3/4-4-2之前切換,而後者則在3-4-3/5-3-2之間切換。

看似兩隊都選擇了“不變”,但只有馬丁內斯才是真正的“以不變應萬變”,比利時隊首發的最大的亮點在於費萊尼的出場。

費萊尼讓德布勞內得到解放,馬丁內斯僅用一招便使比利時贏得主動權。

不同於小組賽對陣英格蘭時的前腰位置,此役費萊尼與維特塞爾組成了雙後腰,這顯然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佈置。

首先費萊尼首發,他可以進一步跟防內馬爾,限制對方核心球員,其次也解放了德布勞內的進攻自由度,他在反擊時的控球、策應和傳威脅球的能力,使得比利時隊兩翼(盧卡庫、阿扎爾)能真正聯絡起來形成合力衝擊巴西隊球門。

比利時隊此役能擊敗巴西隊並不是偶然,馬丁內斯“上半場集中進攻,下半場集中防守”的戰術思想執行的很徹底。

比利時隊上半場靠的是進攻壓制對手,在區域性不斷能創造出優勢;下半場比利時隊則是依靠防守鎖定了勝局,整體退防的同時也保證反擊質量,而且相比巴西隊,比利時隊顯然在攻防兩端的能力更為均衡。

比利時隊此役的進攻思路非常清晰,並且分工明確、有著良好的層次感。其中,前場進攻的四人組基本是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以及費萊尼。

德布勞內扮演的無疑是比利時隊組織和梳理進攻的角色,是前場的“大腦”。

而盧卡庫和阿扎爾則分別在兩邊接應,其中盧卡庫在左路,阿扎爾在右路。

盧卡庫回撤接應時,吸引了巴西隊2-3名球員防守,阿扎爾則被米蘭達盯防,所以費萊尼在弱側機敏的後插上接應德布勞內,在這一瞬間,巴西隊的防線可以說“漏洞百出”。

此役的盧卡庫並不像過往一的在中路或者禁區內作為單純的支點牽制防守,他在陣地進攻中多次承擔進攻對抗的重任,他的拿球極大緩解了比利時隊的出球壓力,德布勞內擴大比分的遠射破門,則是源自盧卡庫在中路帶球後精準的分球。

比利時隊在反擊時也有意繞過巴西隊中場,盧卡庫更多在邊路接應直接發起衝擊,意在減少中場纏鬥、加快反擊效率,同時利用中場球員的前插完成射門。

而除了德布勞內之外,阿扎爾無疑也是比利時隊的Key Player,阿扎爾也比內馬爾更出色,狀態更好。

阿扎爾本場的表現,單是一串數字就相當有說服力:

100%的過人成功率(10次),100%的爭頂成功率(4次),63次觸球,7次造犯規,2次射門。

阿扎爾本場的單場10次過人,是1966年世界盃引入資料統計以來,單場過人數最高的一次。這是諸多歷史上的過人高手都沒有達到的資料。

2-0領先的比利時,下半場更多放低姿態而全身心投入到防守中,進攻明顯提速的巴西隊在此基礎上也沒獲得過太多有威脅的機會,足以說明比利時隊的防守做的也非常出色。

相反巴西隊的臨場表現,只能用“逼搶無力+陣地戰低迷,內馬爾不在狀態”來形容。

巴西隊的進攻基本圍繞左路展開,以內馬爾為持球核心,搭配馬塞洛的無球套上以及庫蒂尼奧在禁區外圍的接應從而形成強側進攻,與此同時保利尼奧在中路也積極插上,以此支援熱蘇斯共同搶點。

但巴西隊的逼搶並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效果,其實背後的實質問題還是巴西隊陣地戰的頑疾所致。

巴西隊的中場三人,費爾南迪尼奧-庫蒂尼奧以及保利尼奧,三人只有庫蒂尼奧具備一定的組織進攻能力。

費爾南迪尼奧需要保護後場防守,發揮掃蕩能力隨時補位邊路。而保利尼奧既要協助費爾南迪尼奧,也要積極後插上射門。

所以,庫蒂尼奧基本成為了巴西隊的主要出球點,在比利時的嚴防之下,他擺脫能力的不足被揭露出來。

其次,一旦內馬爾被對手貼身盯防,庫蒂尼奧只能選擇自己“單幹”,巴西隊在最後時刻用盡了所有招數,仍然沒贏得加時賽的機會。

內馬爾顯然並不在最佳狀態,而費爾南迪尼奧在強強對話下顯然也不具備首發的能力了。

比利時隊擊敗了強大的對手,整體又收穫了信心,他們的最終目標顯然是大力神杯,這顯然是一個比巴西更難纏的對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