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某個小巷子。

正所謂東富西貴南賤北貧,這裡就是長安城的南城,住在這裡的人大部分都是些沒有身份地位,或者官職的平民百姓。

周立元走在記憶中的巷子中,不遠處就是當年師父的家,也是自己與師兄的家。

巷子路口的酒館門上,一塊紅色的酒旗高高掛在上面,一如當年的樣子,放眼望去,酒館雖然還是以前的模樣,但是老闆卻不是那個總愛在自己前來為師父打酒時,三言兩語就調戲自己的那個寡婦,而是換成了一個有些瘦弱的男子。

酒館老闆看到了周立元駐足在自己家酒館前面,微笑點頭示意,剛要移動腳步,將這位客人拉進酒館,看著這位爺的穿著,自己應該會小掙一筆,那樣自己兒子的束脩就有了。

這年頭賣酒也不容易,賒賬的,地痞流氓收保護費的,官老爺們需要的孝敬,哪一項不是要出自這間小小的酒館。

周立元看著酒館老闆向著自己走來,隨即一個閃身,就消失在巷子中,只留下一個一位自己看錯了的老闆,撓了撓頭,直呼遇到怪事。

周立元沒有理會酒館老闆,反而自己一個人緩緩走到當年師父的宅子前門。

小巷子各院門前,椅子,吃剩下的食物,孩子們在白天玩耍的土堆在月色的照耀下,靜靜留在師父院落的門前。

這裡已經很久沒有人來過。

門前的一棵李子樹,上面的李子又大又甜,當年自己與師兄最喜歡的就是每年到了這個季節,爬到李子樹上,摘下滿滿一筐的李子,送給街坊鄰居一半,自己留一半。

當年自己被趕出長安城的時候,好像是個冬天,自己的師兄就蹲在這間院子的門口,看著倒在雪地之中的自己,眼神冷漠又陌生,彷彿在看著一個即將凍死在街上的野狗。

掉在地上的李子被周立元彎腰撿起,擦去上面的浮土,輕輕一咬,味道酸酸的,也甜甜的。故鄉的李子甜到了周立元的心裡。

在這個無人的街道上,周立元像一個歸家的遊子,坐在院子門前,看著熟悉的一切,臉上的淚水緩緩流淌。

本以為回到這裡的自己心裡可以找到歸屬感,但是周立元發現並沒有這種感覺,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空虛與思念。

長安歸故里,故里有長安。

原來自師父走的那天起,自己就剩下師兄一個親人。

但是那個大雪紛飛的早晨,自己被師兄一掌打出院子的時候,這個世界上就只有自己一

個人了。

老國公徐天德走到國公府的時候,就看見一隊軍士停留在自己的家門口,一匹高頭大馬被人牽引著,正站在那裡,好似等待著什麼人的到來。

老人一臉的笑意,擺脫扶著自己的老管家,拄著柺杖,腳下飛快的來到那人的身邊,老人顫抖的嘴唇沒有能夠說出話來,一生征戰無數的老人老淚縱橫。

牽馬的是一個年輕人,許是在北邊的邊境,多年的風吹日曬,年輕的皮膚不再是世家公子的柔嫩,一種黝黑出現在年輕人的臉上。

年輕人看著走過來的父親,急忙放下心愛的戰馬,走上前去,扶著自己的父親。

老人一把抓住二兒子的胳膊,顫抖的手撫摸著二兒子的臉龐,輕輕說了一句,“曬黑了。”

年輕人抹去眼角的淚水,扶著父親走向府裡,“爹,還好,這邊境的太陽有些喜歡我,就把我曬黑了。”

“走,爹給你露一手。”

跨過大門,無數的僕人紛紛停下腳步,對著多年不見的二公子與剛剛回府的老爺行禮。本就人緣極好的二公子看著熟悉的一切,點頭示意。

正門口,一位留著鬍子的中年人站在那裡,看著父親與二弟,也有些激動。

中年人對著自己的父親行禮:“爹,您回來了。”

老國公點點頭,算是與這個大兒子見禮。

“怎麼讓你二弟在外面帶著,也不知道接進來。”

徐輝祖也是無奈,明明是二弟要在那裡等你,自己也是勸說多次,老二不聽啊。

老人的二兒子見到大哥一臉的委屈,開口解釋道:“爹,是我要求在門前等爹回來的,不怪大哥。”

老國公冷哼一聲,不在理會大兒子,拉著剛剛回家的二兒子趕往廚房,多年不見,老國公想要好好露一手。

二兒子當年最喜歡吃的就是他孃親親手做的那一道四喜丸子,可是他孃親當年走的早,三個人兒子裡,大兒子與兒子一奶同胞,老三則是一個小妾所生,但是這不影響他們三個的團結。想當年老大與人在青樓起了爭執,在國子監讀書的老二與剛剛到燕王府的老三紛紛帶著狐朋狗友前去助陣。

當時的太宗在朝堂之上點名說自己教子不嚴,罰俸一年,隨即揮袖而去。而從朝堂之上回來的老國公就見到了乖乖趴在凳子上的三個兒子,等待著自己的家法。

本應該生氣的老國公將三個兒子扶起,在愛妻逝世之後,就發誓戒酒的徐天德帶著三個兒子將國公府珍

藏的酒水全都搬了出來,他們爺四個人喝了個大醉,罰俸那點錢哪裡比得上哥三個團結的情誼。

老國公將肉餡剁碎,加入白麵,豆腐,不斷攪拌。一旁的二兒子起鍋燒油,不斷讓灶火燒的旺盛。

做的很快,一盤子的四喜丸子就做了出來,兩碗飯,一壺酒,一盤四喜丸子,讓這個在邊境征戰無數的年輕人吃的有些開心,又有些心酸。

原來父親走路都要柺杖了。

看著二兒子吃過一個四喜丸子,老國公慢慢拿起酒杯,這是愛妻逝世後,自己第二次喝酒,再不喝就沒機會了,下一次不知道二兒子回來,自己還能不能看見他。

“慢點吃,都是你的。”

老人拿起一方手帕,輕輕擦拭一下二兒子的嘴角處的飯粒,動作讓二兒子有些不適應,好久沒有人這麼關心自己了。

在邊境往往都是吃飯到一半,可能地方的騎軍就到了城下,戰鬥就打響了,這等美食與待遇都是沒有的。

將兩碗飯都吃下去之後,本名徐鷹緒的年輕人扶著父親,一起散佈在國公府裡。

“季子,你這次回來是做什麼?”

徐膺緒小心翼翼回答道:“爹,這次北齊又有了大動靜,大肆陳兵邊境,二叔派我回來請求朝廷將糧草快速運輸到邊境。”

老國公嗯了一聲,有些擔心,“朝堂被那對楊家兄妹整的烏煙瘴氣的,這糧草可能會很難。”

年輕人倒是不以為然,“禍國殃民的東西,早晚我要親手將他們的頭斬下,不過這次回來,我可能要去一次宰相府,畢竟現在這長安城能夠壓楊釗一頭的就只有張宰相了。”

老國公點點頭,看了一眼已經比自己高出太多的二兒子,將剛剛吩咐下人拿來額佛珠交給了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拿著,有了這個東西,那張老頭就不會為難你了。”

年輕人看著那熟悉的佛珠,剛想要拒絕,就聽見父親說道:“張老頭平生最痛恨的就是你們這些武將,但是近年來與國公府還算有些情誼,但是想要依靠這個,你可能連宰相府的書房都進不去。”

“前幾日,他來找爹辦一件事情,雖然沒有明著說,希望爹出面去為那件事情說一句話,但是爹拒絕了,現在你去他那裡,可能連門都進不去。”

老人將佛珠交到兒子手裡,“拿著吧,雖然那件事情爹要是出言制止,會被邊境罵死,但是爹早晚要死,死得有點價值也還好,這樣一來我們家的國公就可以代代傳下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