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後必有雷雨。

據凌雲觀的老道所說,這是蒼天有好生之德,見世人慘死,忍不住垂淚。

這條俗語流傳很廣,即便是出身南疆伏溟山的兀圖,對此也有所耳聞。

他雖然不信蒼天有好生之德,但仰望斜月谷之上的天空,鉛雲濃厚,隱隱還能聽到悶雷,顯然是在醞釀一場大雨。

兀圖隨手把栽滿釘刺的狼牙棒扔在腳邊,跳下巨象,示意身後三萬蠻兵原地休整。

“有意思。”

“整合四座天下的無量神尊,居然被逼進斜月谷,當起縮頭烏龜了。”

早在五個月前,殷氏已經發出集結令,準備圍剿突然降臨滄汐北域的辰天。

殷氏最為傑出的青年材俊——殷建業,也正是在這時入主北域殷氏,剛剛到任不久,兀圖便收到集結的訊息,帶兵前往滄汐北域。

只不過,南疆伏溟山距離殷氏本家已經有萬里之遙,那距離滄汐北域,更是遠得沒邊。

兀圖帶領三萬蠻兵,一路向北,足足行軍五個月,最終才抵達戴桂山的邊緣。

他沿途聽說過辰天的不少訊息,深知整合四座天下的無量神尊,絕不是好相與的狠角兒。

若非殷建業給出的條件足夠豐厚,兀圖才不情願跋涉萬里,急匆匆的送上項上人頭。

前幾天,他聽說辰天以兩萬步卒硬撼七十萬殷氏聯軍,重創殷建承,他更是萌生撤軍的想法。

但就在昨夜,兀圖突然又收到訊息,說是殷建元重振旗鼓,再次反攻,獅鷲軍團再次立下奇功,殺得辰天所部毫無還手之力。

這一波三折,搞得兀圖心裡七上八下,最終決定親自到現場看看。

於是臨江城周家第三子周祐福,親自率隊邀他前來牧野灘塗,遠遠觀望藏身在斜月谷的辰天所部。

兀圖所見,確實看到牧野灘塗砸滿巨石,大大小小的深坑,觸目驚心,現場更是沒有一具完整的屍體。

“世人皆說伏溟山以北,盡是禮樂教化之地,現在看來,也只是自吹自擂罷了。”兀圖戲謔之餘,翻弄支離破碎的屍體,確信這正是獅鷲軍團高空拋物所傷。

他早聽獅鷲軍團的威名,撲天蓋地的風刃更是標誌,簡直無往不利,百戰百勝。

現在卻玩起丟石子的小把戲?

看來戰爭果然焦灼,顧不體面,各種下三濫的手段都在使。

一念閃過,兀圖覺得自己所率的三萬蠻兵,大有可為,藉機揚名立萬也不是沒可能。

“兀圖兄弟。”周祐福覺得這個名字很怪,不倫不類,似乎在蠻語正是勇士的意思。

他也沒多想,挽住韁繩繼續搭話:“辰天所部已經困在斜月谷,兄弟可有破敵之計?”

表面看似商議,但兀圖深知,周祐福是見本部遲遲不動,甚至還解鞍休整,他有意無意開始督促自己領兵進攻辰天。

但辰天的赫赫威名可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二十萬殷氏聯軍一夜覆滅,這股兇猛的勢頭誰敢輕易觸犯?

周祐福想保存實力,難道我伏溟山就不用儲存了,三萬蠻兵不是人命了?

更何況,巨象蠻兵遠征而來,日夜趕路,尚未仔細休整,也尚未恢復巔峰戰力,若是現在貿然出擊,很可能會吃苦頭。

兀圖確實出身蠻族,也寫不出錦繡文章,但並不代表他傻。

面對周祐福別有深意的搭話,他立即理清思緒,擺出一幅謙遜恭敬的架勢。

“周公子出自名門望族,飽讀兵書,論計謀韜略遠在兀圖之上,兀圖可不敢班門弄斧。”

這番話說得不卑不亢。

一通吹捧更是潤物細無聲。

周祐福對此很是受用,態度緩和不少,露出舒心的笑容:“兄臺,你師從何門何派?說話的口吻倒是老成。”

“哈哈,我可不像周公子出身顯赫,蠻荒南疆,哪有上得廳堂的大宗門?”兀圖拱手揖禮,隨口道,“只不過跟禮雲子雲遊百年,聽過些許經文。”

禮雲子?

周祐福對這位大師聽之甚少,只記得他好像是一位高僧,別的本事沒有,講經說法很是在行。

他熱衷於向形形色色的江洋大盜傳教,不管對方有沒有心情聽,他仗著一身刀槍不入的鐵布衫,只顧唸叨,煩得江洋大盜畏之如虎。

所以周祐福對禮雲子的瞭解,也只限於江湖趣聞,至於稍微具體的細節,他一概不知。

畢竟南疆距離滄汐北域太遠了,這已經不是區區萬里可以丈量的了,不過側面也證明禮雲子確實聲名在外,有點真本事。

敘過閒話。

兩人的關係親近不少。

周祐福翻身下馬,談及正事:“我跟兄臺明說吧,辰天這廝已經窮途末路了,兵敗身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由我主事,帶兵壓陣,也是族內動用不少關係人脈的結果。”

“試想一下,親手斬下無量神尊的頭顱,遊行示眾,這該是多大的功名聲望?”

“恕我愚昧,此事關係重大,為何周公子挑選我打頭陣?”兀圖索性也將話挑明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按理說,周祐福付出巨大代價才謀得美差,完全可以藉機籠絡別的世家門閥,何必要選外鄉的伏溟山巨象蠻兵?

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肉餅。

兀圖所帶的蠻兵可是伏溟山精銳,不可不慎,這也是他跟殷氏少主殷建業合作的本錢,更要萬分小心。

“我查過你的背景。”周祐福坦言道,“偌大的伏溟山藏有無數勢力,殷少主卻唯獨扶你為伏溟山之主,你必定有他看在眼底的過人之處。”

“如此說來,兄臺所率領的巨象蠻兵,必定也不是任由辰天屠殺的二十萬土雞瓦狗。”

兀圖心旌搖曳。

他對麾下的巨象蠻兵很有自信,此次勞師遠徵,他更是挑選伏溟山百萬兵卒的精銳,戰力絕對算得上殷氏聯軍之中的頂一流。

建功立業,打出伏溟山的赫赫威名,也正是他不惜行軍五個月,跋涉萬里的初衷。

如果撈上功名,兀圖感覺與殷建業所談的合作,完全可以落實了。

周祐福將他變幻的神色盡收眼底,趁熱打鐵:“我周家與殷氏的關係,本來親密無間,但萬年歲月實在太漫長了,此次動用人脈已是極限,可沒有第二次了。”

“如果兄臺意欲成就一番大事,可要抓緊時機,時我不待的道理,想必禮雲子大師也對你講過。”

兀圖思忖良久,未置一詞,他深深向周祐福揖禮過後,揮手示意剛剛歇息不到半柱香的巨象蠻兵,再次披甲上陣。

遠望他騎象走向斜月谷的背影,周祐福哂笑,嘴角勾出一抹不屑的弧度。

“師從禮雲子?”“蠻族就是蠻族,頭腦不開化,三言兩言便以身犯險打頭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