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未晴。

黑壓壓的雷雲不下萬里,厚重非常,源源不斷的雷霆自其中躍出,或呈現出弧形,或呈現出三角形,當然更多的是人字形的雷神。

整個天穹,像是一面極其大的黑鍋壓下來,給人一種天昏地暗,天崩塌的樣子,震撼人心,充滿著毀滅,壓抑,恐怖。

正在此時,只聽轟隆一聲響,亮晶晶的雷光落下來,炸在群山間,暈開慘白一片,肉眼可見的雷光電弧跳躍,彷彿回到太古年代,天很低,地很厚,雷霆密佈,混混沌沌的狀態。

在雷霆密佈的中央,有一宏大古樸的神廟,四下群山環衛,蒼鬱厚重,雄偉天開。遙遙看去,在大門半開,寬敞的道上矗立成千上百的高大雕像。

雷光打過去,能夠看到,雕像最矮的都有千丈,或是白獅,或是生翅膀的怪蛇,或是巨象,或是似麒麟,每一個,都栩栩如生。

最引人注目的一個,高有萬丈,人面馬身,身有虎紋,層層疊疊,伸出的鳥翼遮天蔽日,穩穩站在那裡,有蒼茫氣象。不像是雕像,而似乎是真正的大妖屍身被用無上秘術凝固,立在這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是有外人在此,第一印象就是蒼古如太古,昏暗,幽深,第二印象就是大,無論雷霆閃電,或者神廟建築,或者雕像,都動不動千丈萬丈,大到不可思議。

過一會,自古廟中走出一個巨人,腰間繞虎皮裙,古銅色的肌膚,耳朵上垂下一個華麗的飾品,細布花紋,隨他的走動,飾品上垂下經文,字字碰撞,發出鐘鼓般的聲音,震動四方。

巨人微微抬頭,看向門口最耀眼的人面馬身的雕像,嘴巴開了開,聲音發出,道:“妖聖,下場也只能這樣了。”

很顯然,這是個大巫。

而眼前的地方,不是其他,是巫族的地盤。

“咦,”

眼前強大的大巫突然眸子中爆發出光彩,能夠掩住黑雲劈下來的雷霆,他用手一招,眼前出現一個古樸的石柱,柱截面呈現六稜形,其上雕刻著十二祖巫之相,每一尊祖巫,都呈現出當年洪荒時代睥睨四方的氣勢,雷霆,水火,風雲,等等等等,諸多規則自然而然纏繞,恍若實質。

在十二祖巫的周圍,也有不同的光影,或大或小,像是星辰繞大日轉動,能夠看出人的面容和影子。

現在有兩個,已經變得黯淡。

用手一碰,化為灰了。

“誰殺了日曆和甘棗?”

巨人發出宏大的聲音,他聲音中蘊含殺機,一字一頓地道:“要讓他付出代價!”

大巫回到神廟,作為巫族,他們不會演算天機,可巫族作為天地間極為玄妙的種族,身上有創世神靈的氣機,一旦被人斬殺,對方會有一種似詛咒非詛咒般的纏繞,巫族根據血脈的牽引就能夠感應到兇手。

“興元,”

大巫太社發音,喊出一位青年巫族,其身材高大,腳踏黑龍,道:“你且取我們祖庭中后羿大巫的逐日弓和落日箭,走一趟。”

大巫太社的眸子中冒著寒光,道:“殺害我們族人的,不能夠放過。”

“好。”

興元點點頭,轉頭離去,很快再次出現,他揹負大弓,手提箭袋,根本不用飛行,而是迅速奔跑,空間在他的腳下延伸。

獅駝國,王宮中。

大廳後,池水汪洋,森碧凝碧。再遠處,遊廊後有曲橋到對岸,盡頭是幽洞,佔地廣闊,其上有裁開的窗戶,垂下光線。

在裡面,清幽而平靜。

擺上桌椅後,嗅著水波和蓮香,比在大殿中都舒服。

金翅大鵬鳥大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他換了金冠,身披裂紋錦衣,腰懸法劍,眉宇間有著桀驁和冷酷,雖然他現在的力量是場中眾人中最低的,但由於自己的根腳,再加上自己後面銅澆鐵鑄般的靠山孔雀大明王菩薩的原因,氣場很盛。

忘慧菩薩身為佛門的人,知道孔雀大明王的份量,態度最溫和,率先開口說話,道:“道友是要對付妖聖九荒?”

這位菩薩面容消瘦,削減體長,形象俊秀不凡,是一等一的人物,說話吐字清晰,若春天的風,讓人很有好感。

“不錯。”

金翅大鵬鳥自然能夠看出忘慧菩薩的善意,他搖著摺扇,道:“此獠卑鄙無恥,狼子野心,又在四下搞風搞雨,讓人忍不住除之後快。”

忘慧菩薩當然知道以金翅大鵬鳥的性子真找上九荒妖聖李元豐肯定是兩個人有仇,而不是因為剛才他說的話,不過這位菩薩不會說出來,反而點點頭,應和道:“我們佛門中,對於這個無惡不作的大妖也是深惡痛絕,早就想出手將之斬殺。”

事實上,佛門對李元豐真的痛恨。

別的不提,李元豐自入西遊來,先是在五行山上大鬧,然後又在西牛賀洲亂蹦亂跳,興風作浪,要不是拘束於在西遊未開始前和妖族等大勢力定下的規則,觀世音菩薩等佛門大能恐怕都已經出手了。

現在佛門的情況就是,觀世音菩薩等有金仙法力的人無法出手,至於金仙以下的,佛門的高手自然不會少,可有不少並不和釋迦牟尼觀世音等人一條心,現在都躲在自己的佛界中吃齋念佛,冷眼旁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等一系的,絕大多數又要征伐諸般世界,抽不出手來。

畢竟西遊大事,在西牛賀洲上發生的事情只是表象,控制整合縈繞西牛賀洲同樣被天運垂青的諸般世界才是正途。

在萬萬千千的小世界中,人才無數,是佛門大興的根基。

而顯而易見,以九荒妖聖李元豐過往的戰績來看,要對付他可不容易,一兩個兩三個人不夠。

“或許是個機會。”

忘慧菩薩雖然和金翅大鵬鳥交好,可他是實實在在的釋迦牟尼一系的人,有自己的小算盤,自己一系的人既然不夠,那就可以藉助其他勢力。

像是眼前的金翅大鵬鳥,正好借一借他的東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