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是給林楊打了電話,讓他把周凱身的死亡照片發過來。

過了大概五分鐘,我的電腦就收到一封檔案,檔案的內容正是周凱身死後的照片。

另外林楊還發了一份關於死者的周邊居民調查的筆錄,以及他的一些個人信息。

我讓化雨一起過來看看,順便研究一下,我們還有哪裡沒有對接上的,沒有親自去案發現場,很多疑點都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說周凱身是因為普通案件被殺,我可能還不會這麼上心,交給風城市的警方就夠了,但是和古天龍捱上了邊,這就不得不讓我重視了。

從林楊發過來的檔案上可以看出來,周凱身本人的性格以及脾氣秉性,和先前電話裡說的沒多大區別。

根據周邊鄰居的介紹,死者周凱身那是相當不受人待見的。

有一位姓楊的居民就向警方提供了這麼個資訊。

周凱身所住的小區名叫豐利小區,是最早在風城市建設的一批建築,主要是用於房屋分配。

這套房子,就是當初周凱身的父母在學校的時候分配出來的,一共是兩室一廳。

可以說在當時而言,那也算不錯的家庭環境了。

豐利小區原本的住戶一共有五百多戶,但是從最近這大半年因為要拆遷,所以很多人慢慢就搬走了。

而這位周凱身的鄰居所說的事,其實就是因為一個車位引發的矛盾。

豐利小區本身是不帶地下車庫的,所以很多人都把車停在了小區內。

以前的那些老式小區在建設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計劃停車位這方面的面積,大部分其實都是為了給小區的居民散步以及休閒使用的。

而現在的生活質量慢慢好了起來,家家戶戶基本上都開始配備了轎車,一下子讓原本還有些寬敞的小區,被居民停車以後,變得擁堵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到這裡,我不免笑了笑:“這窮光蛋一個,居然和別人搶車位,你說這周凱身到底怎麼想的?”

化雨也覺得很是

稀奇,對我說:“繼續往下看吧,說不定還真有什麼不同的呢。”

關於周凱身和鄰居搶車位這件事,我就有點言之過早了,其實並不是搶車位,而是鄰居停車的位置擋住了小區上樓的通道,每一次周凱身包括整棟樓的居民,都要側著身子才能進入樓道,然後才能回家,這件事情不止是周凱身,就連那一棟樓的居民都知道。

那一天周凱身回家,剛好看到鄰居又把車停在自家樓下,周凱身當即就走到鄰居面前說:“喂,你這個人怎麼回事,每次都把車停在別人家門口,你讓我們怎麼進門?”

周凱身是個大嗓門,說話的時候中氣十足,平時說話還好,一吵起架來威懾力就很強。

停車的這個人是風城市一家超市的老闆,整個小區就他開的車最好。

這人剛一下車,就聽見有人對自己呵斥,車門一關就上前跟周凱身理論。

他們兩人的說話聲特別大,豐利小區面積本來也不大,稍微說話聲大一點,整個小區都能聽的一清二楚。

周凱身雖然沒有車,但是他會經常和朋友借車開,所以這個人停車的位置,也是周凱身要停的。

原本周凱身在豐利小區的名聲就不好,這時候他雖然佔理,但似乎沒有一個人願意幫他的。

幾翻爭執不下,加上周圍鄰居的態度,明顯讓周凱身有些拉不下臉,一扭頭就回了自己屋子。

這一段話只是鄰居簡單的回憶,因為事情實在是過的太久了,加上豐利小區很多人家都搬走了,就算當時看見的人很多,現在還記得的也只有那麼零零散散的幾個人。

我嘆了口氣說:“這個周凱身還真是臭名在外,這很明顯就是自己有理,就這樣別人都不幫他,真不知道他是怎麼住下去的。”

“人啊就是這樣的,你說他也是啊,如果這裡的房子要是不是他的,我估計早就被房東攆走了。”

我微微一笑,搖了搖頭:“算了,我看這些都和我們的案子沒有任何關係。”

我對於這種人情世故實在是沒什麼興趣,別人過的好與不好,對自己又

有什麼意義呢,何況周凱身已經死了,人死為大,我要做的就是為了查出兇手,也能讓他早點安息。

我繼續開啟另一個資料夾,這個資料夾裡面,就只有周凱身被殺的幾張照片。

當我和化雨看到周凱身死亡後的照片,兩個人直接被照片裡那種觸目心驚場面震驚到了。

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周凱身家裡很是簡陋,一個字那就是窮。

窮到哪種程度呢,可以說連一般的家用電器,在周凱身家裡是一樣都沒有。

周凱身是死在自家的沙發上的,這張沙發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年,沙發上有些地方是凸起的,凸出來的地方還能看到裡面發黃的海綿。

周凱身的身子是側躺著,兩隻腳已經挨著地面,雙手死死的抓著沙發,手指已經伸進了沙發裡面,從這個動作上可以看出來,他死前應該是有劇烈的掙扎的。

只是出於外力的原因,周凱身應該沒有較過勁,最終還是被對方打死了。

周凱身整個腦袋的後腦勺幾乎被砸了個稀爛,整張沙發包括地面都被獻血染了一遍。

從近距離的位置上可以看出來,周凱身的致死傷口上,應該是被某種鈍器擊中致死。

化雨指著一張相對來說拍攝的比較清楚的照片,對我說:“你看這張照片,為什麼會是不規則的傷口,我覺得兇器應該是榔頭沒錯了。”

她說的這一點我也看到了,我用手大概的比較了一下,加上一旁的長度向應對,可以清楚看到,這個傷口很明顯不是榔頭一類的鈍器致死的。

“這個傷口處的痕跡這麼大,兇手應該是用的別的兇器。”

化雨卻不這麼認為,依舊認同自己的觀點:“應該是榔頭,我曾經對榔頭一類的工具做過實驗,像這種傷口,只要用力不均勻,出現的結果大概和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一愣,轉頭看著化雨說:“這麼肯定啊。”想了想,我也沒有對兇器這方面有太大的看法,而且林楊提供的資料上來看,並沒有提及關於兇器這方面的事,足可以說明,現場應該是沒有兇器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