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史辛清醒的話,聽到嵇康的大名自然如雷貫耳。他乃魏時“竹林七賢”之首,乃舉世聞名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一曲《廣陵散》,慷慨激昂,動人心魄,為後人世代傳頌。

可是現在的嵇康只是一個落魄的文人,他懷才不遇,心中充滿對現實的不滿和憤慨,到最後乾脆放浪形骸,常常被人認為是異類。

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同,嵇康不開脈,發誓終身不成為脈師。這也是為什麼他有才,但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用他的原因。

他一個人又怎麼跟世界抗爭?這是脈師的世界,誰會用一個連低等脈師也可以收拾他的人?

“先生前來,有何見教?”蔡琰似乎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然而又記得不是太清楚。

嵇康不經人吩咐,大刺刺地坐在凳子上,“見教不敢,只是想跟蔡小姐切磋一下琴藝。”

蔡琰淺笑,“既然先生有此雅興,文姬左右無事,我們就以琴會友吧。”

嵇康也不客氣,從身後解下一具長琴。長琴的琴體呈黑色,琴絃竟然也是黑色,整個散發著一種厚實而神秘的氣質。嵇康左手輕輕撫摸著琴絃,動作輕柔得就像母親撫摸著嬰孩。右手輕撥琴絃,俯腰側耳靜聽,又彷彿傾聽著愛人的綿綿情話。

一琴在手,嵇康邋遢的形象頓時來了個大轉變。他腰桿挺得筆直,目不斜視,整個人彷彿與長琴融為了一體。他臉上的鮮血,變得肅殺;髒兮兮,破了幾個洞的衣服,讓他顯得飄逸出塵。

蔡琰是琴藝大家,只看見嵇康的姿勢就知道非常人也。

“取我琴來!”

蔡琰心中的鬥志一下子被勾了起來。鬥琴跟斗棋一樣,遇到水平跟自己差不多的對手,總是忍不住要比鬥一番。

既然嵇康不是脈師,蔡琰自然不會用脈器綠綺琴跟他鬥,這樣即使贏了也勝之不武。

不一會兒,下人把蔡琰的瑤琴拿來。這個瑤琴是照著綠綺琴的模樣做出來的,在不運用真氣的情況,使用起來跟綠綺琴大同小異。

“好琴!”嵇康也是琴中大家,自然認得蔡琰的瑤琴並非凡物。

蔡琰淺笑道:“先生的也不差,來吧!”

“一曲《醉竹林》,送給蔡小姐!”

“一曲《陽春白雪》,送給嵇康先生!”

嵇康眉頭一皺,右手撥動琴絃,發出“琤琤”的鏗鏘之聲,琴聲中似有不滿之意。

“這《醉竹林》,乃是鄙人的新作。早聞蔡小姐也有自創曲目《相思》,何不演奏出來,讓某開開眼界?還是蔡小姐壓根就看不起某,以舊曲《陽春白雪》糊弄?”

蔡琰搖搖頭,“《相思》的曲意並不適合會友之用,望嵇先生見諒。不過,就算《陽春白雪》也足夠讓先生耳目一新了。”

“哼!既然你如此自信,那就來吧!”

以真實的琴來鬥琴,其實跟用脈器鬥琴差不多。用自己的琴聲影響別人的琴聲,再靜下心來不要受對方琴聲的影響。誰的表現好,誰就贏了。

嵇康伸出的雙手青筋暴露,他彈起琴來大開大合,手法簡單粗暴,非常狂野。彈琴的時候,右手的手法一般有,擘、剔、打、摘、輪、撥刺、撮、滾拂等。而嵇康這首《醉竹林》,琴聲中卻並非全是醉臥竹林那種風雅的意境,不羈中帶有憤慨,飄逸中帶有肅殺,彷彿在傾訴著某種難以開懷的情緒。

嵇康右手的手法不多,一般只用剔劈勾託四種動作,這樣一來,使得琴聲一直維持在一個高亢激烈的狀態,充滿陽剛的獨特風格。

反觀蔡琰,手法多變,曲意和大部分古曲一樣,透過讚揚大自然的美景,比喻擁有高尚情操的高人們。

相對來說,蔡琰彈這樣的曲目是吃了虧的。嵇康的琴聲好比波濤洶湧的黃河,又或是血肉橫飛的戰場;而蔡琰的琴聲好比細水長流的秀氣小溪,又或是三五好友齊聚舞文弄墨。一種激情奔放,讓人熱血沸騰,一種喁喁細語,讓人感覺歲月靜好。這兩者一比,自然是嵇康的琴聲更加引人入勝一些。

現實情況也確實如此。嵇康的琴聲完全將蔡琰的壓著,讓蔡琰的琴聲有如雜音,好想讓她停下來。如果此時鬥琴的雙方是脈師,蔡琰已經到了臨近被人控制的邊緣了。

嵇康一臉得色,他手下不停,嘴裡大喝道:“蔡小姐,你再不彈出《相思》,馬上就要輸了。你要輸了,我嵇康在大漢朝可就要揚名立萬了,哈哈!”

蔡琰嘴角一掀,也不知是冷笑還是滿不在乎。手下本來應該彈出的徵音,竟然變成了變徵。這個變化哪裡瞞得過此道高手的嵇康,他心中一喜,以為蔡琰已經受到自己的影響而動搖了。

豈料蔡琰變化的不止一個徵音,接下來的好幾個音根本就接不上剛才的《陽春白雪》。雖然已經改了曲調,但曲韻仍在,明顯是有意為之。

嵇康眉頭大皺,細想之下忽然恍然大悟:有人曾言,蔡琰與周瑜在天師教大比試中以奇取勝,大概就是這種招數。

“你奇任你奇,我曲故我曲。”嵇康如是想,“只要不去理她的變化,專心致志彈好我自己的曲,她自然會落敗。”

嵇康打定主意,就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辛勤學子,埋頭彈琴,對蔡琰的琴聲充耳不聞。

蔡琰嘴角再次掀起,這次任誰都看得清楚,她在微笑,笑得胸有成竹。“你自顧自彈,就能不受我的影響嗎?太天真了。”

自從史辛教蔡琰編曲,又經過和周瑜這種音律高手過招之後,她彷彿一下子找到了通往音律最高殿堂的道路,雖然這條路有點長,但已經一腳踏了進去。

《陽春白雪》是蔡琰自創曲目以前最喜歡,最熟悉的曲目。她彈奏的時候,可以把不同的音律旋律加入其中,不止是史辛教的後世流行曲,還有某些古曲的片段。有時興之所至,還臨時加進突發靈感的旋律。

對嵇康這種態度,蔡琰自然有對付的策略,不然她也不會笑。經過這大概一炷香的比拼,蔡琰已經大概理解嵇康這首《醉竹林》的曲風。

眼看嵇康的手指又要彈出一個“羽”音,蔡琰搶在他前頭先彈了個“羽”。兩個“羽”同時彈出來,嵇康眉頭一皺,卻不大放在心上。古曲一共就那幾個音,重複也不奇怪。

一個音相同當然不奇怪,但如果接下來的音全部相同,那就讓人很起疑了。就算嵇康刻意不去聽蔡琰的琴聲,但連續幾個音都相同,而且蔡琰總比她快一步彈出,這就讓嵇康大吃一驚了。

“她怎麼知道我下一個要彈什麼音的?”

“她下一個還能跟得上嗎?”

“我要不要改曲?”

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嵇康,讓他一時舉棋不定,右手抬了起來,卻不知該彈什麼。

“機會來了!”

蔡琰心中一喜,彈出了一個“羽”音。

嵇康雙目失神,竟然也跟著彈了一個“羽”音。蔡琰連續彈出幾個音調,嵇康都跟得一模一樣。

勝負已定!

蔡琴手中的琴聲突然中斷,右手輕按琴絃,笑吟吟地看著嵇康。

嵇康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在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落敗了的時候,收起了狂傲不羈的表情,變得佩服萬分。他站起身來,行了個標準的儒家大禮,“天下之大,能人輩出!我嵇康今天算是見識到了蔡小姐的厲害,請蔡小姐原諒我開始的無禮。”

蔡琰起來回禮,“嵇康先生剛才一首《醉竹林》,意境高深,曲韻久遠,不比任何一首名曲差。”

嵇康苦笑道:“差遠了,差遠了。剛才蔡小姐一首《陽春白雪》都能把我打敗,豈敢擔此美譽。對了,我聽聞令尊蔡邕先生在音律方面沉穩老練,和剛才蔡小姐順手拈來,隨意為之的曲風大為不同。”

他頓了頓,續道:“其實音律和學術是殊途同歸。蔡邕先生是天下皆知的大儒,他的音律必定繼承前人的傳統,又以儒術改良之;而像我這種以道術為尊的,最尊崇無為而治,有時狂性大發,就會亂彈一通。”

“蔡小姐的曲風,繼承了前人的正統,光明正大。又融入了道術的飄灑,劍走偏鋒,處處出人意表。果然是高!不知蔡小姐是自行領悟,還是經過什麼高人點撥呢?可否給鄙人引薦一下?”

蔡琰見嵇康分析得句句在理,不由點頭道:“嵇康先生既然說得出這番話,水平就不在文姬之下。點撥我的那位,也不算是什麼高人,他大概連琴都不會彈。但他又確是讓我悟出許多樂理的領路人。你說奇怪不奇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嵇康神情激動,“這才是真的高人啊。道經有云,世間萬物逃不出一個'道'字。而這位高人隨便點撥就可以讓蔡小姐琴術上一層樓,他還不會彈琴,這就證明他的指點有可能是最高級的'道',有可能適用於各種場合。”他雙眼發光,“聽此高人一言,或許勝讀萬卷書,蔡姑娘一定要替在下引見引見。”

“這位高人,就住在這個房間裡……”蔡琰一指史辛的房間,神色立時變得悲傷,“只不過他現在沉睡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醒過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