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董卓,董仲穎。李儒,你願不願意跟著我們幹?”

站在李儒眼前的董卓豪氣幹雲,魅力四射。

他瞬間被董卓折服,忍住內心的激動,“我……我願意!主公在上,受文優一拜!”

“哈哈,快快請起!”

這天晚上,李儒答應了出仕,由此開啟了動盪而傳奇的一生。

而現在……

李儒已經死了,死不瞑目。

賈詡幫這位夥伴兼勁敵合上眼睛,心中一時感慨良多。

也是喃喃自語道:“文優,你又錯了。最重要的不是死而無憾,事實上人生又怎會沒有遺憾?其實,來這世上走一遭已經很不錯了,還有什麼重不重要的呢?”

解決完將領的事,於吉把目光投向諸葛亮,“史辛和蔡琰到底在哪裡?我走之前,可以先幫他們解開太平心法的掣肘。”

如果這句話是在一年前說的,絕對會造成轟動。哪怕於吉之前跟史辛有何仇怨,都馬上被解開,可惜此時史辛等二人不在場。

其實諸葛亮也很想知道史辛的下落。按理說趙雲和史辛留在皇陵接受最後一項試煉,趙雲回來了就是試煉成功了,怎麼不見史辛和蔡琰?

以史辛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霸業的重視程度,要不是碰上重大事件,絕對不會缺席。

虎牢關大戰是三條戰線中最重要的一戰,幾乎就關係著這場全國戰役的勝敗,其意義非同小可。

見眾人向自己投來灼灼目光,趙雲一臉難色,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求助梅姑。

其實不需他回答,在場沒有一個是笨人,很快就從趙雲的表情猜到了不妥。

梅姑眼珠一轉,很快就想到了應付之詞,“呵呵,史辛和蔡丫頭只是躲在一個地方修煉,他很快就可以出來了。四師兄,等你從長安回來再幫他們解開掣肘不遲。”

於吉對梅姑的話奉若聖旨,當即答應。

諸葛亮見於吉要走,不無擔心地提醒,“前輩,何不帶上張道陵前輩,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或許是一直的敵對關係,於吉對諸葛亮的話不太感冒,傲然道:“我於吉還需什麼照應?整個大漢朝對我有威脅的人全在這裡了,難道你還能想出什麼人來不成?”

諸葛亮張了張嘴,他想說的是,最怕你的徒兒沒那麼容易乖乖聽話。

但此話說出來的話,必然得罪了於吉,還是交給其他人說吧。

他看了看梅姑。

梅姑會意,微笑著道:“四師兄,你不是說要幫大師兄解除屍化人的狀態嗎?那需不需要用到血陣?如果要的話,就順便把大師兄帶去吧。”

於吉一拍腦袋,“哈哈,還是師妹想得周全,不然我都忘了。諸葛亮,你們在這收拾殘局吧。但加緊速度,還要去接管洛陽和長安呢。”

梅姑展顏,不經意地提醒道:“還有你那徒弟,他平時陰森森的,一副冷血絕情的樣子,你要多加注意。如果他不肯聽話,你也別跟他置氣,我們這些長輩親自去教訓他。”

於吉倒是對司馬懿很有信心,“我這徒弟外表看上去是有點冷,但一直很聽我話。師妹就放心吧。好了,我要走了。”

此時於吉全副心思放在師兄妹重逢的喜悅上,恨不得插上翅膀馬上飛到長安。

當下一吹哨子,帶著張道陵往長安方向飛去。

兩人走後,玉真子、左慈、梅姑相繼告辭,前往思梅山。

臨行前,梅姑簡單向諸葛亮交代了一下史辛的情況。當然不會說王莽的事,只推說解開第三個機關之後出現一部奧妙的心法,史辛在修煉時出了大問題,能否跨過這道坎,就看史辛的福緣了。

梅姑也是這麼吩咐趙雲的。

以諸葛亮的智力,只問得兩個問題就知道其中有問題。但鑑於梅姑的地位,他沒辦法求證。趙雲又一副打死不開口的樣子,只好把疑問藏在心裡。

但史辛受重傷的事情是肯定的了,諸葛亮能做的,只有祈求上天能幫幫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他沒把訊息傳播出去,只告訴了周泰張寧兩人。

兩人跟史辛的感情深厚,初聞之時如遭雷擊,待冷靜下來之後更心急如焚。特別周泰,恨不得馬上進入皇陵探視。

諸葛亮把他勸住。先不說梅姑有吩咐不要打擾史辛,何況現在只是取得了三條戰線中最重要一條的勝利,距離全面勝利還有一段路要走。

周泰包括所有人,還要盡最後的努力。

這是等史辛醒來後送給他的最好禮物。

梅姑等人走後,趙雲見諸葛亮依然皺著眉頭一副憂思難解的表情,還以為他擔心史辛的傷情,拉了拉他,“孔明,主公的事,還是不要想太多。”

諸葛亮搖頭嘆氣,“子龍誤會了,既然梅姑都說到這份上,我只能在心中為主公默默祈禱。天意如何,不是我可以左右的。我是擔心另外一件事。總覺得於吉此行沒那麼簡單,我有點不好的預感。嘿嘿,難道是我太杞人憂天了嗎?”

要說這個世界最熟悉司馬懿的人,並不是史辛,也不是於吉,而是前世為宿敵的諸葛亮。

雖然只見過數面,但冥冥之中,諸葛亮對關於司馬懿的事都有一個預感,而且這個預感還挺準。

他現在就感到司馬懿不會輕易被於吉說動,甚至會發生更大的事。

於吉走後,敵軍全體投降。

所有將領立即行動起來,清點人數,重新編排士兵,打掃戰場等等。

一點之下,己方損失了兩萬五千人,對方屍兵全軍覆沒,天兵被張魯帶去思梅山,其餘九萬的活人軍隊幾乎全乎保留下來。

再加上昨晚俘虜的降兵,史軍全軍不減反增,有二十四萬之眾。

由於諸葛亮心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決定先點八萬兵馬,快馬加鞭奔赴長安。

剩下的十六萬,抽出六萬由賈詡領著,跨過虎牢關進入關中,收服關中之地。隨軍的有魏延、黃敘、甄宓、張媚娘。

還有十萬兵馬一分為二,每路五萬,分配到河北戰場和上庸。

至於西川戰場路

途遙遠,就沒有從這裡增兵過去。

諸葛亮臨行之前,降將甘寧、文鴦、張翼、吳懿被押了上來。

魏延以自己為例子極力勸降。

先是張翼和吳懿表示願降。司馬軍大勢已去,張魯不知去向,他們又不是傻子,除非跑到某個地方隱居起來,不然為何不降?

接著就是甘寧。

說到他對司馬懿的忠誠度,更是不值一提,他甚至可以說厭惡司馬懿。

但他也有自己的擔憂,歪著脖子喊道:“先知宣告,我跟史辛、孫策、周瑜等人素有仇怨,如果我投降你們之後,以後用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擠兌我,那麼我最終還是會一走了之的。”

諸葛亮哈哈大笑:“放心吧,我們主公出了名的寬宏大量。你可曾見他殺過任何一個將領嗎?”

他這話倒是提醒了甘寧。

史辛得了半個中華大陸,招降的將領不計其數,像顏良文丑孫策周瑜這種就不用說了,就連五虎將這種享譽整個漢朝的猛將,除了趙雲是一開始就加入的之外,其他都是透過史辛的個人魅力招來的。

甘寧細數了一下,史辛還真的沒有主動殺過任何成名高手。

就連自己,也被史辛放過幾次。

是無條件地放。

這樣的主公,對敵人尚且如此,對自己人肯定更好啊!

甘寧一想到這裡,不再猶豫,口呼:“願降!”

現在只剩文鴦跪著了。低著頭,一言不發。

“次騫,你也別想了。司馬懿一天鬼裡鬼氣,哪有半分主公的正義威嚴。還要逼咱們修煉那勞什子太平心法,我早就想臭罵他一頓了。咱哥倆共同進退,一起降了主公得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文鴦不為所動,依舊低著頭。

魏延、張翼、吳懿輪番上陣,口水都說幹了,文鴦依舊一言不發。

諸葛亮大軍即將開拔,哪有時間跟他耗,“文次騫,你到底要幹什麼,倒是說啊。”

“諸葛軍師,文鴦多次被捉,武略皆不如人。如果再不投降,就連自己也難以面對。但司馬公一手把我提拔起來,我實在很難背叛他。”

說到這裡,文鴦終於抬頭,“因此,文鴦但求一死,希望先生成全。”

甘寧連忙跪下求情:“軍師,文次騫忠義勇猛,千萬殺不得啊!”

諸葛亮一直在沉吟。

“主公曾經交代,文鴦確實不該殺。而且聽主公的口氣,似乎有意將劍盾的使用方法傳授給他,就更不能殺了。”

“也罷,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了,放了就放了吧。”

想到這裡,諸葛亮突然臉色一變,喝道:“文鴦,司馬懿逆天而行,我們現在就要去為民除害。如果我放你回去,等於讓你助紂為虐,你可清楚?要是那樣的話,我寧願一刀把你斬了。”

文鴦泫淚道:“諸葛軍師教訓得是。次騫若得偷生,必定會長安勸主公放棄抵抗。如主公不聽從,唯有以死諫之!”

諸葛亮搖搖頭,“你走吧!”

文鴦含淚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