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北邙山另有一番景象,史辛走在下山的路上,也不忘看看風景。

張寧一直低著頭,情緒有些低落。她是一個感性的人。雖然周倉性格直來直去,很容易得罪人,但這一路以來就像個大哥哥,對他們幾人關懷備至。雖然她不介意周倉跟關羽走了,但來時四人,走時少了一人,多少讓她有點不習慣。

三人下得山來,往洛陽城西趕去。

據周倉之前的介紹,洛陽城的構造如下:

城北為皇宮。皇宮分南宮北宮,南宮為皇帝議事,會見群臣的地方。北宮為皇帝和妃嬪居住之所。南宮北宮由三條道路連通,中間道路寬廣一些,乃皇帝專供。

古時以北為尊,一般的建築,宮殿都是坐北向南。洛陽的西面矗立著一些巨大的,畫著各種符號的建築。這裡是宗教的集中地,而前面最大的三間,從北到南分別是天師教洛陽分部,聖教,佛教白馬寺。這三家往後,就是其他宗教。除了宗教,這裡還是許多大家族,駐外大官員在洛陽設立的辦事處。

洛陽城東是當朝官員的府邸,其中最豪華,最靠近皇宮,左右空出來大片空地的那間府邸,乃當朝太師董卓的太師府。太師府後面跟著的才是三公的府邸。

洛陽中心,這裡有一個大大的較場。平時作檢閱軍隊,舉行大型慶典和活動之用。

洛陽城南,排列著許多商鋪,民居。這也是洛陽城中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白天人來人往;晚上燈火通明。

三人站在洛陽城西,望著洛陽城那巨大,厚實的城牆,感嘆跟宏偉的國都比起來,鉅鹿簡直不值一哂。

步入洛陽城西,這裡一片安靜肅穆,幾乎看不出有多少閒人出入。

張寧小聲道:“周大哥曾經說過,這裡是各大宗教的集中地,我們要小聲說話,快快透過。”

穿過幾個街道,地勢突然豁然開朗。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座巨大寺廟,金磚紅瓦,遊人和信徒絡繹不絕。寺廟門口佇立著一匹奔騰的白馬,正是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

史辛往白馬寺內張望,只見廟裡莊嚴肅穆,裡面的教徒充滿敬畏,即使要說話也是貼耳而言,哪像後世的人,手裡拿著香,嘴裡卻大聲喧譁。

“等一下來遊覽白馬寺,看看跟後世有何不同。”史辛前世也去過白馬寺,但相隔了差不多兩千年,肯定有很多不同的。

過了白馬寺,就是聖教。出人意表的是,聖教大門緊閉,只留著兩位身穿儒服的儒生守在門口,擋住所有閒雜人等。

見史辛在張望,又看見張寧手戴黃巾,那位儒生解釋道:明日就是聖教選拔大賽報名的日子,教內做好一切準備,因此今天謝絕見客。

過了聖教,就是天師教洛陽分部。守門的弟子早就收到張寧即將到來的訊息,雖然弟子尚未見過張寧,但能做這個職位的人哪個不是聰明伶俐之輩,稍一思索就猜得出了。

一門衛將三人引進分部內,另一門衛飛速告知分部裡的管事人馬元義。

馬元義是洛陽分部裡最高級別的人物,修為五等。作為天師教未來繼承人的張寧到來,他再忙也得迎接。

“寧兒,總算把你盼來了,路上一切平安吧?”馬元義是個身材高大,臉色微黃的漢子。他從小看著張寧長大,就像本家長輩一樣,因此叫法上也不是“二小姐”那麼生分,而是“寧兒”。

“馬叔叔好,我路上一切都好,主要是有諸位哥哥的照顧。”

“咦?周倉呢?那榆木腦袋怎麼沒跟著進來?”馬元義左右張望。

張寧黯然道:“周大哥將我們安全送到洛陽後,就追隨他最敬佩的人去了。我已經同意了。”

馬元義想不到周倉竟然半路投奔別處,正想罵他忘恩負義,但又想到周倉的性格確實不適合天師教,張寧既然都同意了,自己就沒必要糾纏這件事了。他嘴裡嘟噥幾句,終是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你們就是史辛和周泰?”馬元義皺眉道。心想:這兩個小子不識好歹,始終不肯加入我教。教主已經吩咐放之任之,只提供一個吃住的地方就好。哼!照我說做那些沒用的幹嘛,直接轟他們走得了。

馬元義想著,臉上露出了鄙夷蔑視的神色。

張寧雖然膽子小,但心思玲瓏,善於察言觀色。她輕咳一聲,“馬叔叔,史大哥和周大哥是我的好朋友,在分部裡的這段時間,你一定要禮待他們,千萬別怠慢了。”

“噢,對了!”張寧又補充道,“我決定和他們一起組隊參加選拔賽,你可以代為告訴父親一聲。”

“咦?不是陳冰嗎?”馬元義吃驚問。

“陳姑娘臨時有事,來不了。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時間都在一起組隊訓練,就有勞馬叔叔費心了。你也知道選拔賽的重要性,我們明天以天師教的名義參賽,如果以後史大哥和周大哥出現什麼問題,導致參賽成績差的話,不僅影響了天師教的聲譽,也影響了我的聲譽,恐怕對我以後執掌天師教也沒有好處。”

“這……好吧!”馬元義想不到一年前還膽小怕事的張寧,說起話來竟然頭頭是道,恩威並重,詫異之際不禁對她刮目相看,同時也收起了對史辛和周泰的輕視之心。

天師教洛陽分部佔地極大,史辛等三人吃過午飯,被安排在一個獨立的小花園。花園承呈左右對稱佈置,左邊二房住著史辛周泰,右邊二房住張寧,空出一個房間。花園中間有塊不小的空地,旁邊放置著兵器,可以當做練功場用。花園其他地方種滿了植物花草,還有小型樓閣,小溪流水,裡面養著金魚,一應俱全。

史辛和周泰放好包袱,稍作休息,洗了把臉,又變得精神奕奕了。見左右無事,史辛約周泰和張寧去不遠處的白馬寺一逛。

周泰也對這座古剎很有興趣,轟然叫好。兩人去找張寧時,她卻神色懨懨,表示對佛教寺廟沒有什麼興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史辛一想,人家是天師教的繼承人,屬於道教,如果硬拉著她去佛教,確實有點不倫不類。

史辛聽陳冰講過佛教的由來。

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劉莊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

劉莊派人去西方取經,拜佛,結果使者在大月氏國遇到兩個印度高僧,同時見到了佛經若干還有如來佛像。使者邀請兩位高僧到中土弘法佈教。

兩位高僧用白馬馱著佛經和佛祖像,到達洛陽。劉莊非常高興,在皇宮邊上劃出一片土地興建寺廟,以白馬命名,是為白馬寺。

這段歷史和前世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許多的白馬寺高僧都是脈師,而他們修煉的內外功,大部分來自於佛經。

史辛名義上是個道教弟子,但在他內心深處是個無神論者。其實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這個世界是脈師的世界,這本來就違反了前世的許多定律。而且“神識”是真實存在的,輪不到史辛不相信。但他就是不信,他更願意把脈師,“神識”這些東西和實力掛鉤。

只要你有實力,你就是神,甚至超越了神。改變了歷史,讓這個世界變成脈師世界的人漢武帝劉徹,他就是那個年代的神。

既然實力代表了一切,那就無所謂佛教,道教,儒教,只要能夠提升實力的,就都只是成神的工具而已。

周泰雖然沒有太多理論,但他的做法和史辛一致,不管什麼教,只要提升實力就是好教。

史辛和周泰緩步走進白馬寺,一陣檀香鑽進鼻子,讓人精神一震。

史辛壓低了說聲音問周泰,“幼平可知道佛教的由來?”

“不知。但滿天神佛,還是覺得自己最可靠。”

“哈哈!你說得也對,但你既然身處佛教祖庭,至少知道一些佛教的理念,不然逛了也是白逛。”

“那史大哥說我聽聽。”

“其實佛法可以分為小乘佛法,中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小乘佛法者,渡己不渡人,只關注自己的修行;大乘佛法者,渡己又渡人,自己修行的同時,也關心世人的疾苦,做到普度眾生;中乘佛法,就是介乎於小乘和大乘之間,渡己的同時,也渡有佛緣的人。幼平,你聽明白了嗎?幼平,你醒醒啊,幼平!你怎麼了,幼平!”

周泰一雙眼皮不住下墜,打個哈欠,“史大哥,你在說什麼?大城小城的,我聽不懂,啥時候吃飯啊?”

“飯?你又餓了?我跟你說那麼多佛法,你竟然跟我說吃飯?”

其實史辛肚子裡的墨水也就可以在周泰面前吹一吹,豈料周泰根本就聽不進去。史辛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叮囑周泰平時要多讀書,以後可是要跟著他出入大場面的,見的都是大文豪,大書法家之類的人物,到時不要丟人云云。

周泰聽不進去,但旁邊的一個和尚無意中聽到史辛的話後,不由大吃一驚,“阿彌陀佛,施主是從何處得知如此精妙的佛法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