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

這是每日的早朝時間。所有人都已就位,除了唯一不能出席的人——大漢天子劉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了皇帝的早朝,是多麼的荒謬,但沒人敢笑。

大殿內依然飄蕩著濃重的血腥味,所有人大氣也不敢喘一下,只僵硬地站在原地。他們的內心並不像外表那麼平靜,除了司馬懿的親信之外,其他人都提心吊膽。

“皇上身體抱恙,依然不能出席早朝。大家可有什麼要上奏的嗎?”

司馬懿挺直身軀,穩穩地站在百官面前,一雙狹長的眼睛隨著長長的脖子轉動著,百官如針芒在背,頭就更低了。

大家都知道“皇上抱恙”之類的話純屬鬼話,整個大漢都知道獻帝被擄走,司馬懿只不過為自己把持朝政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都沒事上奏嗎?”司馬懿沉聲一連問了三次,見未央宮中鴉雀無聲,也不以為忤,衣袖一揮,“那就退朝吧!”

百官如釋重負,跪在地上口呼“萬歲”,雖然面朝龍椅,但司馬懿就站在龍椅的前面,看上去就像向他跪拜一樣。

“好好好,退下吧!”

司馬懿很享受這種感覺,臉上展現了一絲滿足的笑容,待百官再跪再拜之後,終於放他們出去。

自獻帝被張道陵救去之後,這是早朝的日常模式。大家心知肚明,但迫於司馬懿的威壓,皆敢怒不敢言。

史辛把境內的東方五州經營得紅紅火火,很多依然忠心漢朝的人開始把他當做了漢朝的接班人。

獻帝失蹤的初期,也確實有些人鋌而走險,出走長安,投奔史辛。但只離開長安最多十里就被抓了回來。輕則削去官位,打得死去活來。重則誅連三族,甚至四族五族。

司馬懿的手段實在太過殘暴,百官終於選擇忍氣吞聲。

但司馬懿也並非全用高壓手段,至少他對忠於自己、能力高強的人禮賢下士。

他麾下的武將文臣大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首先是他親自招募的人,代表人物為文鴦、鄧艾、鍾會等人。原本還有一個羊祜,但出了不肯學太平心法、師生相戀那檔事,兩人已經反目。當然,司馬懿是百分百相信羊祜已經死在了文鴦手上。

來自董卓的將領,李儒、李傕、張濟。特別是李儒,服務司馬懿集團多年,一直表現得非常好,已經是核心智囊之一。

來自徐州的將領,劉禪、龐統、伊籍、孫乾、霍峻、曹豹。

來自江東的將領,孫權、陸遜、甘寧、呂蒙、淩統,丁奉,徐盛,潘璋。

來自荊州的將領,魏延、馬良、馬謖。之所以剩下這幾個人,是因為孫劉大戰的時候,黃祖、文聘兩員大將戰死,蒯良、蒯越兄弟被殺,黃忠出走,霍峻早期就加入了劉備。

值得一說的是馬良和馬謖兄弟,原本打算在劉表身死之後投靠劉備。豈料還沒到下邳,就傳出劉備身死的訊息。馬謖勸哥哥,不如先看清楚局勢再說。

一直等到史劉司馬三方人馬相聚下邳城外,偷偷在遠處窺視的兩人終於決定,投靠司馬懿。這是一個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兩人把寶壓在了這位新主公身上。

魏延與他們一樣,由於他們的原主公已死,投靠的時候是白身狀態,反而得到司馬懿的重用,算是打入了他的核心集團。

原馬騰韓遂的涼州將領,韓遂、梁興、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成宜、馬玩、楊秋。當年司馬懿長驅直入,殺得馬騰兵敗如山倒,最後馬超、龐德、馬岱、馬雲祿遠遁大漠。這固然是司馬懿統兵有方,屍兵強大,但韓遂也立了汗馬功勞。原來他早與司馬懿達成協議,背叛了馬騰。

這是鷹部後來查出,馬超得知後目眥欲裂,破口大罵,發誓以後一定要攻入長安,親手殺死韓遂這個小人。

最後就是張魯集團,張魯、張松、閻圃、黃權、劉巴、張衛、張翼、雷銅、吳蘭、吳懿、孟達。

唯一隻身來投靠司馬懿,毫無背景的人是郭圖,這位先事袁紹,再事曹操,三事司馬懿的謀臣,身份非常尷尬。

他走到哪裡,總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已經變成了除孫權和劉禪這兩大臭名昭著的不孝子外,口碑最差的人。

幸好他第一時間主動提出要修煉太平心法,以示忠心。自投效以來一直低調做人,努力工作,一改以前的老毛病,司馬懿看在眼裡還算滿意,分配給他的任務也就多了起來。

丟掉的名聲哪有那麼容易爭取回來,有工作機會就不錯了,至少能靠著司馬懿這顆大樹,不然不小心被原袁紹陣營的人碰到,不把他追到天涯海角?

太平心法果然是控制人心的利器,司馬懿的手下已經差不多全學會了,就差三個人。

一想起這三個人,司馬懿立即氣不打一出來,差點控制不住破口大罵,因為這三個人當中包括一直跟著他的心腹文鴦。

沒有比這更讓人氣惱的了,羊祜如是,文鴦也如是。司馬懿許以厚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各種方法都用過了,文鴦就是不鬆口。

逼得急了,翻著怪眼道:“怎麼?屬下這麼多年忠心耿耿,主公還不相信我嗎?”

相比羊祜,文鴦是個直性子,有一句說一句。在他心目中,司馬懿不只是主公,還是多年的好友。就算司馬懿讓他追殺羊祜,雖然心裡為難,他還是做了。

但是把主公當做好友,這本來就犯了極大的忌諱。何況他的主公是深沉敏感的司馬懿?

時間一長之後,兩人的心中終於產生了間隙。司馬懿只給文鴦一個月的時間考慮,要是他肯修煉太平心法,將授予其漢朝大將軍的職位。要是不肯,下場可以參考羊祜。

眼看一個月時限就要到了,文鴦變得非常焦慮。其實修煉太平心法的利大於弊,大將軍啊,這是多大的榮耀?要是換做旁人,早就答應了吧?

但一想到司馬懿以羊祜龍氏之間的私事要挾,未果後又下令對羊祜趕盡殺絕的情形,文鴦就不寒而顫——原來主公是這樣的人,不能為自己所用,便會毀掉它。

他就更矛盾了。

另外兩個沒學太平心法的人是張魯和甘寧。張魯號稱自己的體質不適合修煉太平心法。大家心中雪亮,太平心法的修煉要求那麼低,除了那個讓人聞之色變的“控制技能”之外,還可以增加修為,哪有不適合修煉一說?

說白了是

因為他手握四千天兵,和屍兵的數量和戰鬥力一樣,最重要的是世上只有他和祖父張道陵掌握著天兵的控制和訓練之法。這是一支堪比數萬的王牌軍隊,手拿這樣的底牌,張魯當然不會受司馬懿掣肘。與其說是司馬懿的手下,還不如說是合作關係。

也因此,司馬懿早早就以丞相的名義給張魯封了個閬中侯的爵位,以穩其心。

還有甘寧,為人桀驁不馴,脾氣又臭又硬,就連前主公孫堅和孫權對他都客客氣氣的,還數次與大公子孫策當面衝撞,又怎會甘心一輩子被司馬懿控制?

而且,他總覺得司馬懿這人做事陰森森的,彷彿每一刻都在謀劃著什麼。他曾私底下比較過史辛和司馬懿。史辛雖然囂張,而且總是一副討打的可惡表情,但做事不失陽光大氣,這才是年輕人應該有的氣象。

司馬懿的氣質就差多了,但誰說氣質好就能笑到最後的?孫策高大威猛,還不是輸給了孫權。

甘寧只是脾氣不好,但他又不傻。司馬懿座下五大屍化脈師,近來實力暴漲,每天在血陣裡面修煉都可以感受到他們暴戾的氣息,可以媲美任何一個九等脈師。還有司馬懿自己和神秘的於吉,史辛就算氣質比天高,還不是輸的命。

因此,甘寧一方面保持自己飛揚跋扈的性格,一方面又用這種性格掩飾自己的精明,終於騙過了所有人,倖免於修煉太平心法。

他也不知道司馬懿何時失去耐性,他也懶得去管,萬不得已之下,最多一走了之。

百官退去之後,司馬懿陣營的人留了下來。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大家都心照不宣。

司馬懿在大殿內緩緩轉過身,一步步地登上身後的寶座臺,眼睛一直注視著臺上那張象徵著至高無上地位的龍椅。

終於走到龍椅旁邊,只聽他輕笑一聲,一刻不停地轉過身來。

他對這個位置不是沒想法,只是時機未到,他還需要暫時的忍耐。

司馬懿站定,朝下面喊了聲:“大家不必拘禮,暢所欲言吧。”

大家的表情明顯一鬆,既然主公擺出一副禮賢下士、與下屬打成一片的姿態,又怎麼會不順著他的面子,表達一下君臣間的親密無間?

郭圖首先微笑出列,躬身道:“稟主公,出使襄陽的使者回來了。”

“哦,曹操表現得怎麼樣?使者出去十幾天了吧,是不是待得有點久?”司馬懿問道。

“曹公表現得非常誠惶誠恐,曾多次想推掉“魏王”的爵位,說自己無德無能,恐怕有負朝廷的厚望。在終於接受之後,數次面西北而跪,多謝主公隆恩。”

郭圖曾經在曹操手下效命,被曹操冷落、他手下瞧不起。聽到手下彙報的時候,心中產生一種報復的快感,冷笑想道:讓你當初那樣待我,想不到你也有今天!

冊封曹操這條計策是郭圖想出來的,目的是讓曹操放心地攻打史辛,朝廷是和他站在一起的。不止不會背後插刀,還會提供適當的幫助。

這就是使者私底下跟曹操承諾的事情。至於出去十幾天才回來,是因為曹操讓郭嘉拉著使者,逛遍了襄陽所有的青樓,直到使者雙腿軟到幾乎不會走路才把他送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