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極,妙極!”

兩聲由衷的讚歎從田豐和沮授的嘴裡傳出,看向諸葛亮的眼神也多了點不同。

怪不得在如此年紀就能坐上第一軍師的寶座,這頭腦果真靈活。

沮授微微思索,向史辛拱手道:“教……”忽然又停了下來,面露忸怩之色。

史辛連忙擺手,“先生新加入,叫不慣主公也是正常,就叫教主好了。嘿嘿,就算以後都叫教主,也是無妨的。”

“謝教主恩准。”沮授微微嘆了口氣,續道,“既然我軍佔優,也應先下手為強,打曹操個措手不及。”

史辛憂慮道:“先生有所不知,甄宓搶了真龍杖,飛向了西邊。我怕她被曹操控制住,搶了真龍杖,那時他有六萬兵在鄴城,我們的兵力便不佔優了。”

沮授笑道:“那也無妨。鄴城原來的守備軍有三萬,加上青州軍六萬,總體來說我軍仍然佔優。就算曹操控制了真龍杖,我們也可以透過排程把它搶回來。”

見沮授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史辛連問其計。

“袁軍新降,曹操還沒收到訊息。只需我們領著精銳過去詐降,念及我們失了真龍杖這最大依仗,他必深信無疑。到時我們把剩餘兵力佈置在隱蔽之處,待曹操進城之後便反戈一擊,與城外的青州軍裡應外合,殺他個措手不及,片甲不留。”

這真是一條大膽的計策,但細想之下又妙到巔毫,最終要考驗的還是史辛對新投降的袁軍的信任程度。

見史辛一直沉吟不語,旁邊的田豐看出了他的憂慮,暗想沮授也太心急了,計是好計,但沒把史辛的猜疑考慮進去。遂咳嗽一聲道:“沮兄,你這計策有點操之過急了,我們該從長計議。”

經田豐提醒,沮授雖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卻並不理睬,連聲催促道:“教主,時間緊迫,已不容我們多想,應儘快決斷。”

審配斥責道:“沮授,主公自有主張,何故催促耶?”

辛評也有不同意見:“你這計謀不穩妥,要是被曹操識破,則遭受滅頂之災!”

逢紀道:“甄宓妖女,未必就能被曹操抓去,我們應全力搜捕,搶回真龍杖才是上上之策。”

原袁紹陣營的謀士你一言我一語,語調逐漸升高,到最後又像之前一樣面紅耳赤地吵了起來。

史辛只覺腦袋嗡嗡直叫,不勝其煩。

“夠了!”

史辛沉著臉,突然大喝一聲,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一種無可匹敵的霸氣,把眾人嚇得呼吸一窒,連忙閉上了嘴巴。

“你們幾個都是深謀遠慮,智慧超群之人。在袁

家微時互相扶持,互相鞭策,把袁家建設得有聲有色,成為四大家族之首。但到了後面,你們成名了,成功了,反而互相詆譭,互相輕視,從來不站在主公的角度想一想。”

“你們敢說,袁家的敗落難道沒有你們的一份功勞?到了今天的境地你們還不覺悟,一有機會就故態復萌,對得起袁家嗎?對得起河北的百姓嗎?還想這樣下去嗎?”

史辛一連串的問話就像晴天霹靂,句句敲在眾人的頭頂,把他們全部震醒,然後開始反思。

袁家最鼎盛的時候,三州在手,童淵李彥勇猛無敵,文臣武將多如牛毛,緣何速敗如斯?

他們終於想起,田豐和沮授建議袁紹先打兗州,後圖青州,而其他人卻非要另闢蹊徑,先打青州,再打兗州,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

萬一成功了,田豐和沮授就被我們打壓下去了,豈不妙哉?

不止如此,長久以來,他們結黨營私,分別擁護大公子和三公子以圖日後之計,明爭暗鬥,把冀州的官場弄得烏煙瘴氣。

色厲內荏的袁紹不管不顧,實際上他也沒智慧沒魄力去顧,畢竟這些謀臣多年來已有了自己的積累,家大業大,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史辛不能任由他們發展下去,罵醒他們只是第一步,將來還要高壓監管他們,讓他們不敢動彈半分。

史辛沒有想過要殺掉他們,畢竟河北需要人去治理,這些人就是最好的代表。而且他們一向忠誠,智謀也確實不錯,只是袁紹不會用罷了。

前面幾人被自己罵得臉上陣紅陣白,俱垂著頭沉默不語,手腳都不知道如何安放。

田豐心有感悟,眼角滲出了淚水,久久不能自己,哽咽道:“主公罵得好!田豐自以為只要一心為主公便無所顧忌,說話直來直去,有時更在軍議中出言不遜,大聲頂撞,犯了剛而犯上的毛病,從未理解主公的處境。”

沮授也是長嘆一聲,“元皓有缺點,我又何嘗不是?有一次……”

審配,逢紀,辛評也是搖著頭,紛紛說出自己的不足。

史辛覺得差不多了,換回一副和顏悅色的表情,“諸位,正如沮授先生所說,我們時間緊迫,現在不是懺悔的時候。你們再考慮考慮,他的建議是否可行?”

“可行!”

這次幾人的語調驚人一致。

審配道:“鄴城中央有一塊很大的空地,平時以祭祀,集會之用。我們可以挑出一萬兵馬由沮授領著,詐降曹操,並把曹軍引到空地之中。餘下兩萬兵一分為二,分至空地的南北。到時候三面出擊,曹操再難有翻身餘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史辛大喜,“妙極,妙極!”

得了史辛的鼓舞,逢紀補充道:“可讓主公,趙子龍和周幼平隱身於降軍當中,在適當時候殺出,增添我方戰力。而顏良文丑則在沮授左右保護著,以備不時之需。”

辛評不甘人後:“郭圖匹夫對我軍知根知底,沮授不善作假,恐怕會被識穿。最好讓大公子一同前往,起碼讓郭圖有所忌憚。”

這三人紛紛獻策,補充著各種可能出現的漏洞。

史辛叫諸葛亮附耳過去,低聲吩咐一些事情,諸葛亮眼睛越來越明亮,佩服之情溢於言表。最後在史辛的授意下領著己方士兵出了城,按史辛的吩咐排程全軍。

一個青州軍和袁軍聯手的計劃逐漸完善,一張大網慢慢張開,等待著曹軍鑽進來。

再說甄宓拿著真龍杖飛向城西,竟然碰上了剛好進來鄴城的郭嘉。

起初郭嘉也是吃了一驚,竟然有人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她手裡拿的不是真龍杖又是什麼?後來有原屬袁軍的降兵認出,天上那人便是甄宓。

那日甄宓在臺縣外大戰賈詡,許多人都看到了,後來甄宓大鬧袁營,更是讓人記憶深刻。

以郭嘉的智慧,馬上就意識到戰局就掌握在甄宓的手中,而此刻的她,正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飛,偶爾俯衝下來吸一口鮮血,殺一兩個人,又呆滯地停留在半空,怔怔地看著真龍杖發呆。

這時陸續又有人從真龍護罩外走進來,有士兵稟告,青州軍在城外猛點火把,放聲吶喊,真龍護罩的缺口遠比自己這邊多。

郭嘉連忙向外面傳令,模仿青州軍的方向照辦,多搞出些動靜,進來的速度果然加快。

有了士兵在身邊,郭嘉始覺安心了一些。此時曹操連同典韋許褚,還有曹丕曹植也陸續進來了。

如何把甄宓引誘下來,將其制服奪過真龍杖變成了首要大事。

郭嘉稍微思忖,覺得有一個辦法可以一試。祭出惡鬼鈴,讓青煙提起自己,緩緩上升到與甄宓一樣的高度。

他這也是第一次嘗試,在平時自然毫無壓力,但對面是甄宓又是另外一說。

“桀桀桀~”

甄宓嘴裡發出怪聲,像個幽魂一樣停在郭嘉的對面。空洞的眼神透過黑紗從真龍杖轉移到郭嘉身上,又看看半透明的青煙,似乎有些好奇這兩人怎麼也可以飛起來了。

她的注意力一分散,真龍護罩便回覆了最初的模樣,不再出現缺口,把所有心急進入的人員擋在城外。

郭嘉被甄宓瞅著,渾身都不自在,正想著如何哄她把真龍杖交出來,不想異變陡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