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樣用了大半天的時間,眾人乘坐大魚回到青州。

青州諸將早就翹首以待,大家互相問候,暗自對比,少不了一番熱鬧。

史辛首先把左慈的丹方交給史阿,千叮萬囑一定要讓鷹部的兄弟送達到葛玄手裡。又修書一封,概括地提了靈島上發生的事情,這才讓史阿吩咐下去。

當眾人知道史辛和諸葛亮都升到八等以後,都大吃一驚。從靈島回來的人本來沾沾自喜,但看到諸葛亮之後都變得有些不敢置信,這才意識到原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呆在青州的人更是對靈島嚮往不已,許多人都躍躍欲試,只是礙於戰事的危急,不敢要求。

史辛對眾人的神情盡收眼底,咳嗽一聲,“升級各有方法,孔明就是最好的例子,靈島也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我想來想去,目前只有張繡一人最為適合。”說完目視張繡,“如今戰事緊迫,正是用人之際,等大軍得勝之後,你再前往修煉不遲。”

張繡喜形於色,躬身叩謝。

“孔明,你來說說袁曹聯手來攻之事。”

史辛四平八穩地坐在州牧位上,居高臨下,表情嚴肅,八等脈師的氣勢讓下面眾將大氣都不敢喘,恭敬站著。

諸葛亮輕搖羽扇,拱手出列道:“主公,兩日之前我們收到密函,說曹操與袁紹正密謀齊攻青州,應在七天之內到達青州邊境。屬下知道軍情緊急,已經私自拆開來看,主公莫怪。”說著就從懷裡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史辛。

史辛早就知會眾人,他不在的時候一切聽憑諸葛亮調遣,他也是知道史辛最多事情的人之一,自然不會怪責。

未等史辛接過密函,賈詡已經出列道:“主公恕罪!孔明收到密函後第二日,鷹部兄弟才傳來訊息說,冀州兗州境內有頻繁的軍事調動。第三日,發現所有軍隊隱隱向東邊集結。第四日,已探明兩軍各出五萬兵和十萬,曹操從陳留出發,袁紹從鄴城出發,目標將是青州的濟南郡。相信兩日之內大軍就會合兵一處,攻打城池。”

賈詡剛開始的時候臉上有些焦急,介紹敵情的時候又變回條理清晰,不緊不慢。史辛稍作分析,應是怕自己怪責他辦事不力。

接過密函看時,認出是楊修的筆跡,既然是他送來的密函,賈詡能在次日收到訊息已經非常不錯了。

“文和不必驚慌,曹操和袁紹有意秘密行軍,鷹部兄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傳來戰報已實屬難得。”

說完又深深地皺起眉頭,喃喃自語道:“十五萬大軍,

我軍才八萬,看來有點難打呢。”

賈詡躬身道:“三個多月前,徐榮在濟南一帶牽制曹軍,佈置了許多防禦工事,這段時間一直在加固。我又命徐榮與波才帶領兩萬先頭部隊進駐濟南,把防禦工事升級,估計能拖延一段時間。”

諸葛亮接話道:“北海剩餘六萬士兵,已經整裝待發,糧草也已備齊。大軍休整了將近半年,請戰情緒高漲,都摩拳擦掌準備保衛家園。還有,北邙山於一月之前派來一支五百人的醫師隊伍,我們已經安排在後勤隊中,相信到時會有大用。萬事俱備,只等主公回來主持大局。”

史辛點頭嘉勉一下,“這段時間有勞諸位了。青州南部有劉皇叔作為屏障,穩如泰山,因此我們應該全軍出擊,跟袁曹聯軍決一雌雄!”

他深吸一口氣,霍地站起,振聲道:“各位,敵人已經欺負到我們家門口,青州的存亡就掌握在我們手上,百姓的幸福,對我們的信任也已到了檢閱成績的時候。敵軍是我們的兩倍,此仗註定艱苦,你們可有膽量跟我出戰?”

眾將的熱血瞬間被史辛點燃,全員拱手單膝下跪,齊聲高喊道:“請主公主持大局,與敵軍一決雌雄,不死不休!”

“好,大家準備好,一個時辰後出發!”

眾將應諾,各自忙去了。

史辛把賈詡留下,詳詢這三個月來各路諸侯的動向。

“啟稟主公,劉璋危矣!”這是賈詡的第一句話。

“張魯率領正一教與劉璋決戰於成都北,原本被張任等人打得節節敗退。正乘勝追擊間,忽然有三千天兵從隱蔽處殺出,打得張任措手不及,益州軍更是大驚失色,有驚嚇過度而暈倒的,有陣前跪倒頂禮膜拜的,有望本陣而逃的,亂成一團。張魯軍立時扭轉乾坤,反敗為勝,把張任軍趕回成都,龜縮起來再也不敢出戰。”

“天兵?這……”史辛頓時頭大。

“這些人渾身披戴金色戰甲,武器也是金色的。刀槍不入,見人就殺,任誰見到都會認為是天兵。”

“那文和以為呢?”

“天兵可能性不大,但他們的戰鬥力也確實很強。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了另外一支特殊的軍隊……”

“文和說的是司馬懿的屍兵?”史辛不得不這麼想,屍兵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錯!”賈詡眼中精光一閃,“一樣的不畏生死,一樣的刀槍不入,很難不讓人聯絡在一起。只是他們又是兩個極端。天兵神聖光明,屍兵邪惡黑暗。”

“那麼鷹

部的兄弟打探到什麼了嗎?”

“唉!這並不容易啊……”賈詡少有地搖搖頭,“張魯的軍隊跟我們一樣,都是以教派的思想統一管理。他在益州精心經營,士兵的戰鬥力雖然不算太強,也只有一萬兵,但勝在夠齊心協力,對張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每一名加入的新兵都要嚴格挑選,更接受嚴密的監控,因此鷹部兄弟要打入其內部實在千難萬難啊。”

“那成都如今的情況是怎樣的?”

“成都內部倒是有我們的人。他們送信來說,成都士氣低落,劉璋昏庸無道,早已亂了分寸,要不是有張任,法正,張松,嚴顏等人在苦苦操持,早就兵變了。所幸益州向來富庶,糧草充足,在真龍護罩的保護下一時安然無恙。如無意外的話,還能保持個一年半載。”

“張松?”史辛來了興致,“此人平時作風如何?”

賈詡不知史辛為何有此一問,照實回答:“張松為劉璋的別駕從事,與法正交好。其人精明能幹,只是有些持才放蕩,許多人都不喜他。”

“原來如此……”

張松在前世是出了名的內應,更有賣主求榮之嫌,要不是他為劉備的入蜀穿針引線,很難攻得進益州。

見史辛沉吟不語,賈詡也不便發問。只是史辛單獨提了提張松,讓賈詡暗中留了個意,看看是不是該讓鷹部的兄弟們盯緊點他。

說完益州的事情,賈詡繼續交代揚荊二州的戰事。

“三個月前兩軍交戰於廬江,各有勝負。江東軍當時主公新亡,軍心有點散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孫權雖然年幼,卻頗有幾分收買人心的本事,在陸遜,甘寧以及黃蓋等四大家將的輔助下,做得有聲有色,士氣漸漸回升。就在一個月前,把荊州軍逼到廬江的角落,假以時日,必定把荊州軍趕出去,說不定還會再次挺進到江夏郡。”

賈詡輕嘆一聲,“鷹部的兄弟傳回訊息,孫權在揚州已經站穩了陣腳。文臣武將上下一心,把整個揚州整頓得井井有條,氣象煥然一新。比起窮兵黷武的孫堅,他更注重全面發展,重用張昭和顧雍,民心比之孫堅時有過之而無不及。下屬以為……就算孫伯符能證明自己的清白,回到揚州也未必能奪回應有的東西啊。”

史辛眼轉一轉,心想:這豈不是更好,我一手提攜孫策增強實力,要是讓他輕易奪回揚州,不就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好孫權能攻下整個荊州,孫策也就死心塌地地跟著我了。

賈詡看了看史辛,豈有不明之理,只是看破不說破罷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