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張將軍帶到。我已經把事情的原委告知於他,他說一定要親自與你詳談。”

張繡在前世也是一方諸侯,在宛城之戰中曾經讓曹操吃了個大虧,典韋戰死,他的領兵能力和獨戰能力都是很不簡單的。

“史教主好!”張繡穩重地施了一禮,臉上看不出有什麼表情。

史辛匆匆站起,熱情地拉著張繡,“張將軍,許久不見!如今董卓身死,呂布重傷,各自軍隊也幾乎消耗貽盡,無力再戰。西門這邊幾成孤軍,不知你作何打算?”

他來的時候早已調查清楚,西門這邊安排的士兵幾乎都是新兵,說好聽點是經驗不足,說難聽點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後來張濟又抽調一半戰鬥力稍強的支援南門,如今剩下的跟平民沒什麼區別。

張繡不答,反而目光灼灼地看著史辛問道:“史教主又有何打算?”

“嗯……如果張將軍放行,我們會先到南門與幷州軍說明情況,再……”

張繡伸手止住史辛,目光變得深邃,“我是問……史教主以後的路打算怎麼走。”

史辛霎時明白了張繡的意思,他想問的是他最終的意圖,說白了就是想知道他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大庭廣眾之下,史辛自然不好說,他笑了笑,目視諸葛亮,由他來說應該比較合適。

諸葛亮會意,把張繡拉到一旁,兩人低聲交談。只見張繡頻頻點頭,不一會臉上露出心領神會的表情。

張繡支走諸葛亮,把史辛和趙雲召來,忽地雙膝跪地,誠懇道:“史教主,如蒙不棄,將張繡收入旗下,效綿薄之力。”

史辛大喜過望,扶起張繡道:“將軍文韜武略樣樣皆精,如得將軍相助,我方必定如虎添翼,快快請起!”

這倒不是史辛的客套話,如今他的陣營最缺的就是能夠統兵的將領,張繡很早就在涼州軍中磨鍊,統兵能力甚至比趙雲還高,是一位可堪大用的將才。

張繡依然磕足三個響頭,起來時見史辛喜形於色,心中也是大慰。

“主公,實不相瞞,我與子龍乃師兄弟關係,我們中間還有一位師兄弟,叫張任,如今在西蜀效力。更要說與你知曉的是,袁紹身邊的兩位灰衣人,身形雄壯者為我們的恩師,童淵。瘦削者為我們的師伯李彥。出於一個重要的原因,師父不讓我們相認,因此子龍一直隱瞞我們的關係,請你莫怪。也請你代我們保守這個秘密。”

辛早就猜到他們的關係,但最令他意外的是,那兩名灰衣人竟然是童淵和李彥。回想起趙雲在未央宮中的異常表現,史辛如夢初醒。趙雲看到自己的師父師伯重傷,卻又不敢上前關心,可想當時他內心有多煎熬。

又聽張繡續道:“師父師伯為袁紹效命,固非所願,完全是因為袁紹持有本門唯一的信物,玉真令。”

“玉真令?”史辛喃喃重複了幾句。

“不錯,我們都是玉真子師祖門下。”趙雲接過話茬,既然師兄決定不再隱瞞,乾脆把全部隱情說開。

“師祖早就雲遊四海,許多年來都杳無音信。玉真令是他年輕時候遺留下一塊的信物,見玉真令者如見師祖本人,持有者可以號令玉真門下為其效力。袁紹不知從哪裡得到玉真令,師父師伯只好聽命與他。為了不影響我們師兄弟的將來,師父在我們出山之日就問明我們,讓我們考慮是否願意在袁紹手下效力。”

“實話說,自師父師伯加入袁紹後,雖然得到袁紹的重用,但也幹了許多有違本意的事。他們只想做個不問世事的隱世高手,一心鑽研槍法,卻被迫加入到諸侯相爭之中。袁紹脾氣不好時,言語上有了衝撞,有時更對他們大呼小喝。雖然事後都極力補救,但畢竟讓他們心存芥蒂,更明白了袁紹並非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他們沒辦法,但我們還可以選擇。大師兄張繡最先出山,選擇了涼州董卓;二師兄選擇了隱忍不發的劉焉;而我最遲出山,原本是想先提高修為再出仕,結果……”

“結果被我提前拉進了賊窩,哈哈。”史辛風趣地補了一句,“如今你大師兄又被拉了進來。”

張繡與趙雲齊笑。

史辛心想:“這跟前世的傳說幾乎一致,怪不得趙雲的內功是玉真心法殘篇,原來他是玉真子門下,但為什麼是殘篇呢?如果是全篇的話,豈不是更厲害?有機會一定要弄清楚。嗯……玉真子門下有兩大弟子李彥和童淵,此二人分別娶了河北顏家的兩位千金,而顏家和袁家乃世交,關係極好……”一想到這裡,史辛不由問向趙雲:“令師與令師伯可曾婚娶?”

趙雲不知何意,搖頭道:“兩位潛心修煉,一生從未婚娶。”

史辛又想:“這和前世到底還是有些區別的。但即使他們沒娶顏家千金,也對袁紹陣營的脈師陣容產生深遠影響。顏良文丑每次出現都修為大增,估計就是得到這兩位高手的指導。這兩人如

此厲害,以後得想想辦法把他們拉攏過來才行。”

史辛忽然想起一事,“聽說未央宮一戰中,兩位前輩私自下場救援呂布,不知和他又有和聯絡?”

張繡和趙雲一起搖頭,也不知道其中緣由。史辛只好把好奇收在心底。他看看天空中即將降落到地面的神秘能量,咽了口唾沫,不敢再作停留,馬上動身。

當下依然由潘鳳背起呂布,一行人由張繡領著,順利出了西門。他們在城外稍作逗留,張繡從西門中篩選出五千人加入聖教,送了給史辛一個大禮,餘下的士兵則任由他們自由散去。

張繡出來後,白色的神秘能量剛好落在地上,遠遠望去,整個長安城都被籠罩在裡面,朦朦朧朧的甚是虛幻。

史辛走近觀察,能量足足有半丈之厚,雖然不會主動攻擊人,但人也很難攻進去。

為了證實這個猜想,諸葛亮用諸葛連弩試著攻擊。大家都見識過諸葛連弩的威力,全力攻擊之下足可以把厚石板射穿,點攻擊是所有人當中最強的。

弩箭呼嘯著射到能量牆上,就連諸葛亮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但令人感到失望卻又意料之中的是,弩箭一碰到能量牆,馬上就被彈了回來,真的連半寸都射不進去。

既然諸葛連弩都射不進去,其他人也沒有試的必要了。就在眾說紛紜的時候,忽聽蔡邕一聲嘆息,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我曾在一本秘籍中讀到過,這是真龍護罩。開始還以為是種傳說,原來是真的。”

大家忙問其故。

“真龍護罩由真龍杖控制,乃武帝後期研究出來,聽說耗費了大量脈師的心血。大家都知道,漢朝成立初期還沒有脈師的存在,國界常被匈奴,鮮卑,烏桓,蠻族等少數民族騷擾,真龍護罩就是為了鞏固漢朝的統治,防備異族入侵。它由擁有特殊脈器的高手脈師集結天地正氣而成,強度可與天地媲美,強攻只會徒勞無功。真龍護罩只受真龍杖的持有人控制,基本上每個州的治所都有佈置。”

“這些城池分別是:司隸長安,冀州鄴城,兗州陳留,徐州下邳,青州北海,豫州譙,揚州壽春,益州成都,荊州襄陽。而由於資源有限,只能把真龍杖佈置在中心城池,像交州,涼州,幽州地處苦寒之地,就沒有佈置真龍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由於長安是漢朝的首都,因此所有城池的真龍杖由長安這支啟用,只要這支開啟了,不日之內其他城池的將會陸續開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