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冊封的時辰了,董卓和呂布還沒到。大殿內一群聖教弟子手腳麻利地修補著被馬超刺碎的地磚。地磚本來就是一塊塊的,聖教內有不少備用的,因此換起來也耗不了多少時間。

趁著這個空擋,群臣紛紛上前跟獻帝請安,說著客套話。大家對今天之事心照不宣,而且都是城府很深的人,表面根本看不到什麼異樣。大殿內一片君臣和諧的場面。

還有半刻鐘就到吉時,史辛眉頭皺了起來,問向諸葛亮:“孔明,董卓和呂布會不會察覺到什麼,不來了?”

諸葛亮輕輕搖了搖頭,沉思半晌,再堅定地搖搖頭,“他們肯定會來的。請呂布的時候,我們已經強調了太師會來,他不可能不來。而且呂布旗下諸多將軍與大護法你有舊,他們總不會不來捧場吧?因此,我推測呂布陣營的人是一起來的。”

“還有董卓,本來他沒有必須來的理由,但是自從三長老帶了三位姑娘去了一趟太師府之後,他便沒住口地答應,一定會來。三長老回來後說,他還帶了一張貂蟬姑娘用過的……嘿嘿,肚兜……”諸葛亮臉上一紅,有點不好意思。

“肚兜?”史辛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望著不遠處正襟危坐,一本正經的王允,“還是寶爹會玩,嘿嘿!既然他說董卓會來,那就萬無一失了。”

一聽到“寶爹”二字,諸葛亮也跟著史辛“吃吃”地笑了起來,看得旁邊的人一陣毛骨悚然。

“太師駕到!”

“大將軍駕到!”

門外連續兩聲通報,門口一暗,數條人影魚貫而入。大殿內原本熱鬧的氣氛突然變得鴉雀無聲,走動的人們飛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不約而同地站好,同時往門口望去。

當先一人當然是董卓,他的體型較之前又龐大了不少,原本劍戟般倒豎的鬍子竟然有了些灰白。進來之後,董卓立在原地,一雙眼睛掃視一週,霸氣仍在,並不因為年紀而改變多少,反而顯得更加深沉。

董卓左右分立著兩大謀士賈詡和李儒。賈詡沒什麼變化,依然是那副低調隱秘的模樣,只是不經意望向史辛的眼神裡,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喜悅。

李儒臉上的肥肉抽動了兩下,一雙眼睛瞪大了看著史辛,彷彿在說,“這小子怎麼那麼大命?竟然真的沒死。”其實,能當著群雄的面接受冊封,史辛肯定還活著的。但當親手把他打下懸崖,斷定他早已死於非命的李儒親眼見到他活生生地站在那裡的時候,心裡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師兄,你看李儒的臉色,當真讓人歎為觀止啊!”蔡琰對李儒也是恨之入骨,一向脾氣好的她也忍不住,出言譏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幼年的史子眇家開始,到穿越後初入洛陽,最後在驪山,李儒一共謀害史辛四次,四次都讓他的人生發生重大轉折。雖然第二和第四次因禍得福,大幅度提升了修為的

同時也搞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但自己也因此差點死掉。不管怎麼說,李儒害他的心不死,是他此時最大的死敵,史辛自然不會對他放鬆警惕。

史辛拉著蔡琰,左邊諸葛亮,右邊趙雲,一起迎了上去,向董卓行禮道:“太師大駕光臨,讓我們聖教蓬蓽生輝,亦讓小子史辛萬分惶恐!”

史辛一共有三次近距離面對董卓,第一次是在聖教選拔賽報名當天,董卓不請自來,差點在無意中傷了史辛。第二次近距離面對董卓,是在得到選拔賽冠軍,上場領獎的時候。那時董卓的注意力沒放在他身上,幾乎可以說是擦身而過。這兩次都不能算直面董卓,而這次,史辛不止直面董卓,還直接被他瞪視著。

第一次離董卓如此之近,一股濃重的殺氣從他身上傳來,也不知是不是董卓故意為之,讓史辛產生一種難以企及,高不可攀的感覺,同時脊髓一陣僵直,冷汗不自覺地冒了出來。

董卓的體型太龐大了,史辛站在他身體擋住的陰影裡面,耳朵裡聽著胖人特有的沉重呼吸聲,感受著瞪視產生的壓力,從來每感覺這麼難受過。

一個人的眼神當然不會給人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但卻能給人產生各種心裡壓力。這就好比一個自閉的人,突然站在舞臺上表演,在成千上萬的目光注視著,他會緊張,會呼吸不暢,說不定還會窒息,休克,這就是壓力引起的。

“哼!”

董卓只從鼻子裡哼了一句,對史辛的問好置若罔聞,自顧自地走了向前。當走到史辛身邊時,他又突然停住,以一種自言自語的方式道:“史辛,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第一次相遇是在洛陽的聖教大殿。那時我殺你是舉手之勞,到了現在,我殺你也不費吹灰之力。當我認為你有威脅的時候,我會親手取你性命,你懂嗎?”

“我懂!謝太師提點,太師請上座!”

史辛僵硬地做出一個請的姿勢,臉上明顯有些蒼白,但大殿內沒有一個人會笑話他,就連曹操劉備這種梟雄,也有點佩服史辛,在董卓明顯的威壓下,他依然能保持說完一句話,已經是年輕脈師中的翹楚了。

“董卓不除,必然是擋在我跟前的一頭攔路虎,時刻都會撲上來咬人!”史辛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隨後,他的目光往斜上方望去。

董卓後面,是身高一丈,自帶強者光環的三國第一人,呂布。任何人看呂布的目光都需要仰視,而呂布看人從來都是俯視的。如果此時有相機,隨便抓拍一張,所有人跟呂布見面的姿勢都差不多,那就是地上的人瞪著眼睛往上看去,就像仰視著一尊光芒萬丈的神佛。

因為陷陣營的關係,呂布和史辛的關係多了一些關聯,但呂布畢竟是三國第一人,哪怕是赫赫有名的陷陣營頭領高順,在呂布面前也只能畢恭畢敬。

呂布朝史辛點了點頭,徑直走

上前去。倒是他旁邊的張遼和高順,用各自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恭喜之情。張遼的大手拍拍史辛的肩膀,豎個大拇指,笑意盈盈。高順平時不苟言笑,此時大殿裡都是人,他一進來就開始寒著臉。但當史辛恭敬地喊了句“高將軍”之後,高順的表情明顯緩和了下來,眼睛裡也散發出一種歡喜的光芒,更難得地說了句話:“恭喜!”

現在不是寒暄的時候,高順和張遼別過史辛,匆匆跟上呂布,回到屬於他們的座位。董卓和呂布一路走過,在座的各位諸侯不得不起身迎接,自然又是一番吹捧,歌功頌德,氣氛比獻帝來的時候還要熱烈。

大殿內也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此行目的的,像張飛,孫策,許褚,典韋這些衝動易怒的猛將,作為主公的肯定先不會告知他們,只有快到決戰的時候,才會告知真相。但像周瑜,荀彧,荀攸這種少年老成的智囊,需要時刻提供給主公建議,知道的當然就多。還有一種就是老成持重,像關羽,黃忠,魏延這種,當然也被預先告知了原委。

此時人已到齊,大殿破裂的地磚也已修好,只聽殿外一聲禮炮響起,“吉時已到!”

作為主家代表,又同時主持冊封大典的盧植緩步而出,站在孔聖人像正前方。他一臉肅穆地向大殿內眾人一拱手,環視一週。大家在他的注視下,齊齊起立,凝神靜氣,大殿內再次變得鴉雀無聲,氣氛頓變嚴肅。

“我聖教自武帝和董夫子創教以來,歷經二百餘年,始終秉承著輔助皇室,拱衛皇權的職責,經歷多少風波,多少起起落落,雖然有一時浮沉,但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上蒼的眷顧,更是大漢的福廕。今日,我們終於覓得一位明主……”

盧植口才本來就不錯,他聲音洪亮,又為聖教服務多年,這一番話說起來聲情並茂,竟然一點也枯燥。

此時,獻帝和史辛分站在盧植後方左右,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就連目空一切的董卓,也由李儒和賈詡攙扶起來,一雙眼睛盯著殿頂,也不知在想著什麼。

有些敏感的人偷眼望向站著的劉協和史辛,不禁想道:“雖然開場的時候司馬懿一副找麻煩的模樣,但誰知道是不是特意安排,讓聖教中人大大出風頭,好給獻帝找個藉口,賜予史辛爵位?而且什麼爵位不好,偏偏是大皇子劉辯的爵位“史侯”。看著兩人站在一起的樣子,身材樣貌都如此相象,如果不是劉辯在那場動‖亂中被人殺害,說不定會被人誤認為是親兄弟呢。”

旁人尤是如此,何況是一直心細如髮的獻帝?但他並未在一些沒有根據的猜測上停留太久,“史侯”這個爵位在他意識當中純粹巧合。如今縈繞在他心中的,一直是司馬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他常年琢磨人性,很多利益關係比絕世智者還看得透徹,趁著盧植演講的空擋,他終於覓得半刻平靜,去仔細分析剛才發生的事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