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如今大漢的形勢如何?”

“之前董卓借獻帝之口,大封諸侯,不久後就收到了惡果。諸侯埋頭發展,其中發展最為迅猛的有幾家,分別是袁紹,曹操,孫堅,劉備。先說袁紹,他本來就與公孫瓚不和,冀州和幽州接壤,必然會產生更多的矛盾。袁紹有逐漸成長起來的河北四庭柱坐鎮,田豐沮授兩大軍師出謀劃策,還有以麴義領導的特強兵種先登營,把公孫瓚打得節節敗退。上個月的界橋大戰中,殲滅幽州軍數萬精銳,公孫瓚元氣大傷,如今只剩苟延殘喘,估計覆滅也只是頃刻之間。”

“一年半的時間,公孫瓚敗得有點快啊!”史辛感嘆道。如今的歷史進程雖然原來越偏離前世,但袁紹在初期起初的盛氣凌人依然沒變。只是,他與曹操勢力也就一河之隔,曹操會任由他發展?

“好教大護法得知,袁紹除了河北四庭柱四位年輕脈師之外,還有兩個高等級脈師助陣,他們才是袁家勢如破竹的關鍵人物。這兩個人的修為深不可測,有一次公孫瓚不顧一切地殺到陣前,直取袁紹,但其中一個高手只用一招,就把公孫瓚打傷,讓他鎩羽而歸。”

史辛驚叫道:“一招?”

“不錯,一招!”諸葛亮加強了語氣,“要知道公孫瓚也有六等的修為,而且身經百戰,有勇有謀。許多人估計,這兩個高手的修為,不下關張二人。”

關張,就是劉備的兩位義弟關羽和張飛。除開呂布,大漢朝公認的最厲害的兩個角色。

“這兩個人什麼來歷?”史辛皺眉問道。有了這兩人的加入,袁紹以“四世三公”的響亮名頭,冀州的大好平原,多位高等級脈師文輔武助,很可能不會重蹈覆轍,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公孫瓚之後,劍指中原。

諸葛亮搖搖頭,“沒人知道他們的來歷。而且他們每次公開露面,都會遮掩真顏,很難猜測其身份。袁紹是眾多諸侯當中勢力最大的,連帶他的兄弟袁術,也仗著兄長之勢作威作福,在豫州興風作浪,沒人能奈他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術?”史辛玩味似的笑了笑,“這廢柴兄弟身處曹操劉備孫堅劉表的多放夾擊,竟然還能活著?”

“豫州物資豐富,袁術家底豐厚,只不過這廝不思進取,從不侵略地盤,只為斂財享受,周邊諸侯深受其害,卻懾於袁紹,不敢對其出手。”

史辛皺眉道:“之前諸侯聯軍勤王,袁術剋扣糧餉,犯下眾怒,惹得聯軍分崩離析,前功盡棄。他仍不知悔改,難道曹操劉備孫堅等人就真的能忍得下他?哼!我看未必!”

“大護法有何見教?”

“曹劉孫三人非一般人也,此時忍讓,也只為埋頭發展而已,終須有一日會讓袁術吃不了兜著走。”

“大護法似乎對這三路諸侯充滿信心啊?”

“曹孟德權謀通達,文韜武略,坐擁兗州。他唯才是舉,以後的發展自

然不在話下。劉玄德仁德佈於徐州,兼有關張之勇,龐士元和徐元直之智,以後也絕對會混得風生水起。孫文臺立足揚州,銳意進取。手下能人輩出,孫策周瑜太史慈這些小輩已經成長起來,如日方中。他們三家,將會成為諸侯中最厲害的三支,袁術除了富庶的豫州,還有什麼可以跟他們比?”

諸葛亮想不到他分析得如此簡單明瞭,明顯吃了一驚。史辛上面這番話,如果不是對曹操劉備孫堅三人的性格長處瞭如指掌,對其陣容分析透徹,是不會說得如此準確的。也就是這番評論,諸葛亮對史辛刮目相看,終於認清他絕不止是一位天才脈師這麼簡單。

“還有呢?荊州和西蜀那邊情況如何?”史辛又問。

“荊州劉表防範孫堅和袁術,幾乎是按兵不動,並未有太多動作。但他與孫堅在江陵時有摩擦,說不定哪天就會大幹一場。而西蜀變動不大,劉焉一向龜縮,只不過為了防範袁術,派了張魯鎮守漢中。”

“原來如此……朝廷方面又怎麼樣?”

“朝廷還是老樣子,董卓把持朝政,但自上次被諸侯討伐之後,他也收斂了不少。因此被司馬懿乘虛而入,在朝廷中佔了一席之位。”說起前世的老對手,諸葛亮看上去也是深有顧慮。

史辛聞言,眉頭大皺,“司馬懿?自暗算馬超之後,他不是消失了嗎?怎麼會出現在長安?”

“確實,自選拔賽之後他銷聲匿跡了好一會兒。但後來當他再出現的時候,已經被皇上徵辟為主簿,不聽命於任何人,直接受皇上調遣。也因為這層關係,他成為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出入皇宮也不需要通報。後來,他又不知道從哪裡挖掘出不少人才,其中鍾會,鄧艾,杜預,羊祜,文鴦這五人,都是高等級脈師,兼有治國強軍之能,已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董卓就任由他發展?”

史辛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諸葛亮上面提到的人,都是三國後期晉國前期的支柱人物,雖然因為歷史的改變而提前出世,但既然諸葛亮特別提到,能力絕對不會低到哪裡。最重要的是,這五人中除了文鴦是個純粹的猛將之外,全都是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國的帥才,還有司馬懿這種老謀深算的統帥帶領,豈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算數那麼簡單?

“只是,鍾會在前世的忠誠似乎有點問題,能不能從中做點文章呢?哎喲~說到做文章,眼下這楊修倒是個上上人選啊!”史辛心念一動,隨即大喜,眼裡只有楊修努力戰鬥的樣子,一個絕妙的計策在心中迅速成型。

此時場中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張寧木結界內的旋風越刮越烈,她被一條粗壯的樹枝捲住腰肢,被一片繁枝茂葉團團保衛在裡面,向楊修步步緊逼。而那四塊原本在木結界外伺機而動的笏板,早已飛回到楊修身邊,圍繞著他高速旋轉,準備抵擋張寧的反戈一擊。

“楊修,你認不認

輸?”

張寧嬌喝一聲,木結界內的樹枝和樹葉速度稍降,數條樹枝向前伸出,對準了楊修。成千上萬的樹葉紛紛落下,也“嗖嗖”地往前集結,在楊修面前停住,只要張寧一聲令下,樹枝樹葉就會一起飛出,任他楊修三頭六臂,也必然受到傷害不可。

“我……我死也不認輸!”

楊修面如死灰,他雖然才思敏捷,但性格高傲,今天比文輸給史辛,比武又輸給女孩兒張寧,自尊心受到重創,顏面盡失,跟死也沒什麼區別了。

楊修一副引頸受戮的模樣,張寧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望向史辛時,只見他微笑點頭,她突然明白,楊修只是對史辛出言不遜,肯定罪不至死,但略施懲戒還是很有必要的。

“楊修,你以下犯上,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小小懲戒,讓你記住規矩!”

在張寧的施為下,樹葉樹枝一起飛出,聲勢雖然浩大,但其實什麼力氣。饒是如此,楊修身上臉上也被刮出數條傷痕,剎那間狼狽不堪。

“寧兒,夠了!”

史辛適時喝住張寧,輕輕一躍就落在了楊修身邊。

見史辛冷冷地看著自己,楊修已立時閉上了眼睛,屈辱的淚水立時湧了出來。他身上微微發抖,嘴緊禁閉,顫聲道:“史……辛,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但想要羞辱我?沒門!”

史辛一直不說話,一隻手按在楊修的肩膀上,日月石的紫氣傳了過去。他臉上的冷然絲毫不變,語氣卻柔和得像哄孩子,低聲跟楊修道:“楊德祖,你父親不但是太尉,更是聖教長老,而我是當代三位長老,皇上親口承認的大護法,你還要跟我為難嗎?”

“我……”

楊修面露愧意,卻被史辛打斷了他的話,“你如果還要光耀門楣,還要繼承父親的遺志,我以大護法和未來教主的身份,交給你一件秘密任務。這件任務非常艱鉅,時刻都有生命危險,但整個聖教也只有你能辦好,如果你辦成了,將會成為聖教永遠銘記的恩人,永遠被記在聖典上。你如果接受任務,就不要說話,假裝擦擦眼淚,然後怒目瞪視著我!”

楊修心思敏捷,只一瞬間就領會到史辛話中的意思。他這次和孔融前來,主要是認祖歸宗,迴歸總教。如果史辛能力不強,把大護法位置搶了,以後升任教主,進能光大聖教,手刃仇人;退能功成名就,與敵周旋到底。就算搶不過史辛,聽說他最近在努力招人,以自己的能力絕對能佔一席之地,受到重用,也算能繼承父親的遺志。

想明白了之後,楊修依言舉手擦擦眼淚,對史辛怒目而視。不止如此,他雙手拳頭緊握,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演得真逼真。唉!希望沒浪費你的才能吧!”史辛心裡感嘆著,徐徐對楊修道,“身在曹營,心在聖教!我不便多說,如果你會意的話,就重重地打我一拳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