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來的計劃,今天的晚宴將會請來獻帝劉協。作為大漢朝最高的權力象徵,聖教的效忠物件,他的到來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也少不了喜歡挑理,喜歡搞事的董卓,報名那天董卓突如其來的攪局讓聖教和皇帝顏面盡失,這次不會再犯同樣錯誤。請了董卓,自然少不了戰神呂布。

董卓和呂布之後,他們各自的部下也不敢不請,就連雜號將軍也在宴請名單裡。先安排好這兩方的人員,才輪到其他大官巨賈,社會名流和選手的家屬等。

三位長老為了這臺晚宴,做足了準備。幾時入席,幾時儀式,幾時致辭,幾時開席都算準了時辰。此時的三長老,正在後臺笑呵呵地談天說地。

史辛先找到三位長老,說明已委任諸葛亮和趙雲為左右護法。盧植等三人早就聽他說過二人的厲害,白天的時候已經見過諸葛亮。如今見趙雲英武不凡,更難得的是一位沉穩謙虛的近身脈師,當即不住口地誇讚。

一下子有五位頂尖的少年脈師加入聖教,當屬三位長老最激動了。

一時間,老人慈祥地勉勵著年輕人,年輕人恭維著老人,場面又熱鬧又溫馨。

就在此時,一個面帶憂色的聖教弟子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正想說話,眼睛瞟了一眼史辛等人,又頓時止住了嘴。

盧植看得出他有所顧忌,擺了擺手,“他們是大護法和左右護法,以後我們的權力會逐漸移交給他們,你有話儘管說就是。”

“是!”

“剛從皇宮傳來訊息,皇上身體抱恙,將不會參加今天的晚宴。無獨有偶,太師府那邊也傳來訊息,董太師也不來參加晚宴。”

弟子這一番話,讓三位長老大吃一驚。盧植身為大長老,一心為國,皇帝不來,證明對聖教有意見,那這臺晚宴,就變得毫無意義了。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眉頭擰成一團,彷徨無策。

皇帝的心思,誰都能猜得著,不就是為了蔡琰嗎?盧植城府沒王允深,一邊踱來踱去,一邊偷眼看向史辛,當真是坐立不安。

史辛的大護法,那可是聖教的實權人物。三長老已經步入中老年,聖女蔡琰又是女流之輩,以後聖教的大權就落在史辛身上。史辛對皇帝的態度,直接決定了聖教對皇帝的態度。史辛的方針策略,直接決定了聖教是效忠還是反對皇帝。

史辛和蔡琰的關係,幾乎認識他們的人都知道,兩情相悅,郎情妾意。這對一直盼著蔡琰嫁給自己當皇后的劉協來說是個天大的刺激。皇帝無論如何都不想讓史辛當這個大護法。他白天當著百姓的面不好發作,但晚宴不出場,就很好地證明了自己的不滿和不甘。

王允嘆了口氣,提醒道:“大哥,你沒注意到嗎?除了皇上不來,還有董太師也不來呢。”

“董……董太師不來,干係似乎並不大?而且,不是更好嗎?”盧植想不通。

“皇上不來,董太師不來,那麼朝中大臣會來嗎?洛陽城中那些見風使舵的大人物們,會來嗎?”王允臉色發青,“到時,我們這臺晚宴賓客寥寥,門可羅雀,只怕會成為

洛陽城乃至整個大漢的笑話啊。”

盧植臉色再變,問向王允:“這……這可如何是好?”見王允搖頭,又問向蔡邕,“二弟……”

蔡邕一直低頭不語,此時神情沮喪,顫聲道:“我……我也不知道。”

作為當事人蔡琰的父親,他驕傲於女兒被當今最富盛名的兩位少年傾慕。他們一位貴為大漢天子,一位是未來的一教之主,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同時他也非常苦惱,天子畢竟是天子,要是觸怒了他,整個蔡家都會人頭落地。

蔡邕難,作為一個忠君愛國的大臣,同時又視女兒如珠如寶的老父親,他真的難。眼看女兒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她越來越厭惡虛假的皇帝,越來越欣賞白手起家的史辛,就差委身嫁給他了。

蔡邕的臉愁成苦瓜,就差落下淚來。

對於三位長老來說,最嚴重的不是面子問題,而是自己終身為之忠心耿耿,傾出生命去輔助的皇上,竟然不認同他們,等同拋棄了他們。

三位長老的內心很清楚,只要撤掉史辛大護法的職務,皇帝就會回心轉意。但這樣一做,問題就又回到從前了。更嚴重的是,左右護法都是史辛拉來的,他一走,其他人肯定跟隨,那麼選拔賽就更加成為一個笑話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葛亮見三位長老一個個哭喪著臉,再拖延下去恐怕晚宴就要開始了。在向史辛問明了前因後果之後,他眼珠一轉,忽然哈哈大笑,“我還以為什麼大事,幾位長老太過杞人憂天了。亮掐指一算,此刻的困局,頃刻便會自行解除,幾位還是準備好相關事宜吧!”

三位長老曾聽史辛說過諸葛亮如何如何智慧通天,奇策百出,鬼神難測,聽他說得輕鬆愉快,不由連忙問:“孔明,計將安出?”

諸葛亮半眯著眼睛,微笑著輕輕搖頭,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不可說,不需說,等下便知。”說完笑嘻嘻地將三位長老勸出,全程自信滿滿,根本不似有假。

三位長老將信將疑,但目前又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只好依他所言,出去再說。

史辛落在後頭,把諸葛亮拉住,低聲道:“孔明,你有何妙計,說與我聽。”

“妙計?什麼妙計?”諸葛亮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

史辛瞠目結舌,“你……你不是掐指一算嗎?”

“哦,你是指剛才那番話啊?是啊,我掐指算了,必定能夠平安度過。”

“那……那你是怎麼算的嘛?”史辛看到諸葛亮笑得詭異,不由心生懷疑,“孔明,你不會是……白撞的吧?你根本就沒計?”

諸葛亮並不打算瞞他,低聲道:“這是一個死結,除非你把大護法的位置讓出,又或是承諾把聖女讓給獻帝,否則做什麼也是徒勞,獻帝是不會來的。既然你不肯退步,那麼乾脆就什麼都不要想,當務之急,是先把儀式做完了。日後再透過行動和決心報效朝廷,獻帝念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或許會與你冰釋前嫌。”

看到史辛“這樣都行”的表情,諸葛亮聳肩道:“又是你教我不要事事太過謹慎的,這就是我的應對方法

啊,難道你別有他法?”

“沒……沒有。”

一行人從後臺轉出,大殿裡擺了不下數十臺的酒席,只是大部分酒席都空了出來,坐著的,也只是葛玄,雷剛,董奉,葛洪這幾個人,顯得相當突兀。他們面面相覷,俱感覺到氣氛的異常。

偌大一個聖殿鴉雀無聲,一個個聖教弟子翹首以待地望向張燈結綵的大門口,可惜門前空空,哪有想象中的賓客如雲的熱鬧景象?

看到三位長老領著幾位新晉長老出來,弟子們都看向這邊,一臉迷茫,等待著他們的解釋。

此時,正在旁邊侯著的蔡琰和張寧也走了過來。蔡琰皺著眉頭,低聲問向史辛,“師兄,怎麼這麼冷清,沒有一個人願意來晚宴?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史辛苦笑著搖搖頭,正待解釋,忽然從大門口跑來一個負責迎賓的弟子,面色古怪。他走向盧植,吞吞吐吐道:“大長老,來……來了一個人。”

如今前來的賓客就像稀有寶貝,哪怕是不知名的小人物,也足以讓盧植開心半天。他急急向前跨出一步,興沖沖道,“是誰?我當親自迎接!”

“是……是賈詡!”弟子小聲地回答著,同時偷眼望向盧植。

盧植邁出的腳步又縮了回來,皺著眉遲疑道:“賈詡?董卓都不來,他怎麼來了?”他望向史辛,問道:“辛兒,你覺得……他是何用意?”

賈詡因為史辛的關係與李儒差點動手,這事很多人都知道。盧植看向史辛的意思,也是希望史辛能猜猜賈詡前來的目的。畢竟賈詡是董卓最重要的謀士,他的一舉一動,跟董卓的想法有著重要聯絡。

“我去會會他。”

史辛也保不準賈詡的用意,但這裡只有他跟賈詡有過交情,迎接他也只能是自己來做。

史辛剛踏出聖殿門口,就看見賈詡埋著腦袋,雙手伸到巨大的衣袖裡面,從茫茫夜色中踱步而來。

史辛快步迎了上去,恭敬行禮,做了個請的姿勢。

“不知前輩前來,有失遠迎,這邊請……”

“臭小子啊……你又欠了我一個人情啊。”賈詡自顧自地嘆了口氣,不理史辛的驚愕的表情,“明知太師仍在氣頭上,我依然來捧你場,你以後飛黃騰達了,可不能忘了我啊。”

史辛心中一熱,動情道:“前輩冒著被太師怪責的危險,依然來給小子道賀,這份情……唉!小子實在無以為報啊!”

賈詡定睛看了看他,“嘿嘿”一笑,“有得報的,有得報的”。又突然伸手攔住史辛,“你不用領我進去了,呆在這裡迎接別人吧!”

史辛又是一鄂,身形驟停,“前輩說笑了,還哪有人敢來啊?”

“我說有就有了,呆著吧。”賈詡低聲嘟噥著,“也不知你這臭小子有什麼魔力,竟然有那麼多不怕死的人前來道賀,嘿嘿!有趣啊,有趣!”

賈詡走進聖殿,也不理其他人或驚懼或戒備的目光。自顧自地走到最角落的一桌酒席前,一聲不吭地坐下,拿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