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早就料到史辛的反應會是這樣,他苦笑一聲,搖了搖頭,目不轉睛地看著初升的太陽。

“那一年我六歲,年少無知。驟然發現家人被害,頭腦昏昏沉沉。我憑著一腔衝動,單槍匹馬去找仇人報仇。結果被人削掉一隻胳膊,如果不是師父碰巧之下救了我,我早就隨家人奔赴黃泉了。”

“從那時起,我就發誓,一定要學會曠世絕技,去報滅門之仇。天見可憐,師父說我適合練單手劍,於是盡心栽培。在遇見你之前,我頗為自負,自以為天賦異稟,在脈師的路上會走出不同尋常的道路。”

“但是在遇見你之後,我覺得之前的修煉就是笑話,我想努力追趕,跟你的距離就越來越大。我沒有嫉妒你的意思,相反,能看到你從一張白紙,變成洛陽名聲斐然的少年脈師,我覺得很欣慰。我只是有點失落,有點迷茫,有點難以堅持。”

“王大哥,對於修煉,我相信你只是欠一個契機,有王越前輩的傾囊相授,以後絕對不會落於人後的。至於身世,唉……”史辛安慰完王可,遂又低著頭,語氣也變得低沉:“其實我也好不了你多少。你起碼還知道你父母弟弟是死於誰手上,有一個報仇的方向。但是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我父親,對我見死不救,後來更一聲不吭地走了,如今也不知到了哪裡。”

關於史威的事,大家都知道是史辛永遠的痛,知道的人也只侷限在靈寶派內,王可也是第一次聽到。他怔怔出了會神,最後嘆一口氣,“那你起碼知道有個父親在世上。而且聖女也鍾情於你,前兩天你們出雙入對的樣子,真是羨煞旁人啊。”

“我這樣的父親,存不存在不也是一樣的嗎?至於琰兒,唉……我們最終能不能走到一起也說不定呢。”史辛把與蔡邕的約定說了出來,神色有點黯然,“實話說,雖然我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但大漢朝人才濟濟,取得冠軍又談何容易?”

王可曾對蔡琰有過傾慕,但後來知道她傾心於史辛,他自憐自傷身世,這才斷絕了傾慕。幾天前看到史辛和蔡琰聯袂而來,他又是高興又是羨慕,心底更泛起一絲苦澀,覺得自己永遠都那麼孤單。

現在他知道,原來史辛和蔡琰之間也是困難重重。史辛和王可一同喜歡一個人,都有可憐的身世,最巧的是都是跟著王越學習劍法。

這兩人越說越投機,史辛突然靈機一動,提議道:“王大哥,既然我們如此投緣,不如就結拜為兄弟,你看如何?”

王可哪想到他突然提出這個要求,他心神激盪,霍地站了起來,“真……真的?你不嫌棄我是個斷臂之人?也不介意我是個苦命之人?”

古代迷信,斷臂和被人滅門都屬於不祥的表現,跟這種人結拜多少都有些犯禁。

史辛哈哈一笑,也站了起來,“我曾經死過一次,也出入過無數次

生死邊緣了,說到不祥,我想這世上再也沒有比我更不祥的人了。不知王大哥可願意?”

王可哪知道史辛口中的“死過一次”乃是真事,只道他在安慰自己。他心中一股暖流經過,眼眶已經紅了起來。

“我一生被仇恨佔據,以前覺得除了師父不會再親近任何人。想不到還能在世上碰到志同道合的兄弟。既然兄弟不嫌棄,我們就結拜為兄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史辛大喜道:“太好了!”他正待跪下,行結拜之禮,卻聽王可道:

“好教兄弟得知,我原名史阿。為了躲避仇家追殺,師父把我名字改成了他的姓“王”,又把“阿”字拆開來,只留一個可字,就成了王可。既然你我要結拜,我不得不把真名告訴你。”

史辛瞪大了眼睛,也不忙下跪了,結巴道:“你……你就是史阿?”語氣中竟似認識他一樣。

“兄弟聽過我的名字?不可能啊,這件事也就師父知道,連聖女也……”王可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沒有,沒有……”史辛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我只是覺得王越前輩把你名字改成這樣,有些出乎預料。”

史辛當然知道史阿,在前世的歷史裡,史阿確實是王越的徒弟。而且他作為曹丕的授劍師父,在魏國享有很高的聲譽,曹丕不少誇讚他。

只是史書裡並沒有對史阿著墨太多,也就不知道前世裡他是否斷臂,和他的身世到底是怎樣了。

當下兩人跪在地上,捻土為香,右手伸出三根手指對著青天,大聲道:“我史辛(史阿)與史阿(史辛)志同道合,興趣相投。今對天對地起誓:從今日開始,我們結為兄弟,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兩人朝香土虔誠地拜了三拜,這才起來。一人口呼“大哥”,一人口呼“二弟”,用力地抱了一下,俱都喜不自勝。

史辛笑道:“大哥,我就說巧嘛,原來你也姓史,可能百年前還是一家。你身懷滅門之仇,你把仇人名字告知與我,等我學藝完畢,我也給你報仇。”

史阿苦笑著搖頭道:“心懷仇恨的滋味我知道,而且我的仇人修為太高,我不會告訴你,二弟這份心意,為兄心領了。”

任由史辛怎麼請求,史阿就是不鬆口,史辛只好作罷。“以後有機會,可以向王越前輩套話。”心中如是想,但又有些惴惴,知道王越也會守口如瓶。

“二弟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史辛道:“我還有一個絕招沒練成,等到這兩個絕招都練習熟練,隨心而發了,我就會去高順的陷陣營碰碰運氣。”史辛眼中精光一閃,“這段時間我的修為提升太快了,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來打好根基。我左手的善惡盾一直沒有開發,聽說陷陣營招收劍盾雙脈器的脈師,相信在那裡能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史阿點頭,表情又復遲疑,“這個想法很好,但是聽說陷陣營收人十分苛刻,而且就算進去了,也有很多人因為受不了裡面地獄般的特訓而被趕出來的,就算是成年人也不例外,只怕……”他看看史辛,眼中的擔憂一覽無遺。

史辛笑道,“我是去學藝的,又不是去玩耍,條件越艱苦我就越喜歡,大哥不必擔憂。”

“那好,你休息一下,還有一個絕招沒修煉成功,我也要去那邊修煉了。”

“大哥,我想說的是,其實你很強,特別是單挑的時候。你可以走爆發路線,但是人多的時候就可能差點了。”

史阿驚訝地看著史辛,點頭道:“二弟竟然也看出來了?嗯,其實師父也是那麼說的。因為我只剩單臂,平衡和力量都不如普通人,但也因為單臂,我的招式就比較另類,可以達到出其不意傷敵的目的。”

史阿離開之後,史辛重新投入到絕招秋之收的練習當中。

秋之收是一招守招,招式的外觀和春之生大相徑庭。絕招發出之時,以天子劍的劍脊為防守主體,在身前身後各大部位組織成一張閃耀著紅光的劍網。這張劍網密不透風,就像一個保護罩一樣將史辛的身體包裹在裡面。最奇特的是,防守中並不放棄攻擊,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挺劍反攻。

秋之收發出之際,神識適時送上提示。

“你發出了六博秋葉劍法的絕招之一,秋之收。此招蘊含高階的劍理和道術,兼顧攻防。攻擊力增加一成半,防禦增加兩成半。經過這一招的加成,攻擊變成99,防禦變成111。”

春之生讓攻防增加到112和102,而秋之收讓攻防增加到99和111。兩者各有擅長。但目前史辛的基礎防禦比基礎攻擊高3點,想到長劍屬於攻擊性較強的脈器,因此春之生比秋之收的收益更高。

接下來的三天,史辛沒日沒夜地練習這兩招絕招,到第四天的時候,他已經能運用自如。史辛相信,就算在極端的情況下,只要真氣量和怒氣值足夠的話,他都能隨心所欲地發出絕招了。

這個過程中,日月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尋常人只能透過打坐吐納來恢復真氣,而日月石從他早上一直用到晚上,從來都沒間斷過,這能大大地縮短他恢復真氣的時間。

這天早上,史辛決定離開王府,前去洛陽的南軍營。為了避免上次落單被李儒追殺的意外再次發生,王越決定親自護送他到南軍營。

“南軍營以呂布為元帥,陳宮為軍師,高順為頭號大將,張遼為次大將,他也是八健將之首,領銜其餘七人: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和侯成為八健將。”王越先給史辛介紹下南軍營的大概情況,“其實高順和張遼的實力差不多,但高順手握的陷陣營乃是幷州軍的靈魂,就算放在整個大漢也是赫赫有名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