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被動防禦。”

“此方案與第一次災難所做應對基本相仿,區別在於提前開啟天臨陣,在金星臨地過程中被動修改地球運動向量,做到向量抵消,保證地球運動軌道及自轉軌道準確性,避免牽引導致偏折。”

“此方案優點為:方案較為成熟。因天臨陣已經啟動過一次,所以對啟動後的影響有所掌握。”

“此方案缺點為:無法預料此次軌道被動轉移時長以及功率,是否超越天臨陣最大承載力。”

“目前實驗條件下預估,天臨陣可全力執行三千五六十秒七十一毫秒,或半怠執行三個時辰零十一秒,一旦被動軌道轉移時長超過預期,則很可能造成天臨陣過載。”

李力抬起頭看了一下聽眾的反應,很多魔導師們都緊皺眉頭,有些短暫交流後輕輕搖了搖頭。

他低下頭繼續講了下去。

“方案二,主動規避。”

“主動規避將會提前啟動天臨陣,推動地球離開目前所在的軌道,在保證軌道形狀及地日距離不變的情況下,主動增大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的夾角,使新軌道較之舊軌道有所傾斜,遠離金星臨地定點打擊。”

“此方案優點為:全功率啟動時間短,無需被動待機,已有的能源儲備和符文陣壽命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且經過精密計算,不會對地球內部造成影響。”

“此方案缺點為:金星臨地元素潮汐的不確定性,目前並不知道天樞啟動軌道轉移攻擊是否會鎖定地球,假如地球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攻擊是會沿著當前的軌跡到達地球之前的位置,還是中途偏折跟隨地球,我們不得而知。”

臺下一位魔導師舉了手,主持人將話筒遞了過去。

“李力閣下,我想問一下主動規避是否會造成類似於軌道轉移攻擊的巨大災難,畢竟地球這麼大的東西,貿然改變運動軌跡的話會產生極大的慣性的吧?”

“可是我們在之前回撥時也沒什麼問題啊。”李力攤了攤手,“回撥時的向量會作用與地球上的每一個分子,從數學角度來講,與其說是改變了地球的運動軌跡,不如說它改變了地球的參考座標系,那麼座標系裡的每一個實體都不會產生慣性。”

魔導師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掃了一眼看到沒什麼問題後,李力視線重新回到了講稿。

“方案三:主動防御。”

“主動防御方案方式為,天臨陣使用拋射二級陣,將主陣效果拋射至太空中,夾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形成一個防禦盾,反向抵消金星臨地所附帶的軌道轉移攻擊,使之攻擊無效化。”

“此方案優點為:與方案二一樣,全功率啟動時間短,無需待機。”

“方案缺點為:可能會影響地球地面人類設施的魔法使用,造成魔導機械無效化,範圍未知。”

一位大魔導師拿過話筒詢問道:“你說的主動防御,或者說防禦盾,到底是什麼?有符文陣原型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力搖了搖頭,“目前並沒有法陣原型,因為這並不是直接啟用天臨陣產生物理盾面抵禦某種可見攻擊,畢竟我們都知道一點常識,那就是元素無視所有實體,不受物理規律限制。”

“那你這個盾。。。”

“我們稱其為莫比烏斯盾,而這個方案得益於我們在基礎科學領域的突破,並透過一些很巧妙的方式,形成了此方案的邏輯。”

這個回答勾起了臺下所有人的好奇心。

晨帝沉聲說道:“李力,簡單描述一下。”

“好的。”李力恭敬地說道。

目前,人類所知的大部分粒子都有其反粒子,具體表現為與正向粒子的質量、大小、壽命等引數相同,但所帶電荷相反,比如正電子、反質子、反中子等。反粒子所組成的物質程為反物質,與普通的物質相仿。

反物質在正常物質世界呈現極不穩定的狀態,因為他們可以同正常物質碰撞時會發生湮滅抵消,發生巨大爆炸並放出能量,所以目前科學界都是透過電磁場進行約束,且僅能約束數萬個粒子,無法構成宏觀物質。

雖然科學家猜測存在一個由反物質組成的世界,但時至今日都沒有找到決定性的證據。

“反元素”的發現,源自一次偶然。

如同反粒子的發現源於粒子加速器,反元素的發現則來自高能微級別實驗室的一次錯誤操作。

西北實驗室的高能微子實驗室裡的兩臺甜甜圈結構儀器,啟動後會在中間容器中形成翹曲空間,其空間兩頭相連,使其中運動的粒子可以透過一個加速結構反覆加速,最終達到一個接近光速的可觀速度,省卻了漫長的加速管道,就可以達到研究微觀粒子的目的。

但是某次裝置修整時由於疏忽大意搞錯了設定,後續實驗過程中甜甜圈的翹曲空間生成裝置接受到了一個錯誤引數,使得在實驗過程中,雖然空間的兩頭還是相連的,卻在連接點沿空間切面扭曲了一百八十度。

形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空間環帶。

實驗人員並未注意到這一點,實驗繼續。

被加速元素在翹曲空間加速時,看起來一切都很正常,儀器沒有任何報錯,但是當元素被加速到亞光速後迅速引導至偏轉腔進行撞擊時,意外發生了。

並沒有想像中的被撞擊物散開,轉換成自由元素絲四散而去,而是發生了爆炸。

爆炸範圍並不大,卻擊穿了甜甜圈裝置的魔法材料外壁——就是連鑽頭都打不進去,卻被一場內部的爆炸輕易擊穿。

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只不過直接經濟損失卻不小,畢竟是頂尖實驗裝置,沒個上千萬老頭幣算是修不好了。

這看似是一場很尋常的意外,但實驗室裡的魔導師們在做實驗歸零時,卻發現了這一不同尋常的細節。

為什麼空間接反後,原本的元素會產生這麼大的威力?要知道彼時在加速器裡跑的只有區區幾千絲元素,居然能造成宏觀破壞。

有魔導師提起了興趣。

隨著研究的深入,魔導師們發現了其中的原委:經過錯誤連結的空間翹曲後,元素絲被映象成了一個結構相同,方向相反的另類元素,被命名為“反元素”,而這些反元素在接觸被撞擊物質時,發生了物質湮滅。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正反物質在湮滅的時候釋放出了物質量總和的光速平方倍的巨量能量,於是試驗設備被瞬間擊穿。

可以想象,這一發現震驚了學術界,無數人提起了興趣,高能實驗室的使用申請信如雪片般飛來,卻被實驗室一一拒絕。

當然,當人們興致勃勃想要製取大量反元素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因為這些物質太不穩定了,稍微碰觸就會灰飛煙滅,在炸燬一堆試驗設備,燒掉上億金老頭後,魔導師們無奈選擇了放棄。

“所以,方案三就是讓天臨陣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形成一個巨大的莫比烏斯空間翹曲,使得進入空間翹曲的元素被轉化成反元素,而兩邊沒有被轉化的元素就會與反元素相互抵消,產生物質湮滅。”

看著場下目瞪口呆的人們,李力說出了結束語:“雖然不知道天樞的遠端投射系統是如何工作的,但是只要能源被消耗殆盡,即便軌道轉移攻擊真的發生,也會因為沒有能源而效果消失吧。”

人們依然鴉雀無聲。

直到好半天,一位官員才磕磕絆絆地,說出了人們想說的話:

“原來。。。魔。。。魔導技術已經。。。發展。。。展到如此地步了嗎?”

這時,晨帝的聲音響起:“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個東西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吧?”

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這項技術晨帝早已經知道。

李力恭敬地點了點頭,“雖然報告裡命名為莫比烏斯盾,不過我們取了另一個簡單易懂的名字:”

“禁魔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