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近千次的環繞,除了無法達到的兩極和探測不到的金色風暴漩渦,黃昏之影已經對金星表面進行了全面的拍攝,不僅包括可見光,還有其他用於物質探測和分辨的微波,長波和魔法波等。

這本來不是它的工作,因為黃昏之影的艦載計算機存儲空間有限,並不足以儲存大量的資料,如果舊的資料不儘快上傳回太空站,就只能停止採集。

雖然覆蓋舊資料也是個方法,但顯然他們捨不得。

數量巨大形似瓦片的圖片被逐一傳回太空站,而太空站作為一個中轉站,將數據壓縮處理後透過中繼星到達地球,並透過龐大的計算陣列進行處理計算。

最終,一個以金星為藍本的三維模型被建立起來,雖說是三維模型,但卻極其粗糙,在衛星地理自動演算法還沒創造出來的時候,也只能給三維模型貼上一個平面貼圖,卻無法模擬等高線地形和建築。

但資料都在,這是遲早的事。

在回收黃昏之影號的工作擱置的今天,金星太空站當前最主要的任務變成了兩個,一個是建造能夠代替黃昏之影號的小型探測衛星,另一個則是建造金星登陸器。

遠洋計劃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想得到能夠透過遠端傳輸設計圖紙的方式在太空站製造完整的小型探測衛星和登錄器,全工列印系統實現了這一想法,將任何複雜的模組元件化,透過列印系統列印出來以後,只需要一個工程人員就可以拼裝完畢,然後投入使用。

只是這樣的話會對地面的設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模塊化的設計需要考慮到模塊接口通用、增加冗餘部分、順序設計模組內部零件列印順序等等,這樣的話幾乎每一個安裝在探測衛星和登錄器上的模組都需要單獨設計。

換句話講,全工列印大幅度降低了製造實現的難度,而這些難度全都轉移到了設計上。

此時此刻,在太空站製造倉的列印艙段,江源和理查德穿著厚厚的太空服正在工作,笨重厚質的太空服讓他們的動作變得笨重無比,但好在現在不需要什麼精細的操作。

為了保證無塵無菌,列印艙段已經被抽成了真空,這也是他們身穿太空服的原因,列印艙段的牆壁上固定放置了六個形狀各異的模組,有方圓十米的平臺,也有長條形的罐子,而在他們的面前,全工列印系統正在列印最後一個模組。

最後一個模組也是最複雜的一個模組,列印時長超過了三天,現在是收尾的時候了。

單人金星登陸器,被設計人員稱為“狡魚號”,與地球上的一種名為狡魚的生物相似,整體由七個模組組成。狡魚號的上面是人員座艙和指令複合艙,底部有返回式發動機,下面是下降平臺,託舉著複合艙。

在登陸金星的時候,下降平臺託舉著人員座艙以自由落體的方式接近金星,並在即將到達金星的時候開啟反重力法陣減速。

完成任務之後下降平臺將會成為臨時的發射平臺,上面的一次性啟用裝置用於啟動複合艙的返回式發動機,緊接著複合艙點火,回程,與環繞進行的金星太空站匯合。

但畢竟是毫無經驗可言,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嘗試登陸地球以外的行星,所以第一艘狡魚號不會搭載成員,而是搭載一個假人,在自動程式的控制下進行登陸和返回,任務總時長一個時辰。

除了簡單收集一下環境資料,甚至連向外探測都不做。

地球會根據這次先遣登陸收集到的資料修改狡魚號的模型設計,使之更加適合任務,而下一次登陸就會有兩名隊員下去。

隨著列印進度逐漸填滿,最後一個元件也列印完成,剩下的就是在艙外進行組裝了。

因為單個模組雖然都能夠收進太空站的製造倉,但是拼起來以後橫豎都無法囫圇個放進來,拼裝的任務只能在外部完成。

“感覺跟我家鄉的造船廠一個樣”,理查德一邊給自己綁安全繩,一邊在公共頻道裡說道,“先在車間造出船的零件,然後去外面組裝,裝完直接飛。”

“德特茅斯居然有大型造船廠?”江源懷疑地看了看理查德,“不是內陸小鎮麼?”

“我說的是綠徑,我的第二故鄉,不是德特茅斯那鳥不拉屎的小地方。”

“哦,這個我知道,船業之鄉。”

江源按下列印艙上的按鈕,半圓形的巨大蓋子緩緩掀起,露出裡面已經成型的模組,是返回式發動機及燃料儲存裝置。

理查德從艙壁里拉出幾根又粗又長的牽引繩,在無重力的環境下像是美杜莎頭上不停扭動的蛇發,他依次將牽引繩與已經列印好的模組繫結,並將最後一根繩推給了江源。

江源接住,綁在了最後一個新鮮出爐的模組上。

“來兄弟,搭把手。”理查德站在艙底,握著那裡的開倉把手,另一個把手在倉頂,相距四米,也就是說一個人是絕對沒法開啟製造倉的大門。

繫好安全帶的江源飛了過去,抓住倉頂的把手。

“預備,一,二!”

兩人一起用力扳動把手,製造艙艙門上的紅燈變成了綠燈,緊接著,大門寂靜無聲地開啟了,露出了外面半弧形的金星和星光點點的星空。

“不管看多少次,還是看不夠啊。”江源嘆息道。

“哈,一年以後你再說這話才有說服力。”理查德笑道。

為了讓足夠大的列印物品出艙,圓筒狀的列印艙整個底部就是一個圓形艙門,當艙門開啟後,就彷彿一個罐頭被撬開了蓋子。因為開啟之前製造艙已經被抽成了真空,所以並沒有物品被氣壓吸出,不過為了防止物品飄走,艙內凡是不能固定的東西都被綁上了安全繩。

理查德一隻手拉著走廊上的把手,另一只手拽著固定下降平臺的安全繩,緩慢飄出了太空站,然後沿著外側艙壁向核心艙段爬去。

路過培育艙時,看到裡面的可欣正在記錄植物狀態,還不懷好意地敲了敲外窗玻璃,嚇得可欣一個激靈,等看到是理查德這個混蛋時對著通訊器破罵了一句。

核心艙作為連結各個艙段的中央部分,不僅有控制和資訊鏈路的連結介面,還有能源管道介面和人員物資出入口,而登陸器的充能也要依靠它,所以下降平臺的底部有一塊凹進去的部分,可以完美匹配核心艙對接介面,這是所有需要接入太空站的通用設計。

不過下降平臺上的介面做過簡易化,只有固定和能源連線兩部分,為了防止出現問題錯誤開啟對應艙門,周芳正在核心艙控制檯監控這次對接。

方圓十平米的下降平臺看起來不小,卻被理查德一個人拉著,看起來就像是一隻舉著比自己大好幾倍食物的螞蟻。

核心艙現在還剩下兩個介面,除了一個是給黃昏之影號留著外,還剩下最後一個,就是為了類似於這樣的任務。在緩慢爬到對應的位置後,理查德將安全繩上另一個稍短的掛鉤拉出來,掛在把手的位置上,然後回過頭來。

江源拿著另一個構件在他下面,正緩步爬過來。

“嘿,大姐頭,介面狀態怎麼樣?”頻道裡理查德呼叫了周芳。

“一切正常,你們連結試試看。”

“收到。”

理查德說完,將巨大的平臺拖過來調整好位置,然後蓋到了核心艙空介面上。

因為介面用的是磁力平衡設計,所以當平臺與介面的相對位置無差後,便自動合二為一,同時兩聲卡扣的聲響響起,但只有艙內的周芳聽得到。

艙口的紅燈依舊是紅燈,因為傳感器沒有檢測到平衡氣壓,不過在控制板上報告了艙門的固定勾連線正常,能源管道也連結成功。

周芳看了看介面狀態,對理查德說,“這裡顯示正常,你那邊呢?”

“沒什麼問題。”理查德檢查了一下平臺狀態,一切完好,便鬆開了固定在把手上的鉤子,輕輕飄起來,為江源讓路。

看到理查德抓著繩子準備回去,江源抬起頭說了句,“小心點,別碰了儀器,那可金貴得很。”

“知道了,二當家的。”

江源瞪了他一眼,“哪來的二當家?!鬼扯什麼。”

“副隊長麼不是?”

周芳聽得頻道裡的稱呼也感到有趣,接著話頭:“好了沒二當家?”

“你怎麼也跟著添亂。”

江源翻了個白眼,爬到平臺旁,將手邊拉著的部件小心翼翼地安裝到底座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與通用化介面不同,為了保持牢固,下降平臺與發動機底座的連結用的是鉚接,所以江源隨身還帶著一個能夠發射和回收鉚栓的釘槍,當然為了維護方便,模組與模組之間連線用的都是統一型號的鉚栓。

固定鉚栓,連結充能管和中繼線,在完成了一套工作後,理查德也將另外一個模組拉了過來。

半個時辰不到,狡魚號初代機就已經安裝完畢,最後一次檢查完成後,兩人退回了製造艙。

“好了大姐頭,充能吧。”

“好。”

收到準備完畢訊號的周芳開啟了對應介面的充能閥,元素流沿著管道緩緩注入到了狡魚號的能源罐中。

半個時辰後,能源充滿,江源最後一次前往狡魚號檢查,當檢查透過後,回過頭來對著理查德點了點頭。

看到江源的訊號,理查德也伸出了大拇指,在他的身後則拉著一個矽膠娃娃,全身上下貼滿傳感器,正閃耀著先驅者的光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