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船隊的三艘主要飛船沿著既定的軌道向金星追去,出現故障的黃昏之影號則憑藉著姿態控制系統的微調,將方向瞄準船隊的入射軌道內側,並在三個時辰後逐漸超越其他三艘飛船,成為了船隊最靠前的一艘飛船。

雖然出現了不小的狀況,但憑藉著天地合作,情況總算沒有朝更壞的方向發展。

一天半後,黃昏之影的探測器與中繼衛星同時報告,黃昏之影的速度已降到金星第二宇宙速度以下,在沿著更新後的軌道飛行至近地點後順利被金星捕獲。

半天後,也是飛船升空第十天,由曙光號,支柱號與人類萬歲號組成的船隊最終靠近了金星,並在充分減速之後,被金星捕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芳和江源作為隊長與副隊長,正坐在駕駛席上緊密關注各項引數,尤其是所有飛船的行進狀態,為了保證三艘飛船在金星環繞軌道上順利匯合,他們飛行速度必須逐漸趨向一致,這是一個十分精細的過程,容不得一絲差池。

作為研究人員的鹿鳴遠和珍妮則守在支柱號為數不多的實驗設施前,監控著外部設施收集整理來自金星的科學資料。

而身為半個工程人員的理查德和支援人員的可欣在此時並沒有什麼要事,畢竟現在所有儀器設備工作良好,所有人員身體健康。

然而他們所有人,無論是否忙碌,都關注著舷窗外,並忙裡偷閒向外看去。

因為飛船外令人震撼的景色。

這是人類第一次如此近距離觀察一顆地球之外的行星,一顆淡金色的巨大星球懸在飛行器上空,佔滿了舷窗的全部視野。

如大理石一般的條帶狀花紋佈滿整顆星球,並以及其緩慢的速度流動著,不過所有人都知道,高空視覺上的緩慢是一種視錯覺,金星表面的元素流動速度可達恐怖的千米每秒,如果元素擁有實體,那麼人類無論如何都無法在那種風暴環境存活。

金星的南極上空有一條極光形成的光帶,形成了一圈藍色的圓,並緩慢收縮著,這是太陽風在進入金星磁場後產生的自然現象。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那個巨大的金色斑點,只有在如此近距離觀察時,才能感受到別樣的震撼,直徑上萬公裡的金色旋渦,用比表面元素風暴更快的速度逆時針旋轉著,海量的元素造就了無與倫比的自然現象,偶爾可以看到明亮的金色光線一閃而過,而這樣的現象在地球上絕對無法觀測到。

理查德趴在窗戶上,長著大嘴看著金星巨大的旋渦,發出“哇~”的讚歎聲。正在操作飛船與儀器設備的其他人也時不時抬起頭來,一同看向那令人嘖嘖稱奇的景色。

“真漂亮啊。”可欣迷戀地說道。

“我感覺我此生無憾了。”江源感慨道。

“你上次也是這麼說的。”聽見江源的聲音,周芳輕聲說道,她的目光也一刻沒有離開過金星。

“不矛盾”,江源一邊說著,一邊按下了接往地球的通訊,“嘿,指揮部,看到了嗎,真是壯觀的景色。”

“我覺得你這個動作多餘”,周芳終於將視線收了回來,看向江源,“先不說外部監視器一直都對著金星,你知道你這句話要多長時間才能傳到地球麼?”

“一百二十秒嘛。”

“所以二百四十秒之後你才能收到地球的回覆”,周芳翻了個白眼,強調道,“你這句感慨真的多餘。”

即便使魔法這種不科學的資訊傳輸方式,也未能打破有效資訊傳輸速度不高於光速的壁壘,這讓地球上的魔導師們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這也意味著,在遠離地球接近金星後,地球指揮中心能夠給與他們的幫助越來越有限,絕大部分突發問題和危急問題都需要他們自己來解決,與地球的溝通更像是一種郵件往來。

即便金星的景色再震撼,該做的事情也要做,周芳接通了隊內語音頻道,開口道,“行了各位,我們有的是時間觀察記錄,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準備飛船對接事宜吧。”

“明白。”

“明白。”

“收到。”

“明白。”

三艘飛船經過長時間的減速,彼此之間的距離已經縮短至幾公裡,船員們透過外部監視器能夠隱約看到前後方的飛船,而在進入金星軌道後他們將會金星三次減速變軌,逐漸接近金星,最終停留在金星上空一千公裡的遠地軌道處。

支柱號與人類萬歲號也會在此期間進一步靠近曙光號,並在順利入軌後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那就是太空站組建。

之後他們還有一個額外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把黃昏之影號撈回來,這一方面需要地球指揮部修改黃昏之影號的推動方向進行連續變軌,另一方面也需要太空站密切監控黃昏之影號的動向,以便指揮部及時修正控制程序。

此時的黃昏之影已經轉到了金星軌道內側,靠近太陽的一面,與船隊相隔甚遠,兩者的通訊已經完全失效,但藉助拉格朗日點中繼衛星的觀測,可以看到黃昏之影正在軌道上正確執行。

最令人在意的是,黃昏之影號確實進入了金星元素層中,並在之後結束了與中繼衛星和船隊的自動訊號,而中繼衛星也無法觀測到進入了金星元素層範圍內的黃昏之影號,暫不知道這是由於金星星球本身所阻隔,還是因為某種自然現象導致的觀察失效。

由於黃昏之影本身只是一個貨運飛船,按照計劃也是一路跟著船隊到達金星,所以船上的通訊設施並不是為了超遠距離通訊而設計的,與中繼衛星只是保持簡單地狀態應答,並不能傳輸有效資料,所以只能等到黃昏之影劃過一個巨大的橢圓軌道後接近船隊,才能將採集到的數據傳輸回來。

這份觀測資料,所有人都非常期待。

兩分鍾後,地球指揮中心收到了來自遠洋船隊的一句廢話,然後回了一句:

“嗯。”

看來那個碎嘴通訊員輪休,換上來個惜字如金的。

船隊變軌非常順利,在繞金星九周,連續三次變軌以後,船隊已經準確到達了距離金星理論地表一千米公里的高度,三艘飛船的間隔距離也僅剩三百多米,透過舷窗已經可以看到遠處飛船發亮的屁股了。

為了防止出現對接失敗飛船失壓,六位船員都穿上了宇航服,並將自己牢牢固定在座位上。

作為飛船駕駛員的周芳和副駕駛江源緊張控制著飛船,周芳兩隻手搭在控制板上,卻無任何動作,江源則緊盯著面前的監控板,仔細檢查曙光號與支柱號各項指標,以防出錯。

目前的狀態還是自動對接,曙光號會保持姿態穩定,而支柱號會在自動程式的控制下接近曙光號,調整自身姿態,然後與曙光號合體。只不過太空站對接作業規範明確規定,在自動對接過程中需要駕駛員全程待命,保持手動對接準備,以便在自動程式出錯的情況下隨時接管任務,手動完成對接。

就好像汽車的輔助駕駛一樣。

好在,就如同地球擬真空間設施中一樣,自動對接的可靠性非常高,支柱號在程序控制下逐漸接近曙光號,並透過頂角匹配演算法對準對接口,然後輕輕靠了上去。

隨著飛船輕輕一震,兩艘飛船合二為一,組合鎖迅速絞合在一起,將對接口合成為一個密封艙,在驗證

監控板上對接成功的綠燈亮起,兩位駕駛員緊繃的精神瞬間放鬆下來,長吁一口氣,其他船員則興奮地鼓起了掌。

“大姐頭,可以進去了麼?”可欣一邊問,一邊解開安全帶,向艙門飄去。

“等一下,在充氣。。。”,周芳抬頭看了看監控板,“好了,江源,可欣和理查德,你們三個先進去,檢查一下主計算機的狀態,還有各個設施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啟動接管程式。”

“明白。”

支柱號上的艦載計算機畢竟只是一個普通的太空型計算機,只能提供飛船航行時的資訊採集、彙總和傳輸功能,在未來一年的工作中,真正用於處理計算的核心計算機位於曙光號的核心艙中,是由西北實驗室與帝國航天所共同研製而成。

因此,在對接之後,支柱號的艦載計算機就會從航行模式轉換為輔助運算模式,將控制權交給核心艙。

對接檢查和控制權交接的工作異常順利,很快就完成了,交接完成後,所有人都依次漂浮到了飛船的一側,並將身體垂直站起,雙手牢牢抓住旁邊的扶手。

“準備好了麼?”周芳一隻手抓住扶手,另一只手放到控制鍵盤上,笑著問道。

“別問了大姐頭,趕緊開吧。”理查德催促道。

“開吧大姐頭。”其他人也跟著附和。

“抓緊站好,開了!”

周芳在鍵盤上按下命令,緊接著,他們腳下的艙壁裡開始逐漸閃爍黃色的光芒,只不過這光芒並不能看到,隨著能量供給的增加,一張遍布整個太空站的魔法陣開始運行。

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一股朝向自己所站牆面的重力逐漸增加,直到擁有了與地球表面一般無二的重力為止。

飛船的人工重力符文陣啟動,也標著太空站的正式啟用。

就在這時,顯示器提示收到黃昏之影的自動資訊同步,請求接入太空站。

“黃昏之影繞一圈回來了,資料也上傳了”,江源扶著扶手走到終端前,一邊在鍵盤上輸入一邊說道,“來看看她發現了什麼。”

聽了這話,所有人都東倒西歪地圍了上來——剛剛感受到重力,還沒完全適應。

打了幾個命令後,黃昏之影的外部監視器影象原始數據進入了中央計算機進行處理,在進度條結束後,彈出鋪在了顯示器上。

然而看到顯示器上展示的圖片後,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