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武沐的授權,北方領國家安全局的同事快速將收到的關於金澤山脈的情報打包發給了航天研究院,傳送陣上的光芒閃過後,托盤上出現了厚厚的一疊檔案。

檔案及時送到了三位大魔導師所在的辦公室,結果翻開檔案瀏覽了幾頁以後,三位大魔導師互相看了看,都在對方臉上看到了懵逼的神色。

“小云,你確定。。。這是安全局傳來的情報檔案?”謝言大魔導師滿臉古怪地看向給他們送來情報的小云執事。

“是的,這是直接從北方領傳送來的”,看著幾位魔導師臉色好像不對,小云小心翼翼地問道,“有什麼問題麼?”

謝言大魔導師直接將檔案遞了過來,“你看看吧。”

小云原本是不想接的,因為他的保密級別不夠,不過強烈的好奇心驅動她接過檔案一看,卻徹底傻眼了。

上面的內容確實是情報沒錯,但並不全是想象中的重大紀要和機密文件,還包括了密密麻麻的各種花邊內容。

比如一位魔導師跟他的秘書搞在了一起,他的妻子得知以後大鬧實驗室,最後在官方的調解下,這位魔導師被迫離婚,而他的秘書和他的妻子幸福的在一起了。

比如某位管理物資的人偷偷將到手的物資剋扣一部分當做損耗而長時間沒有被發現,調查原因是因為這位管理是某大魔導師的小舅子。

比如某次關於模擬氣動實驗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原因是因為他們之前拿到的模擬資料後用錯了處理函數,導致資料稍有偏差,得出了錯誤的結論。

總之雖然看起來關於金澤山脈建設和任務情況的情報很多,但是良莠不齊,狗仔資訊和重要新聞混雜,在花邊小報和新聞聯播之間反覆橫跳,並且沒有一個合格的檢索方式,所有的東西都按照時間線排列在一起。

小云這才明確瞭解了什麼叫做“原始資料。”

原來那位說話很好聽的大姐姐所說的拜託她的同事進行整理情報並不是一個友善的建議。

而是一個警告。

身心疲憊的小雲苦著臉向三位大魔導師說明了情況,並表示儘快催促北方領安全分局的專業人員們將此次火箭發射相關的情報整理出來。

兩個時辰後,指揮中心遠洋測量指揮小組發來了監控及計算的結果。

“高歌號測量船與遙望號測量船跟蹤到了未知飛行器,天眼二號高分辨率探測衛星也捕捉到了異常的魔法訊號,數據中心根據預估發現其發射地點應該在新金州金澤山脈方圓八百公裡境內。目前飛行器環繞在距地面380公里的低衛星軌道上,赤道面傾角3度,暫不排除它擁有變軌的能力以及進行預期變軌作業。”

“你怎麼看?”謝言大魔導師看向卡門大魔導師。

卡門大魔導師沉吟了一下,“如果他們在繞地十幾圈之內不進行變軌,那麼我傾向於他不會進行後續的變軌作業,況且我們航天器的目的地是距地面1200公里的高衛星軌道,只要知道它的實時位置,我們就能夠錯開它。”

“但問題是,我們並不能監控他們在發射過程中自行脫落的一二級火箭”,卡拉爾斯皺著眉頭提出了不同意見,“還有那些掉落的細碎東西,想要他們自行墜落回地球燒燬,一天的時間可不太夠,如果發射軌道上有這種東西,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冒險得好。”

卡門大魔導師想了想,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朝向謝言大魔導師,“你的意思呢?”

“我也認為我們不應該冒險,畢竟箭體複檢作業和燃料灌輸還沒有開始,所以如果能夠推遲幾天的話會更安全一些。”謝言大魔導師緩緩說道。

卡門大魔導師思來想去,最終無奈地嘆了口氣,同意了推。雖然他很想預期進行發射,卻不能枉顧航天員的安危,出現這樣的意外情況,推遲是必然的。

只希望他們不會因為這個意外錯過此次發射載人航天的最終目標。

在今年七月份的時候,帝國進行了第一次載人航天的發射,此次航天發射充分驗證了截止目前為止所積累的技術,但也暴露了不少問題。

半年以來,航天研究所上下兢兢業業,耗費了無數心血才終於攻克了這些難關,反覆調整驗證過後才使得載人航天專案的技術趨於成熟。按理來說在一次載人航天完成以後,他們應該升級現有技術,並提出更高更遠的實驗目標,比如進行某些出倉或對接實驗,或者在軌魔法實驗等。

然而魔法學會協助帝國觀星臺所提出的需求,卻打亂了他們的計劃。

觀星臺透過測算,在今年年末左右,太陽系將會迎來一個特殊的天文事件:伊森彗星將會完成一個公轉週期,進入太陽系內部,而最為重要的是,它很可能會十分接近金星,甚至很有可能會飛掠金星表面,擦著金星的頭皮飛過去。

伊森彗星是著名魔導師伊森·凡爾納特發現的,起源於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雲,公轉週期三百一十五年,由於和黃道面並不平行,所以伊森彗星在飛掠時會錯開柯伊伯帶,減少了被減速的可能。

伊森彗星並不大,平均直徑只有4公里,最寬處也只有5.5公里,然而與其他週期性的彗星不同的是,伊森彗星是整個太陽系唯二發出魔法波動的天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有一個就是地球本身。

魔導師們原本不清楚這是為什麼,然而在多次研究了彗星的軌道後才發現,伊森彗星的軌道與金星有部分重合,經長途跋涉在進入太陽系後,很有可能接近金星。

在魔法波動探測手段出現之前,魔導師們僅僅從天文學角度上來觀察它,並不認為它與繞太陽的其他百萬個或大或小的週期性彗星有什麼區別。

然而當魔導師們透過魔法波動探測確定了這顆彗星表面是整個太陽系唯二擁有魔法圈的天體時,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這一定代表著這顆彗星與金星有所關聯。

甚至有學者結合彗星的軌道與李力提出來的地球外來說,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這顆彗星有可能是地球在飛入本太陽系後,與金星相撞時飛出去的碎片。

不過這個猜想並不招人待見,金星和地球距離太陽太近,兩者相撞產生的碎片最大可能還是形成塵埃落入地球,或者形成一顆地球衛星,而不是成為一顆遠地點距離是近地點八十多倍的超級橢圓軌道彗星。

但無論如何,這顆行星依舊具有觀察價值,只不過遺憾的是,目前帝國以及整個人類社會並沒有能夠發射彗星探測器的能力,所以為了最大程度遮蔽地球魔法圈對魔法波探測裝置的干擾,將探測器發射到太空中便是唯一的選擇。

況且魔導師們並不僅僅希望能夠觀測這顆行星,他們還希望彗星飛躍金星時能對金星進行某種程度的擾動,撥開金星厚厚的元素圈層,露出它更為真實的一面。

雖然現在人們能夠透過萬有引力公式計算金星的質量,但是厚厚的元素圈層阻擋著人們對金星表面的觀察,對元素海下面到底是堅固的地面還是洶湧的大海充滿了好奇,如果人類想要在不遠的將來登陸金星,那麼必然需要在登陸金星之前探測清楚表面的情況,最差的方式就是在登陸前夕透過無人探測器進行探測。

所以此次乃是天載難逢的機會,帝國研究院被寄予厚望,如果這次真的能夠透過觀測來揭開金星的神秘面紗,那麼或將加快人類探索和自救的步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