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後街,賈寶玉直接從後門進府,順道入大觀園看看。

當真是好一個美麗的園子!

亭臺欄杆、依山水榭、清水河渠,每一樣都那麼盡善盡美,宛若人間仙境一般。

若是可能,賈寶玉真不想處置為賈家建造了一座這麼美的園子的功臣。

可惜,事與願違。

從昨晚他得到的訊息來看,這一座富麗堂皇的莊園,不但搬空了榮國府的庫房,也著實養肥了許多蛀蟲。

這些人,就如賈家的跗骨之蛆,是他執掌賈府力量的障礙物,不得不剔除。

......

榮國府的慶功宴準備的很隆重。

因為沒有宴請外賓,所以不分前後宅,只在榮禧堂前廳,也就是正廳之前的大院子裡,搭了一個戲臺子,然後正面所有門戶全部開啟。

中間用一道屏風分離,也就分開男女席了。

因為初冬時節,天色暗的很快,所以定好申時末開宴。

很快眾人就到齊了。

左邊是女席,分三桌。

賈母、薛姨媽、寶釵、三春姐妹坐首桌。

左邊一桌,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王熙鳳、秦氏。

角落一桌,趙姨娘、周姨娘外加一個面色惴惴的杜秋娘。

一般情況下,趙姨娘等人是不能入桌的。只是賈母以為今日是大喜,所以吩咐不管是主子輩的還是半主子輩的,都要入席。

既然半主子輩兒的都要入席,那麼,總不能把杜秋娘當做奴才丫頭吧?

所以,便也邀請她了。

此時她坐在兩個徐娘半老的女人旁邊,一邊要注意大家族的禮節一點不能亂,一邊還要忍受著兩人眼中赤果果的嫉妒之色,真是難熬的緊。

賈母看見王熙鳳身後侍立的平兒,便開口道:“平兒丫頭也去那桌坐下吧,今兒也沾沾寶玉的喜氣。”

平兒便看了王熙鳳一眼,倒也沒太猶豫,道了一聲“是”,便走過去,挨著杜秋娘坐了。

“寶玉怎麼還不見?鴛鴦,你往屏風後頭看看,寶玉到了沒有。”

鴛鴦領命走過去,往屏風後頭一瞧。

男席這邊就簡單多了。

賈政、賈赦、賈珍、賈琮、賈環、賈蓉、賈薔一桌。

另外還有一桌,坐著賈政的七八個清客相公。

就是不見賈寶玉。

鴛鴦便對賈母搖搖頭。

王熙鳳就道:“今兒咱們是陪客,都已經到了這麼一會兒了,寶玉這個正主倒先缺了席?他該不會是得了高官厚祿,就開始擺譜,故意要遲半個時辰才到吧?”

賈母道:“就你話多。”

“嘻嘻,我就是聽說,那些總督、巡撫之類的官兒,在地方宴請賓客,就喜歡晚半個時辰才去,看看有沒有人敢提前走了......”

王熙鳳嘻嘻笑道,然後又偏頭對尤氏道:“珍大嫂子覺得,我們要是這會子走了,他會不會對我們秋後算賬?”

尤氏瞥了她一眼:“你走一個瞧瞧不就知道了?”

這是明顯的嘲諷她了。

老太太等人還在這裡,你走一個試試?

“你以為我不敢?”

王熙鳳似乎被尤氏的話激到了,反問了一句,竟當真站起來,作勢就往後堂走。

眾人無不驚詫。

“鳳丫頭。”王夫人喊了一句,叫她不要造次。

只是她的話音剛落,就見王熙鳳以極快的速度竄回來,笑嘻嘻的對尤氏道:“我就是不敢。”

這般沒臉沒皮的樣子,真把眾人逗樂了。

賈母罵道:“這個鳳丫頭,慣會作怪,早晚有一天,我要撕了她的皮,看看她的骨子裡面,到底是什麼長的。”

王熙鳳頓時露出一個可憐巴巴的表情。

賈母愈笑:“都是做母親的人了,還這麼沒臉沒皮,一點也不穩重。”

“我要那玩意兒做什麼,我只要老太太能笑口常開,多福多壽,我就心滿意足咯!”

賈母搖搖頭,不想再和王熙鳳對嘴,又轉過頭來:“寶玉究竟做什麼去了,怎麼還不來?”

屏風另一邊,賈政也聽見了賈母的聲音,他便對賈環道:“你去看看你二哥在做什麼。”

“哦。”賈環耷拉著腦袋,走下桌,一揚一拐的出門而去。

賈政在後頭看到他這個樣子,再對比二兒子賈寶玉,一時間簡直都開始懷疑這貨是不是自己親生的了。

要不怎麼都是老子的種,差別這麼大呢?

賈環出門後,本想去榮慶堂賈寶玉的屋裡找人,只是又一想:

“我巴巴的去找他做什麼?反正他平時也不跟我好,他遲到了,惹老爺生氣,豈不正好,我才不要去找他呢。”

這麼一想著,他也沒了跑這一趟的打算,只是拐摸著,到了前面的一個院子裡,蹲在一根柱子後頭,看菊花去了。

......

賈寶玉從賬房出來,與林之孝吩咐一番之後,才開始往前廳走。

還沒進榮禧堂,忽然聽見廊簷底下的花叢裡有人嘀咕:

“叫你平時不理我,叫你得意,我就不去叫你,讓你多遲到一會,然後惹老爺生氣,你就慘了。”

賈寶玉便往下一看,原來是自己那個便宜弟弟,小家夥縮在一大叢晚開的菊花之下,拿著一根棍子,在虐殺螞蟻。

賈寶玉正想叫他,又聽他嘀咕道:“我就在這邊待一刻鍾,然後回去就說沒找著人,晾老爺也不知道我沒去榮慶堂找你,嘿嘿嘿......”

最後的低笑聲,顯露出主人此時的得意。

賈寶玉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他口中的“你”,指的正是自己。

略微一想就明白前因後果的賈寶玉覺得十分好笑。

這小子,好像才九歲吧?

自己平日裡也沒欺負他呀,年節裡該有的禮物也沒剋扣他的,怎麼這小子就對自己生了這麼大的怨念了呢?

看來,賈環討厭賈寶玉是基本人設,並不會因為他的到來就改變呀。

於是,賈寶玉彎腰,單手捉住花叢下小子的耳朵,把他提溜起來。

“哎呀呀,哪個王八蛋扯老子耳朵......”

“嗯?”賈寶玉聞聲,手中力道頓時加了八分。

“呀呀呀,疼疼疼......”

站起來的賈環終於發現揪自己耳朵的人是賈寶玉,趕忙收起準備朝後面打過來的“殺蟻棍”。

“原來是寶二哥呀,快鬆手,疼死了,疼死了......”

賈環一疊聲的求饒。

賈寶玉也沒心情與他玩耍,直接問道:“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我在這裡,在這裡,對了,老爺叫我去找你!我到處沒找到你,就到這兒來等你了。”

他本來想撒謊,可是聰明的他立馬想到,要是撒謊的話,等會賈寶玉和賈政萬一要是一對話,豈不就露餡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他立馬說出這麼一套完美的說辭。

賈寶玉頓時無言以對,賈環這是把自己當智障來騙了?

找人不去後院,躲在前院的花叢裡來了?

沒好氣的在賈環頭上暴扣一記,惡狠狠的道:“以後再讓我發現你陰謀算計我,我就狠狠的收拾你!”

“啊......”

賈環頓時捂住頭,終於知道自己的“陰謀”敗露,惶惶不安的低下頭,一聲兒不敢言語。

賈寶玉保持兇惡的神色轉身,然後臉上頓時笑了出來。

真是好蠢的一個弟弟。

蠢的讓自己都感受不到一點的威脅。

......

賈寶玉來到席上,賈政對此沒有表示任何不滿,只是詢問他做什麼去了。

賈寶玉便笑說去賬房看了看園子建造的賬目,一時給耽擱了。

他這話一說,賈政覺得沒什麼,賈寶玉關心園子的建造,也不是今天才表現出來的。

只是旁邊賈政的幾個清客相公裡面,不乏有人露出異色。

來到女席這邊給賈母告了個罪。

王熙鳳因笑道:“喲,這不是咱們家大將軍嗎?您終於來了?”

賈寶玉笑道:“我可不是大將軍,只是個末等的小將而已。”

“禁軍都虞侯還是小將?你可別蒙我,我可早聽說了,這是三品官兒呢?

整個朝廷,三品官兒能有多少個?”

賈寶玉笑了笑,朝廷若是指上朝的那些官兒,確實沒有多少能達到三品的。

但是在軍中,三品的武官、武將就比較多了。

一個千夫長便是正五品了,只要下轄了數千的人馬的武將,幾乎都上了三品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武官,確實沒有文官值錢。

不過在禁軍體系當中嘛,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整個朝廷有多少三品官兒我不知道,但是禁軍當中,少說也有十幾個吧?

要都是大將軍,那朝廷的大將軍可就太多了一點。”

“有這麼多嗎?”

王熙鳳聞言,言語間竟然有點小小的失望。

物以稀為貴的道理,她是懂的。

賈母便罵她道:“你懂什麼,甭管他有幾個,歷朝歷代你去數一數,以他這個年紀,做到這個位置上的,有幾個?

再要把皇家子弟排開,又還有幾個?

說出來的話,也不怕叫人笑話。”

賈寶玉也是搖頭一笑。

他不過是為朝廷辦了一件事,立了一次功,真要就讓他當大將軍了。

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朝廷要完蛋了!

在場的幾乎都是深宅當中的婦人,真正對外面事兒門清兒的沒幾個。

但是他們都知道賈母見多識廣,所以就算原先不太清楚的,聞賈母言也知道賈寶玉這個官位的貴重。

更不用提,原本就對外面的事比較清楚的寶釵了。

寶釵看賈寶玉在旁邊坐下,覺得老這麼避著他也不是辦法,正好心中也有疑惑,便問道:

“聽說,除了禁軍都虞侯,皇帝還賜了你一個進士出身,這是為何?”

眾人一聽寶釵這個問題,就比王熙鳳的專業多了,都靜下來聽回答。

賈寶玉想了想,道:“許是朝中諸公的考慮,因為我年紀、資歷的問題,朝廷不好讓我入朝理政。若是官職太小,又無法酬功,所以才將我安置進武官行列。

我已有了高階實職,自然就不能再參加科考。

朝廷出於愛護之心,未免我將來身份受限,才額外賜了進士身份。”

這一點,朝堂上的官兒們幾乎都能看出來,也從中直觀的看見,賈寶玉有多麼得朝廷諸公的青睞。

自古以來,不論科舉多麼昌盛,蔭官總要比科官多。

因此從科舉入官的群體,多有看不起蔭官兒的。

本朝循後宋舊制,重科舉。

若非正規科舉入仕之人,幾乎很難位居六部以上高官。

若非進士及第和進士出身,幾乎不可能入內閣。

與進士及第和進士出身相對的,還有同進士出身,分別稱為一甲、二甲、三甲進士。

其中,一甲和二甲加起來,只是三甲人數的零頭。

換句話說,進士及第和進士出身,就是每一屆科舉的前幾十名。

基於這些原因,所以朝廷給了賈寶玉一個進士出身的身份,便是為了不妨礙他在此次賑災之事上表現出來的輔國安民之才能。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朝廷是有意將來把賈寶玉調回朝廷任職的。

也可以看出,朝堂諸公,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看不起武夫的......

聽了賈寶玉的話,很多人都感嘆不已,問為什麼朝廷會對他如此周到,連這一茬都為他考慮到了。

“為什麼?”

賈寶玉微微一笑。

這就是他為什麼在上書房伴讀的時候,盡力表現好,全方面展露自己對儒道追求的原因了。

試問一個後輩,能在未及冠之前,就能有機會認識滿朝閣相,還能不大不小的結下一份師生之誼,這是多麼大的一筆財富?

這原本,就是屬於皇子的特殊待遇,伴讀,是去沾光的。

任何一個不珍惜伴讀機會的人,都是傻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