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晨致既得顧清弦相助之語,當下喜不自勝,與顧清弦一同回到家中,剛進門,卻見祖母早已回來,正低頭收拾東西。池晨致又驚又喜,忙跑過去,叫一聲:“祖母!”老太太並不抬頭,一邊收拾東西,一邊緩緩地道:“你上山擾了法會,惹惱了天神菩薩,現在快跟我一起去磕頭謝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池晨致怒道:“那幾個賊和尚胡言亂語,一天天哪來這許多法會?怕不是敬的貪財菩薩。”老太太一聽這話,揚手就要打:“罪過、罪過,怎能這般褻瀆菩薩?”一抬眼見到顧清弦站在一旁,奇道:“這位小哥有些面生。”池晨致正要說話,顧清弦搶先道:“奶奶,我是秦先啊,小時候常來您家玩兒的。”

那老太太姓劉,如今早已年過七旬,哪裡還記得事?過半晌道:“哦!你是秦木匠的兒子吧,都長這麼大了。”顧清弦笑道:“這麼多年過去,您還是原來的模樣,一點沒變。我娘說您精研佛法,讓我來跟您老請教一下。”劉老太一聽燒香拜佛,那自是自己在行之事,當下對顧清弦道:“你來得正好,今日觀音會,我待會便要上廟準備,你二人和我一同去罷。”

顧清弦滿口答應,池晨致卻道:“六月不是開過觀音會了嗎?那觀音還過兩個生日不成。”顧清弦道:“池兄有所不知,我見書中所言,觀世音菩薩二月誕生世間,九月出家,六月成道,是故會有三個觀音會。”他雖不懂佛理,但歸雲峰上藏書頗豐,多有記載此類,顧清弦無事時便拿來翻翻,不想這時候倒派上了用場。

誰知劉老太卻搖了搖頭,道:“不對,不對。觀音菩薩啊,有三姊妹,二月是大姐生辰,六月是二姐生辰,這九月應是三妹生辰。”顧清弦笑著道:“原來如此,那定是我看錯了。”劉老太深以為然點點頭,收拾好東西,帶著兩人上廟去了。

那寺廟建在竹山鄉北面高山上。顧清弦到地方一看,卻哪裡是什麼新修的佛寺?不過是幾處殘垣斷壁,胡亂擺著些法像罷了。不過這寺廟雖簡陋,前來燒香拜佛的人可著實不少。劉老太輕車熟路,領著兩人朝後面走去。

顧清弦見那寺廟中菩薩、佛祖、金剛、羅漢各類法像雜亂排布,毫無章法,心道:“池晨致所言不差,這寺廟只怕有些貓膩。”只聽劉老太對池晨致道:“那後面是文殊菩薩聖象,你等會去磕幾個響頭,保你金榜題名。”池晨致小聲道:“主管天下文運,那是文曲星的事,與文殊菩薩有何干係。”顧清弦忙用手拉了拉池晨致,示意他不要再有怨言。

忽聽得三聲鐘響,廟後魚貫走出一群和尚,前面那人身穿紅衣袈裟,面容和善,身材瘦弱,後面五個和尚皆穿布衣,踏草鞋,卻是生得滿臉橫肉,面目兇惡。顧清弦心道:“這領頭和尚倒還像個樣,後面那幾個,怎麼看都像是打家劫舍的強盜所改裝。”

劉老太見這群和尚出來,忙道:“快過來站好,要行法事了。”拉著顧、池二人站到觀音菩薩法像前,雙手合十,垂首躬立。其餘眾香客也是這般行為。

那領頭和尚左手中持一個盛滿水的缽盂,站在菩薩像前,面對人群,其餘四名和尚各分兩名站在人群兩邊,剩下一名小和尚手持木槌,站在一個小桌旁,桌上放著一口鐵鐘。

眾人站定,那領頭和尚朗聲道:“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話畢,身後小和尚一敲鐵鐘,其餘四僧雙手合十,齊喊一聲:“阿彌陀佛。”那領頭和尚便動身繞著人群走動,右手去缽盂中蘸點水,朝人群中弾來,池晨致側身想躲,劉老太忙一把拉住,小聲道:“這是神水,保佑四季安康。”

那領頭的轉過一圈,又回到原位,朗聲道:“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說罷,小和尚一敲鐘,其餘四僧齊喊“阿彌陀佛”。這次眾人有了先見,都跟著一起喊了起來。那領頭的照樣灑水,轉過一圈,又道:“瓶中甘露常遍灑,手裡楊枝不計秋。”說罷,其餘眾僧又將先前動作重複一遍,這般反覆施為,共是了一十二遍,直到最後一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說罷,那領頭的轉過身,向著觀音像拜伏在地,道:“今日九月十九,善男信女在此祭拜,望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三仙姑保佑眾生平順安康!”

眾香客盡皆拜倒,齊道:“望菩薩保佑!”顧清弦隨著眾人一同拜下,心中祝道:“觀世音菩薩,你若在天有靈,今日助我搗了這賊窩,也算是造福百姓了。”拜罷正想起身,一抬頭,卻見眾人皆是匍匐在地,無一人站起,顧清弦不知規矩,也跟著眾香客一樣伏在地上不動。

俄頃,顧清弦聽得輕微腳步聲響起,側眼看時,卻是那幾個和尚悄悄站起,正往廟後走去。顧清弦輕輕起身,趁著無人注意,躡手躡腳跟了上去。

那廟後是一片荒地,顧清弦待眾和尚過去後,小心翼翼從後跟來,走過兩步,突聽得一個聲音道:“誰在那裡!”卻是那敲鐘的小和尚留在最後面放風。

顧清弦心中一驚,忙低身伏在草葦之中,卻聽得側身後

有人道:“你這永真小和尚倒有些能耐,老子剛到就被你看見了。”顧清弦伏在草叢中不敢動彈,見身後走出一群江湖客。領頭那人頭戴斗笠,穿一身夜行衣,領著數十人從山下小道上來。

那永真和尚見到此人,忙行禮道:“師叔!”那人點頭示意,永真轉身在前帶路:“師傅正等您老人家呢。”

顧清弦趁著這個間隙,跟在眾人身後摸了過去,那永真和尚將眾人帶到一塊空地上與那紅衣僧見面,隨即轉身道:“我再出去守著。”

那紅衣僧道:“不用了,諒來也無人會到這後面。”顧清弦鬆口氣,躲在一塊大石旁偷聽。那紅衣僧又道:“老二,你可難得來看我啊!”

另一個聲音道:“師哥哪裡話,師弟今日特上山來,要送與大哥一份稀世珍寶。”聽這聲音便是剛才永真和尚所稱的那位“師叔”。此人名喚東方新,與那紅衣僧同門學藝,平日裡只在曲靖府關索嶺附近打家劫舍。

紅衣僧知道自己這個師弟本性貪吝,向來是“有福獨享”的,此時不遠百里趕來,又帶著一大堆手下,絕無什麼好事。當下淡淡地問道:“是何珍寶啊?”

東方新道:“清玥珏,師哥可聽說過?”顧清弦聽得“清玥珏”三字,趕忙豎起耳朵,身子微微前傾,幾乎要把腦袋探了出去。

紅衣僧聽得,也是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道:“聽過又如何?”東方新道:“我前幾日在關索嶺下遇到老狄和老譚,帶著一群人說是北上尋寶,我後來打聽才知道,那‘清玥珏’,現世了!”

“此話當真?”紅衣僧雖極力掩飾,言語中仍不免露出激動之色。

東方新道:“正是這般,聽說過兩日魯門主還要親自北上,地龍門這次可謂傾巢而出。老狄怕人手不夠,要拉著我一同前往。我琢磨著自己本事不夠,所以專程來請師哥,我兄弟二人齊心,怎麼也要去分一杯羹。”

紅衣僧沉思良久,道:“魯倫世要去……我們哪裡分得到多少東西。”東方新道:“咱們不跟他搶,他地龍門也不可能佔個十分十,到時候隨便沾點好處,便夠你我享用一生。”紅衣僧聽得心動,當下沉默不語,腦袋中卻已開始打起如意算盤。

顧清弦躲在石後正聽得入神,背後突然伸出一隻手,悄悄捂住了他的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