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藤橋架在歸雲峰兩座最高的山崖之間,顧清弦從上摔下,自分必死,倒也不怎麼恐慌,反而是嘴角含笑,心中道:“我終歸是沒有練成‘飛龍乘雲’。”

顧清弦閉上眼睛,任由寒風從身旁呼嘯而過,過了好一會,突然聽得“撲通”一聲,就此不省人事。

又過了許久,待到顧清弦醒來,只感周身十分溫暖,睜眼看時,卻是浮在一個水潭之中。顧清弦天生水性極好,當即游上了岸,將溼透的衣服脫下晾乾。

原來這懸崖之下並非山地,而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溫泉。那潭水深不見底,顧清弦下墜之勢經這麼緩得一緩,方才保住性命。劫後餘生之下,顧清弦長出了一口氣,轉身觀察周圍環境。

這水潭四面環山、幽深靜謐,似乎已多年不見人跡。顧清弦尋了半晌,連一條小徑都沒找到。

顧清弦心道:“這谷底多半爺爺也不知道,莫要是個絕境,只能在此餓死。”心中越想越煩,一掌拍在身旁樹上。他如今掌力雄厚,那樹被震得使勁搖晃起來。忽然“譁”的一聲,有一件東西從樹上掉落下來。

顧清弦上前撿起,卻是一本舊書,書封上寫著《曹子建集》,顧清弦只道這書是往日葉老人在山崖上失手掉落下來的,當下也不在意,將書放在一邊,繼續尋找出口。

誰知轉了幾圈,仍是毫無發現,顧清弦不禁微微氣餒,坐在地上,拿過那書信手翻開幾頁,見裡面寫的正是《洛神賦》,顧清弦心想:“我空自學成‘驚鴻步’與‘遊龍步’,以後卻再無機會施展了。”再往後翻,書上出現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隱約可見“夏侯”二字。顧清弦心中一震,仔細看時,見那上面寫道:

“我夏侯劍平生一事無成,文不能驚四座,武不得安天下,徒居深山之中十餘載,實乃一廢人也。今日下山,願舍此一身,換九州百姓安寧,若得如此,則人間無憾也。”

顧清弦一字一句讀來,心道:“原來這書是夏侯前輩所留,他後來創立雲安幫,懲奸除惡,幫扶百姓,也算達成了心願。”

顧清弦將書再翻過一頁,只見後面仍是夏侯劍筆跡,左上方寫著:“吾久不出江湖,於深山之中悟得武學一套,自覺其意蘊與尋常所學大相徑庭,吾出山後,恐此技遺失,今特將其錄於此,也使後世之人知我名號。”

顧清弦雙手顫抖著翻開剩下書頁,上面記載的正是穿雲掌與歸雲劍的招式與口訣,後面還有驚鴻步、遊龍步與納雲訣心法。這一下喜從天降,樂得顧清弦合不攏口。只見書上寫道:“穿雲掌與歸雲劍需以納雲訣內功為根基,習練納雲訣者,三年可通第一段,再五年可通第二段,悟性高者再十年可通第三段。納雲訣二段時可習穿雲掌,三段時可習歸雲劍,切記不可逾越,否則於己有害無利。”

顧清弦這才恍然:“原來爺爺並非故意不教自己歸雲劍,而是怕自己內力不足,強行練劍恐遭反噬。”他又哪裡知道,若非顧宇在他七歲之時,便同九音谷中長老商量,將納雲訣第一段偷偷傳了給他,打了十多年的基礎,他也難以在數月之中學會穿雲掌。

手中緊握書本,若在以前,顧清弦自然毫不猶豫去看歸雲

劍的招式,可他現在一心鑽研穿雲掌,對歸雲劍的興趣倒淡了許多,況且如書中所言,自己納雲訣未通三段,尚不能習練歸雲劍。

當下找到掌法的最後一頁,開始細緻讀起來。顧清弦只道書中會有什麼特殊法門,誰知將書讀過一遍後方才發現那上面所載“飛龍乘雲”的口訣與招式和葉老人所傳一般無二,這下滿腔熱血如遇冰水,只覺空歡喜一場。

顧清弦起身將二十四式穿雲掌又從頭到尾打過一回,最後那一式“飛龍乘雲”仍不得關竅。顧清弦不死心,拿起書本再看一遍,這回在“飛龍乘雲”的招式中發現一行小字,上面寫著:“吾自九天之上,乘白雲而落,馭六合之風,踏遊龍之步,凡八十一次乃悟。”

“自九天之上,乘白雲而落……”顧清弦重複幾遍,心想:“夏侯前輩在歸雲峰中隱居十八年,就如一隻盤曲的飛龍,養精蓄銳,一朝出世,自是勢不可擋。我無這般體會,怕是難以學全穿雲掌了。”他關上書本,環顧四周,心念一動:“此書既是夏侯前輩放在這裡,說明附近必有出路,且待我再找一遍。”

他心中存了有路可出的念頭,這下便不再著急,慢慢地沿著巖壁一點一點摸索,終於在西邊找到一塊鬆動的石頭。顧清弦運起內力將那大石移開,露出背後一個黑黝黝的洞口。顧清弦膽子雖不小,卻是怕黑。他回到樹邊,摘下兩根粗樹枝當做兵刃,這才又進到洞裡。

那洞中半點聲音也無,倒顯得更加嚇人。顧清弦快步往前,沒過多久,即望見一絲亮光。

顧清弦乍見有光,知道道路沒錯,這下慶幸不已,撒腿便跑了過去。一出山洞,眼前豁然開朗,顧清弦仔細看時,卻是在葉老人種植的花圃之上,也就是當初自己被崇陽幫追趕之地,自己當時只道這花圃三面環山,誰知上面還有一條路。

那洞口終年被雜草所掩,因此無人發現,顧清弦常日裡跟隨葉老人攀山躍壁,運送糧食,這洞口離地面雖有八九丈高度,卻也難不倒他。當下施展驚鴻步,幾個起落,輕輕巧巧從上躍下。

顧清弦一出來,方才想起夏侯劍的手書尚在裡面未帶上。不過他也不急在一時,先回石屋中休息整頓後,心血來潮,又到藤橋上走了一遭。俯身趴在藤橋上,顧清弦只見下面雲霧繚繞,遮擋了大部分視線,若不是自己親身下去過,任誰都不信下面還有個世外桃源。

這時微風吹來,顧清弦猛然想起夏侯劍在書中所言:“自九天之上,乘白雲而落。”心中不禁萌發一個大膽的想法:“當年夏侯前輩莫不是也從這山崖上摔下,方才創造出“飛龍乘雲”這一招?若非如此,他也難以發現隱藏的山谷溫泉。”想到此處,顧清弦不禁熱血沸騰,不再猶豫,一個翻身,這次主動從藤橋上落了下去。

身在半空,顧清弦張開雙臂,細心感受著風雲變幻,終於對葉老人所言“騰雲駕霧之感”有所明白。還不待顧清弦摸索透,“撲通”一聲,人已掉進水裡。顧清弦爬上岸來,略一思索,一咬牙:“再來!”

半月之中,顧清弦爬上藤橋又再摔下,總共有一百餘次,他見夏侯劍書中所寫:“凡八十一次乃悟。”自覺與夏侯劍相差甚遠,是以衣

服一幹,馬上又開始練習。這“飛龍乘雲”本是穿雲掌中最難領會的一招,當年葉秋華從師傅處學來,也是到了對敵實戰數年後才悟透關鍵。誰料顧清弦得此奇遇,按照當年夏侯劍的方法習練,竟然在半月之中便即領會。

待到葉秋華回山,顧清弦一套穿雲掌法已練得爐火純青。顧清弦把發現山泉的事情詳細說了,又將夏侯劍手書拿出,葉秋華看後,感嘆不已,道:“如今雲安幫天下聞名,歸雲劍與穿雲掌也作為鎮幫絕學流傳下來,夏侯幫主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

顧清弦道:“爺爺,你當年在雲安幫中,肯定是位高權重,不然也不能得傳這些功夫。”

葉老人淡淡笑道:“都是往事了,我已二十年不涉江湖,這次出去,也只是看個老朋友,都老了啊!”

顧清弦道:“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爺爺,以你現在的功力,恐怕江湖之中早已無人可及了罷。”

葉老人不答,反問道:“你想入江湖嗎?”

顧清弦一時語塞,不知從何答起。葉老人道:“年輕人,都有一番銳氣,我在你這般年紀時,已不知在江湖上捱過多少刀了。依九音谷的規矩,你在山上待這三年,已算違規。”

顧清弦笑道:“就算不違規,五年後回谷中學的哪裡又有爺爺教的好。”

葉老人拍拍顧清弦的肩膀,傲然道:“好小子,越來越會拍馬屁了。不過這也不錯,回九音谷中能學到什麼東西,我教你的自然勝過百倍。你如今武藝已有小成,只要不遇上一流高手,便不足為慮。”

顧清弦道:“那我何時下山去?”葉老人道:“今日便走,你此次下山,要辦三件事。回來後,我就授你歸雲劍法。”

顧清弦將夏侯劍的手書揚了揚:“那倒不用,嘿嘿,我自己也能學會。”

葉老人伸手指在顧清弦手腕上一彈,顧清弦拿捏不住,頓時鬆手,葉老人一把將手書搶過,笑道:“小兔崽子,還敢在我面前耀武揚威了。”

顧清弦不依,道:“虧你還是爺爺,來搶孫兒找到的東西。”

葉老人正色道:“你也看過,這手書上寫得明明白白,納雲訣未到第三段,不可習練歸雲劍,況且你要是帶著這本書下山,誰都難保你平安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顧清弦心知葉老人所言不差,這手書對於習武之人來說,相當於無價之寶,“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自己當年將寶劍送給顧北辰也是因為這層原因。

葉老人又道:“你學成武藝,從來無處施展,我此次命你下山,一來讓你見識外面世界,二來也是要讓你實際運用所學,好更增領悟。內功修為需要時間沉澱,非一時心急所能成。你體內納雲訣剛入二段不久,要到第三段尚還需時日,你切不可為了歸雲劍,一時貪功冒進,走火入魔。”

顧清弦見葉老人表情嚴厲,對自己的關切之情溢於言表,柔聲道:“爺爺放心,孫兒絕不會這般,辜負您的期望。”

葉秋華臉色也柔和下來,道:“我如今已是耄耋之年,只掛念著你莫要出什麼意外,便是萬千之幸了。”

顧清弦心中感動,撲在葉老人懷中,說不出話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