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給自己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寧珞不由覺得鼻子一酸,她其實也需要安慰,需要溫暖的懷抱的。只是她要找一個比她更強大的人來依靠。兩人頭碰頭就這麼待了一會兒,才各自分開坐好,談他們分開後的事情。

寧珞知道孟天則新官上任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以前做鹽運使是不需要坐班的,可是做了知縣就不同了。不說你一整天都得待在衙門處理公務,最起碼要有大半天的時間在。

萬一有啥民事訴訟,可以及時的處理,有一些現場突發事件,收到訊息後,也能立刻去解決。

只見孟天則這會正襟危坐,旁邊的小几上堆了滿滿當當大概有四五摞小冊子。寧珞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公文。他修長的手一隻手半拖著下巴,另外一隻手就這麼捧著公文,就這麼看著。看完後,有的直接翻過去的,有的則放下修長的手,拿起旁邊的硃筆,在上面輕輕一勾,或者畫兩個圈圈,點那麼幾個。然後合上,繼續下一本,手繼續擱在下巴下面。

俊朗的面容就這麼在眼前,顯得無比生動鮮活,偶爾抬一下眼皮,一般都是直接盯著手裡的東西,就這麼忙活了一會。寧珞卻已經看得目不轉睛了。她沒想到這人批公文的速度非常快,就這麼一會會的功夫他已經看了四五本了。看他將第六本公文放到批改過的那一摞,那裡原來就有兩本,想必是來的時候批改的。

再看他右手旁的那幾堆,寧珞忍不住問了句:“這是公文?你不會準備一會後全部都批完吧。”

“有何不可?”說話間,孟天則突然抬起頭,朝寧珞看了過來,然後將她的小手拉了過來,大手輕輕的覆蓋上,伸出一根手指頭在她手背上輕輕的劃拉兩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寧珞的面色頓時“唰”的一下紅了,燙手一般的縮回手,只覺得小心臟撲通撲通亂跳,猶如小兔子在狂奔。

媽耶,這人真會撩。以前她怎麼沒發覺?

看她紅唇微張,一副受驚的了樣子,大大的取悅了孟天則,他不由淡淡一笑,再次晃花了寧珞的眼。

“這麼厲害,萬一批錯了怎麼辦?”寧珞還是不信他一會會可以批這麼多公文。

只見他再次掀起眼皮看了面色發窘的寧珞一眼,伸出小手指頭,朝她勾了勾。“你過來我就告訴你秘訣。”

“那我可以看嗎?”寧珞不信,想自己親眼看看這些批好的公文。看看他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這些公文都屬於日常公文,不需要保密,只是看了不說出去就行。”

寧珞不由睨了他一眼,嘴巴微噘,沒好氣道:“你以為我是長舌婦,沒事兒就張家長,裡家短的說。”

“我沒這麼說,就是和你說明下情況。”

“知道啦。”寧珞隨即拿起他批好的公文看了起來,沒等她看完,就要笑得肚子疼了。

這些都是神馬東西,所以他才批的這麼快,連買個東西都得請示。還有的是一些民事訴訟,上面這樣寫著:民婦李大妮狀告隔壁王二偷我家雞。然王二反口說李大妮家裡根本就沒有養雞,於是兩人對此大打出手。請求孟天則來評判。只見他下面的批示是,將雞放出去,讓它自己找回家的路。寧珞看了不由笑了,虧得他竟然想出這樣的辦法。

再有,李老漢的孫子打了鄰居趙寡婦家的兒子,然後兩人均說自己家孩子吃虧是別人家的孩子先動的手。然後孟天則給的硃批是:再打一遍。

哈哈哈,這簡直是人才啊。讓自家孩子再挨一遍打,誰都不傻,這樣一來,這個難題倒是迎刃而解了。

後面基本上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想來這個知縣就像是一個大家庭的總管一般,啥事都要管。不過具體怎麼執行還得看個人。像孟天則也許一炷香的功夫,可以直接批出十幾本公文摺子之類的。但這對於劉大人來說,他一天也只能批個十幾本,還是費了老力。

......

內容都大同小異,寧珞看了幾本,不是爭田地就是風流債,再或者就是爭家產,不肯贍養老母親等等這些事情。她不由用十分同情的目光看著孟天則說:“看來以後你整天都要為這些瑣事操心了。”

“非也,你看看這個。”

“再看看這個。”說完他用手點了點,修長的指節十分有節奏的在那公文上敲打了兩下,隨即陷入了沉思中。

“發生什麼事情了?”寧珞見他眉頭微蹙像是遇到什麼難題一般,一看就是不小的事情。只見他前面的隨性孜然的姿態已經收起,看上去面色多了幾分凝重之色。

“張李氏殺夫案?張屠夫於臘月初十,因蹊蹺死因被燒死於家中。鄰居和其妻張氏均稱家中無名起火,所以張屠夫被燒死,屬自然死亡。然其婆婆非要說媳婦是謀財害命,因為她媳婦嫌棄屠夫身份低微和外人有染,便陷害其丈夫。告到衙門張李氏說,自己是冤枉的,因證據不足,張李氏無罪釋放。其婆婆內心不忿再次上告,狀子被駁回。然後便是一病不起。此次乃是因為知曉知縣換人了,張屠夫的弟弟為了完成母親的最後的願望,繼續狀告其嫂謀殺親夫。”這一紙訴狀。可謂寫的十分悽切,若是真的有冤,那張屠夫的死因有蹊蹺,還真的是一件棘手之事。

掛不得,孟天則會犯愁。

另外一則訊息,更重磅。原來北方那邊快要吃不住了,急需軍需物資,軍糧,麻皮,棉衣,特別是需要大量的食鹽和食物,正在問孟天則討要。

信是大將軍寫來的,看那言辭情況應該十分的緊急,不過他應該還不知道孟天則如今做了青山鎮的知縣。這信是發給劉知縣的,然後轉交知府大人,再轉給知州。如今知州換了人,按照現在的流程,這封信最後還是會轉到劉大人的手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