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劉青梅等人也陪著阿所一起過來,大家一起圍著馬老師的棺材守夜,夜裡有點涼,但大家圍在一起彼此覺得很溫暖。

守夜很安靜,大家一言不發,有幾個孩子撐不住相互依偎著睡著了,其實這夜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必須守,但讓他們回去他們是不願意回去的,他們願意待在這相互陪伴著,陪馬老師最後一程。

而林平一夜未眠,他一閉上眼就是過去幾年間和馬老師的點點滴滴,就那樣睜著眼看著滿天的星星陷入呆滯,看著夜空的星辰從明亮到暗淡,最終隨著天亮而徹底消失,有人推了推林平,林平好似從大夢中醒來,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昨夜是不是睡著了。

馬忠國無兒無女,林平自願當起了他的兒子,承擔起了這場葬禮上身為兒子的所有義務和禮數。上午十點多,殯儀館的車停在了校門口,要拉馬忠國的遺體去火化,棺材抬上車的時候,大家都嚷著再看馬老師一眼,棺材開啟,露出了馬老師安詳的遺容,雖然面色有些難看,但臉上似乎掛著微笑,哭泣的聲音再次在人群中響起,大家含著淚花的眼睛看著馬老師,充滿了不捨和痛苦,他們都知道,這棺材跟著車走一遭,便真的是“形神俱滅”了,世界上便再也沒有這個“人”,有的只是一捧白色的粉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車停在殯儀館,棺材被抬下,抬棺材的工作人員照例問道:“還要再看看嗎?”

其他人沒說完,都看向林平。

林平盯著蓋的嚴絲合縫的棺材,咽動了一下喉嚨,猶豫良久,輕聲說道:“不用了,謝謝。”

工作人員點了點頭:“節哀順變,你們去等候室等著吧,可能還得有個兩三小時。”

大家目送棺材被抬進去,門一關,便關斷了馬老師在人世間的最後一點關聯,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陰間與人間的大門或許不在陰曹地府,而就是這扇火化房的門。

等候室裡人不少,大家拿號排隊等待著,一個個面色嚴肅不苟言笑,但卻沒有痛苦和很是悲傷的神色,也許,在這裡的所有人已然坦然接受了生死的結果。

工作人員叫到一個個人名和號碼,然後便有人抱著形式各異的骨灰盒走上前去,有精雕細刻的白玉般的大理石盒,也有各式各樣的木盒,一眼便能看出價格來,這裝人的盒子也總是要分個高低貴賤的。工作人員接過骨灰盒轉身走進去,半分鐘後再喊一聲便把骨灰盒遞了出來,家屬們小心翼翼的接住那小小的盒子,也許當初盒子裡的人從產房外接過他們時也曾是這般的小心翼翼。

“馬忠國,36號馬忠國。”

終於,不知過了多久,工作人員叫到了那個令林平熟悉的名字,但這聲音入耳似乎是那麼的冰冷沒有溫度。

林平將骨灰盒遞上去,工作人員看了看林平手裡的號碼證件,抱著骨灰盒轉身走了進去,然後便聽到錘子敲的砰砰的聲音,林平透過門和玻璃,隱約看到工作人員用一個小鐵錘在一個盛著骨片的鐵盤子上敲敲打打,然後裝入骨灰盒中抱了出來。

工作人員照例問道:“開啟看看嗎?”

林平略作猶豫,點了點頭。

工作人員開啟那個小小的盒子,裡面是些七大八小並不均勻的白色骨片,一盒骨灰,也僅是普普通通的骨灰罷了。

一旁的王新明好奇而多嘴問道:“骨灰不是灰嗎?”

工作人員笑著搖了搖頭:“那能那麼碎,沒那麼細,這樣就差不多。”

然後問道林平:“好了嗎?好了我就封死了哈。”

林平點了點頭,工作人員放了幾枚硬幣進去,然後便把骨灰盒封死,說道:“行了,拿走吧,小心抱著,還是有點沉的。”

工作人員很是從容淡定,言語中也沒有什麼語氣,對於別人來說的生生死死,在他們眼裡不過是一件工作流程而已。

林平抱著骨灰盒上了車,回苦山的路上,林平看著窗外,想起了那晚馬老師用老驢拉著他進山。

恍然之間,他覺得自己閉上眼是夢,睜開眼也是夢。

等回到學校,林平把馬老師的骨灰盒放進棺材裡,棺材裡從躺著一個人變成了躺著一個盒,變了似乎又沒變,只是這棺材多多少少顯得有些多餘。

第二天,墓坑已然挖好,遵從馬老師的遺願,馬老師的墳墓沒有選在村裡的公共墓林,而是選在了那所已經遺棄荒廢的山村學校裡,一進門口,就在國旗杆的下面。當晚,劉大柱從省城的游泳學校急急忙忙的趕回來,一進屋就撲倒在地磕了三個響頭大哭了起來,他對馬老師還是很有感情的,因為除了自己的爸媽和林平,只有馬忠國老師從來不嫌棄他傻,也不覺得他傻。

至此,當初跟著馬忠國和林平在破舊的山村學校的十個學生已經到了九個,劉衛國因為在軍校裡,半月前跟馮笑說要參加了一個封閉訓練,然後已經失聯了半月,根本聯絡不上他,他並不知道馬忠國老師已經去世,也不可能趕回來。

第三天早上,正式發喪,忠國希望學校裡裡外外擠滿了人,半個苦山的人都聚集到了這裡,如此熱鬧的場景馬老師一定是很喜歡看到的。

送葬的隊伍走在山路上,棺材在前面,後面跟著林平、阿所和劉青梅他們九個孩子,再後面是趙忠義、趙興民、張易鵬他們,再後面都是附近幾個村裡曾經被馬老師帶過的學生,大家能來的都來得,一隊人披麻戴白浩浩蕩蕩的從山下的忠國希望學校往半山腰的山村學校走去。

一路上大家低著頭沉默著,也沒哭也沒說話,安靜的走著,唯有山林中的鳥鳴時時響起,突然,不知道誰輕輕的唱起:“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接著九個學生都唱起了這首馬老師教給他們的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詞曲。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再接著,幾乎整支隊伍都唱了起來,凡是被馬忠國老師教過的學生都會唱這支曲。問君此去幾時還,一去再無相逢時。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歌聲在山間迴盪,林平的眼睛裡滿是淚水,他想如果馬老師能看到這一幕定是非常欣慰的。

一遍又一遍歌聲隨著山風、隨著搖擺的樹葉、隨著苦山河的溪水傳去好遠好遠。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馬忠國老師走了,但山路邊的野菊花卻在秋風中悄然盛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