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和每一個孩子都單獨合了一張照片,孩子們臉上流露著真摯的笑容,這些照片是林平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的見證。

“都拍完了吧?”李雨霏問道。

“那個……給我和馬老師單獨來一張。”

林平笑著說道,然後把馬老師叫了過來,攬住了馬忠國的肩膀。

“馬老師,你笑的自然點,不要那麼僵硬。”李雨霏說道,“你看看林老師笑的多燦爛。”

馬忠國看了一眼林平,然後揉了揉臉,自嘲道:“人老了,臉也僵硬了,笑不動。”

但馬忠國還是盡力展露出了慈愛的微笑看著鏡頭,隨著閃光燈閃爍,林平和馬忠國的笑容永遠定格在了飄揚的國旗下。

“這張照片拍的真好!”

李雨霏開心的喊道林平來看照片。

照片上,林平一身書生意氣,身板挺直,展露著當代新青年風華正茂的精神狀態;馬忠國雖然年邁但卻精神矍鑠,一副老驥伏櫪之姿。一老一少,前赴後繼,方有這苦山山區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薪火傳承。

“來來來,林老師,咱們兩個拍一張。”

李雨霏走到林平身邊,然後頭微微一歪擺了一個俏皮可愛的姿勢,彰顯著一個涉世未深單純女孩的青春活力。

而林平和李雨霏這次相識,也使得兩人在日後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李雨霏為林平日後的名校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媒體輿論助力。

“好了,都拍完了,照片我會多洗幾份然後寄給你們。”李雨霏微微一笑,然後翻看著相機裡的照片。

採訪拍照完畢後,李雨霏他們便要下山離開,林平和學生們送出李雨霏他們遠遠的一段路程。

即將離開,李雨霏和林平握了握手,然後頭靠近林平的耳朵輕聲說道:“我很喜歡這群孩子,我會幫助你們的,我為你們寫一篇專門的新聞報道。”

“謝謝。”林平感激的說道。

李雨霏微笑著,眼睛彎成了月牙,然後對著林平和學生們搖了搖手:“再見!”

送別李雨霏和胡一生等人後,林平帶著孩子們繼續回學校學習,劉大柱也參與了進來,雖然他幾乎什麼都聽不懂,但是他喜歡這個氣氛,喜歡和這些小夥伴一起坐在課堂上。

李雨霏走後的幾天,林平接連受到了幾條系統訊息。

【系統:漢華日報記者胡一生發表的文章《從貧困山區遊出來的孩子》在我省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輿論關注!】

【系統:林夕日報記者李雨霏攥寫的新聞《貧困學校的愛與希望》在我市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引發了市政府的高度關注。】

【系統:由林夕日報記者拍攝的苦山山區鄉村學校師生升旗儀式在網路點擊率破百萬並感動了諸多網友,“教育扶貧”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系統:在政府和輿論的關注下,苦山山區希望學校工程提前動工,請您儘量在明年8月份前完成學校升級任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系統:在林夕日報的發動下,我市社會愛心組織和愛心人士向苦山山區級及周邊貧困地區的幾所學校捐贈了大量愛心物資,有部分將被分配到我校,請注意接收。】

林平接收到系統訊息後心中感慨萬千,輿論監督是推動我國社會進步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之一,而隨著網路普及,輿論監督將會產生愈加重要的影響。

沒有李雨霏這些媒體記者的報道,苦山山區的鄉村學校們不會被社會關注,只能被遺忘在苦山深處,更不會推動希望學校工程的提前動工。

接著,整個苦山開始發生著細微的變化,“玉門關”終於感受到了一絲細微的春風:比如鎮政府專門派了一隊人進山幫山民們修房子,還派了醫療隊為受傷的山民進行檢查治療。

同時鎮政府還用驢車把社會上捐贈愛心物資送了過來,整整五車。

有一車書,一車舊衣物,以及一些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當然這些不僅是給林平和學生們,有的也要分發給苦山山區需要的居民們。

學生們開心的把驢車上的愛心物資搬下來,雖然幾乎都是城市裡孩子們淘汰的舊書舊衣物,但對於山裡的孩子們來說卻是求之不得的新東西。

“我們又有新書可以看了!”王一格看到這些書籍後開心的說道。

把衣物分發給學生們讓他們帶回家,林平囑咐他們回家後一定要讓父母用熱水泡洗一下這些衣物,雖然這些衣物看起來都很乾淨,也是愛心人士的一片好意,但畢竟是淘汰下來的舊衣服,林平還是有點不放心,以前自己可是在新聞上看過不少關於舊衣物的醜聞。

書籍則被留在了學校,可能是這批愛心物資捐贈的過於倉促,書籍沒有被很好的分類整理,林平需要把這些書籍進行挑選一下,去掉不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

晚上,林平和馬忠國對這批捐贈的書籍進行分類,果然是魚龍混雜,在大部分正常書籍中篩選出了一批“妖魔鬼怪”。

比如:十年前的雜誌報刊,不適合孩子們閱讀的《鬼故事》、《詭故事》等小說雜誌,更騷的是還有男科醫院、婦科醫院發的那種廣告性質的故事雜誌,封面上明晃晃的寫著“男人就到xxx男科醫院,專治xx、xx……讓你重振男人雄風”,翻開後裡面都是編的有鼻子有眼的那種“因為我不行,老婆冷落我”的都市感情故事,屬實辣眼睛。

除此之外,林平和馬忠國還翻出了幾本類似於《大陽摩托的修理與保養》、《海爾電冰箱使用說明書》這樣的沒有什麼用的東西。

林平和馬忠國看著這堆無用書籍哭笑不得,但是林平也能夠理解,因為這些書籍很多都是學生們被逼捐的。林平就記得自己以前上學的時候,學校會不定期組織捐書活動,然後強制每個學生捐一本或兩本書,有些學生愛書如命,捨不得自己的書籍或者無書可捐,就會找一些亂七八糟的書捐上去濫竽充數。

林平那時雖然不會亂捐書籍,但是每次被強制捐書的時候他還是都會肉痛一下的,那個時候的他們還沒有手機,買一本書都要攢好久的零花錢,一本書能夠翻來覆去能看好多遍,所以捐出去說實話還真是有些不捨的。

“這些書怎麼辦?”馬忠國指著地上一堆“妖魔鬼怪”問道。

“孩子們不看,咱們也不看,還能幹嗎,用來生爐子唄,燒了吧。”林平無奈的說道。

馬忠國將那堆書拿起來翻閱了一下:“唉,真是可惜了這麼好的紙張。”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