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落葉紛飛。

在這豐收之季,苦山之中一片祥和,山裡百姓的臉上都流露著喜悅的表情,一個個看上去心情都很不錯。十月份到十一月份正是紅薯收穫的季節,今年年景很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苦山也是難得的大豐收。

忠國希望學校也是一片忙碌,馬忠國他們在課堂上忙著教授著學生知識,王新明他們在小賣部忙著收購整理鄉親們的農產品。

在王新明的努力下,忠國希望學校最終和西貝縣兩家大超市簽訂了供貨協議,苦山的山貨在西貝縣只供應這兩家大超市,王新明每半個月會去送一次貨,順便採購一些學校小賣部需要的貨物。嘉安市的市場則是每個周送一次,嘉安市離得比較遠,一來一去需要差不多12個小時的路程,成本比給西貝縣送貨提高了不少,但是與豐厚的利潤相比下,這點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而隨著紅薯豐收,越來越多的山裡鄉親把自家種的紅薯往學校裡送,雖然忠國希望學校明確表明不收紅薯,但是鄉親們還是苦苦哀求希望學校能把紅薯收下來,甚至有的鄉親說錢多錢少無所謂,只要收下來就行,搞的負責收購山貨的王新明和石紅林苦笑不得而且進退兩難,收也不行,不收又不好意思。

於是,王新明找到了在辦公室裡的林平。

“林校長,現在好多鄉親們把自己地裡種的紅薯往學校裡送,不收他們又不走,我和石嬸很為難啊。”王新明說道。

林平站在窗前看著校門口外那些送紅薯的鄉親點了點頭說道:“我看到了。”

王新明無奈的說道:“有些山民走了一天的山路用小推車把幾袋紅薯送到學校裡,咱也總不能再讓他們推回去吧。”

林平想了想說道:“都收下吧。”

“啊?真的嗎?但是,收下這些紅薯雖然幫著群眾們解決了問題,但是這些紅薯咱們也不好賣啊。”王新明又有些為難的說道。

林平看著王新明說道:“你聯絡聯絡紅薯收購商,讓收購商來拉走這些紅薯。”

王新明說道:“我前天去縣裡送貨的時候瞭解過了,今年咱們這紅薯大豐收,不值錢,說不來你都不信,批發商收購價一毛錢一斤,那真的是白菜價。而且咱們這這麼偏僻,人家收購商不願意過來。要是我給她們送過去,那說真的還不夠油錢。”

大部分初級農產品的價格一向都不會很高,即使銷售價格很高,種植的農民也掙不了太多錢,大部分利潤都被一層層中間商拿走。而且農產品的價格漲跌幅度很大,一旦市場行情不好農民很容易賠的血本無歸,農作物爛在地裡都比賣出去強。今年苦山的紅薯便是如此,紅薯這種農作物價格本身就不會很高,平常年景的收購價可能三五毛一斤,今年紅薯大豐收的情況下價格更是暴跌。

王新明繼續說道:“說句實話,咱們苦山的這些紅薯五分錢一斤都不一定有人要。主要是咱們苦山種的紅薯這個品種和質量都不行,現在外面種的紅薯都是改良過好幾代的產品,又大又紅,一個的個頭頂咱們苦山的兩個。咱們苦山種的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種的品種,太落後了。”

林平看著窗外排著隊送紅薯的鄉親們皺起了眉頭,他想幫但是此時的他心裡也有些為難。一旦忠國希望學校收購紅薯的訊息在苦山裡散播開來,那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鄉親把紅薯送到學校裡來,而聽王新明的說法,苦山的這種紅薯根本賣不出去,那就只能積壓在學校手裡。

到時候,學校可能直接就被紅薯包圍了。

“林校長,您倒是給個話,您說怎麼收還是不收?”王新名有些著急的問道,“收呢,我就讓他們把紅薯留下,然後五分錢一斤,不收呢,就讓他們再拉回去。”

看著那些焦急等待和用期盼的眼神看向這邊的山民們,林平想了想下定決心說道:“收下吧。”

林平心裡想明白了一件事:忠國希望學校校辦產業的本質就不是純粹的商業,而林平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成為一個“慈不掌兵義不掌財”的商人。

忠國希望學校校辦產業創辦的初心就是要幫助苦山的父老鄉親們。掙錢是基本的產業運營目標,但掙錢不能成為忠國希望學校校辦產業的唯一目的,如果忠國希望學校校辦產業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掙錢,那它就失去了它創立的意義。

對於忠國希望校辦產業存在的意義來說,創造社會效益比創造經濟效益更重要。

於是,王新明下去宣佈林平的決定,可以收購紅薯。山裡的父老鄉親們一個個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好,紛紛誇讚林平和學校,雖然紅薯的收購價格很低,但是他們仍然很感謝學校。他們有些人去過鎮上賣自己的紅薯,他們也清楚的很他們的紅薯很難賣出去,現在學校能收購這些紅薯就是一件大好事。

王新明一邊收一邊說道:“以後儘量不要往學校送紅薯,留著餵豬、餵雞也比賣紅薯強啊,雞蛋現在學校收多貴啊,一個雞蛋都能頂十多斤紅薯。”

山裡的百姓笑著說道:“我們也知道啊,但是沒辦法啊,今年真的是太多了,餵豬餵雞也喂不完,我家能存放紅薯的地方都滿了,還有一些在地裡都沒挖出來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道:

“是啊,我家院子裡堆滿了,跟我家的牆一樣高。”

“對啊,我家那個豬吃紅薯吃的都要吐了,吃了紅薯它脹肚,老放屁,天天聽見那個豬圈裡噼裡啪啦的,跟過年放鞭炮是的。”

山裡的父老鄉親們聽到這話都深有感觸的點著頭笑了起來。

“就是就是,今年年景好。”後面的一個百姓跟著說道。

王新明抽著煙不屑的說道:“年景好有個屁用,還不如年景不好。”

以前,豐收對於農民們來說是件喜事,大家甚至會敲鑼打鼓的慶祝豐收。但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很多農民越來越不想聽見“豐收”這兩個字。

越是豐收,越是賠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