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這麼大,楊惜靈還是第一次離開努爾干城,離開大雪山。

初入江湖的她,起初還有些興奮,然而很快她就興奮不起來。女俠嘛,年輕氣盛,總有些脾氣,行走江湖,講究的是一個快意恩仇,可身後帶了個拖油瓶,讓楊二小姐有些不爽。

這個大雪妖,整日跟在他身後,雖然長得極美,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讓她很是無奈。

二郎山有個匪窩,楊女俠想要滅了他們,大雪妖以一句“江湖險惡,不要多管閒事”為理由,阻止了她。

黑風寨有一群山賊,打家劫舍,楊女俠想要行俠仗義,大雪妖又來了一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禁止她前去。

每日除了趕路,就是吃飯睡覺,偶爾能欣賞一些天下美景。

江湖,要是這麼走,那她的女俠夢,何時才能圓?

終於,楊女俠發飆了。

“大雪妖,我答應帶你離開大雪山,行走江湖,可也不是這個走法,什麼都不聽不聞不問,那跟窩在家裡有什麼區別?”

李傾城踏著積雪,落腳之處,幾無痕跡,跟在騎著毛驢的楊女俠身後,也未見落下半分,聽到她言語不善,淡淡道:“江湖之中人心險惡,你不找麻煩,麻煩都會來找你,這才一個月,你就忍不住了。行走江湖,最忌樹敵,你永遠無法預料,哪怕一個不起眼的對手,身後站著的又是何方神聖。”

楊女俠撇著嘴,“你總說你多厲害,可一月來,也沒有見你出過一劍,打過一架,倒是講道理的嘴,比說書的都要厲害,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

李傾城道:“我已經十年沒有碰劍了。”

楊女俠問,“那這十年來,你都在練嘴皮子?”

李傾城無語。

楊女俠道,“我可受不了,我已經打聽過了,在往前是盧縣,這縣城外有一個匪窩,叫黑龍寨,聚集了一百多賊寇,仗著世道不太平,整日幹一些打家劫舍的買賣,我們白馬幫的貨,也被他們劫過,這次我準備親自出馬,掃平黑龍寨,就當是本小姐初出江湖第一戰。”

李傾城問,“你要一人一刀,對付二百人?”

楊惜靈道:“你傻呀,擒賊先擒王懂不懂?只要我殺了寇首,其他人還不是樹倒猢猻散?”

李傾城嘆了口氣,“殺了寇首,會有人取代他,沒準還正中別人下懷呢。”

楊惜靈道,“我可以通報官府啊。”

“官府?”李傾城道,“沒準官府跟他們還有勾結呢。”

楊惜靈哼哼道,“你就會掃我的興。”

說罷,一揚手中小皮鞭,騎著小小灰灰小跑出去,李傾城苦笑,搖了搖頭,跟在後面。

這丫頭,不吃點苦頭,遲早會惹出是非來。

……

盧縣是山海關下的一座縣城,有二萬餘人,雖然不大,但地處山海要塞,是南北商旅通行的必經之地。由於中原連年戰亂,隱陽王趙攔江這些年不斷東進,早已突破響箭郡,大軍兵分兩路,南上劍門關,東進大散關,逼近長安,讓蜀王、豫王放棄隔閡,被迫聯手,二十萬大軍卡住他們咽喉。這兩大關口易守難攻,趙攔江也不硬攻,而是繞關口北上,過居庸關、雁門關,從鳳凰嶺直逼山海關,

形成了從西部、北部對中原的合圍之勢。

由於戰線太長,補給力量不足,趙攔江直接將關外的若干中小軍閥勢力聯合,許以封侯,就地徵集錢糧,以資助兵力。如此一來,隱陽勢力形成了兩股,一股為趙攔江親自率領的隱陽大軍,另一股則是若干軍閥聯合,名義上聽從隱陽調遣的聯合體。如今是奪天下之際,發動一切力量,圍剿中原。至於將來得到天下,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兔死狗烹,誰也猜不透這個心機深沉的王爺在想什麼。

兩個月前,有著常勝將軍之稱的李不凡,率領兵馬度過鳳凰嶺,率三萬兵馬壓境抵達山海關,與山海關守將,前定北王薛懷之子薛平對峙。

作為金刀王的徒弟,李不凡繼承了趙攔江兇狠善戰的風氣,一路所向披靡,所有抵抗者,一律屠城,落了個“片甲不留”的名號,與“笑面將軍”蘇正元、“西楚霸王”楚項,並稱為隱陽三虎,橫掃千軍,所向披靡。與此同時,蘇正元抵達劍門關,楚項兵臨大散關,三路兵馬齊齊出動,大有與蜀王、豫王一分勝負的打算。

對峙兩月,趙攔江並未發動攻擊,而是派出了使團,與兩國交涉,尚未開戰,蜀王、豫王內部已先出現了分裂。蜀王有天府之國作為仰仗,兵精糧足,而豫王常年征戰,早已疲憊不堪,而且承擔了趙攔江大部分的攻勢,若真發動大規模戰爭,怕是撐不過半年。這次武林大會,正是豫王組織,想要徵集天下有志之士,加入豫王朝廷,對抗隱陽大軍。

一時間,山海關戰雲密佈,人人自危。

三大關塞之中,山海關距離開封最遠,兵力部署最為薄弱,一旦讓李不凡佔領山海關,卡住中原、關東咽喉,用不了多久,關外將徹底成為隱陽的地盤,而中原門戶大開,待隱陽王統一北方之後,逐鹿中原,指日可待。

這便是十年前,柴公望定下東壓北攻之策。

之所以推行,得益於隱陽與北周朝廷關係的緩解。五年前,隱陽王提刀北上,幫助北周小皇帝一刀取了攝政王拓跋跑跑性命,名義上幫助小皇帝奪取了皇權,但卻沒對拓跋跑跑的勢力連根拔起,又暗中扶植拓跋跑跑之子拓跋飛,給北周留下了個病根,讓北周也陷入了連年戰亂之中,無力南下對付中原。而隱陽又趁機給了北周若干邊貿的政策,讓他們出師無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於西楚,有橫斷山天塹,還有趙攔江三個字,足以讓他們不敢肆意妄為,更何況,隱陽還有對西楚虎視眈眈的前太子楚項以及石頭城的五萬兵馬。當然,也不是一直太平無事,五年前,西楚皇帝楚賢動了念頭,要攻打隱陽,奪回葫蘆口,然而兵馬還未集結,忽然深夜得病暴斃。皇位傳給了他三歲的兒子楚丸,由於新皇帝年輕,暫時由其母月牙之泉攝政。不過,江湖中有傳言,說楚賢暴斃與隱陽有關,更有傳言說,月牙之泉與趙攔江關係不一般,甚至私下裡有一腿,不過都是捕風捉影之說,並無真憑實據。

天下局勢大亂,但商貿卻不曾停止。

由於中原戰亂不斷,關外相對穩定,在利益驅使下,不少商賈看到機會,一斗米在關外不過一百銅錢,運到了關內,可以買到二百銅錢,扣去損耗、通關人情等,可以賺取三分毛利,若運到了戰亂連綿或天災人禍之地,甚至賣到了三百文、四百文,更是萬利的買賣,而關內也迫切需要關外的糧食,所以這些年來,白馬

幫等關東的一些商團,賺取了大量的利益。

有人的地方,則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則有紛爭。

利益之所驅,無關是非。

走官道,有朝廷兵馬截胡,走私道,有匪寇攔截,但相對來說,匪寇之攔路,也只是薅羊毛,並不連根拔起,得保證讓商旅有利可圖,才能源遠流長。盧縣外的這一窩匪寇,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控制的一個山頭,可以繞過兩個官站,而且收取的買路錢更低,所以也有不少人鋌而走險。

當然,商團也是明白這個道理。一方面,他們如數繳納錢財,另一方面,他們行商之事,也僱傭了大量的壯丁、江湖中人,有了實力,才有資格跟盜寇談判,否則還不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而這小小的盧縣,因為盜寇的出現,滋生了許多掮客,他們仗著在當地的人脈,與匪寇的關係,與過往的商旅商議,怎樣避過官方的層層盤剝。

這日,楊女俠抵達了盧縣。

畢竟錦衣玉食慣了,而且仗著有武功,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也渾然不覺。她不會關心糧食菜價,只想快意江湖,一到縣城,就去了縣城內最大的酒樓,準備打探訊息,大幹一場。

一桌酒席上來,楊惜靈大快朵頤。

反正有花不完的銀子。

李傾城則是修行辟穀之術,只吃了一些清淡的果蔬。李金瓶去世之後,他再也沒有喝過一滴酒。

隔壁桌上,有一隊商旅在歇息,正在討論走官道,還是黑龍寨的問題。有人提議,說認識黑龍寨的大當家,大家可以拼團,湊足一定銀兩,給到黑龍寨,從他們山頭下借路,可以省去一大筆費用。

由於此事已是路人皆知,他們商議之時並未避諱其他人。

楊惜靈聽在耳中,覺得氣氛,啪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黑龍寨如此橫行霸道,你們就這樣交錢認了?越是如此,他們會越得寸進尺,根本不是問題解決之道。”

一商賈道,“這位女俠,是初出江湖吧?我們商賈之人,出門在外,所求無外乎兩件事,一為平安,二為錢財,若二者不可兼得,花錢買個平安,有何不妥?”

楊女俠卻道:“大大的不妥!”

“那依你之見,如何處理?”

楊女俠道:“當然是提刀去平了這黑龍寨。”

此言一出,眾人轟然大笑,並未將她的話當真。

“笑什麼?”

商賈道,“平了黑龍寨呢?”

楊惜靈道:“自然就沒人收買路錢了。”

商賈哂然道,“你平了黑龍寨,就會有白龍寨、黃龍寨冒出來,只要有利可圖,這件事總會有人幹的,我們運送商貨,不過是為了賺取點蠅頭小利,又怎麼會去拼命呢?”

楊惜靈聽得說的頭頭是道,又找不出反駁的話來,一時間,臉色通紅,下不來臺,她氣呼呼道:“反正,這樣是不對的。”

商賈道:“這個世道如此,哪裡有什麼對錯之分?能活著,已經是老天爺開恩了。你還年輕,沒有經歷過當年天道浩劫,一夜之間,將近百萬人的城池,變成了廢墟,超過八成的百姓,屍骨無存,你又找誰去理論對錯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