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東昇。

晨光照耀著長安,照亮了朝氣勃勃的大街小巷。

卯初時分,隨著一陣鼕鼕鼓聲,明德門緩緩洞開。

在武侯們的維持下,城門口秩序井然,一支不下千數人馬的隊伍率先湧入寬敞的朱雀大街。

兩列披甲執杖的唐軍騎兵將許多頭頂氈帽,辨發左衽的人與好奇的圍觀百姓隔絕開來,為首者年約二十七八,身穿一襲臂袖上鑲有金飾的氆氌袍,面容俊逸、體形清瘦卻絲毫不失英武之氣,正是吐蕃外相祿東贊。

在祿東贊的身後,三人並轡而行。

其中兩位與祿東贊的衣冠服飾大體相似,分別是唯一與唐軍有過正式交鋒的吐蕃將領賽乳恭頓,以及松贊干布最信賴的近侍官桑布扎。

而餘下一人則是個綠袍銀帶的唐朝文官,此君名叫劉善因,現任鴻臚丞,因為他是當前鴻臚寺唯一學會說吐蕃語的中層官員,故而成了迎送接待吐蕃使團的主要負責人。

此番祿東贊奉贊普松贊干布之命出使唐朝,攜副使賽乳恭頓、桑布扎等數百名使團成員從吐蕃王城邏些出發,北渡黃河源頭,翻越瑪積雪山,由吐谷渾故地河源州進入唐境,然後在沿途的地方官員和府兵的護送下,一路跋山涉水,歷時數月方才來到長安。

“這就是朱雀大街?真是好寬好長啊!”

“是的,此街寬逾五十丈,長約一千六百多丈,前方的街道盡頭便是皇城。”

“那些從街邊小門裡出來的胡人都是大唐的百姓?”

“呵呵,沒錯!不瞞你說,可能裡面很多人比我還更早在此定居呢!”

親眼目睹到大唐京師的恢宏氣象,賽乳恭頓、桑布扎等人在與劉善因的交談中,不時便會嘖嘖稱奇。

而時隔兩年故地重遊的祿東贊則一言不發、瞬也不瞬地環看四周,似乎要將目光所及的景象全部映入自己的腦海。

因為心細如髮的他已經深刻地感受到了這裡的變化——顯而易見,這個承襲前隋的中原王朝又變得更加繁榮了。

祿東贊完全有理由相信,以吐蕃現有的實力,根本無法戰勝大唐,除非對方自己打敗自己。

因此,他認為贊普的和親之策,毫無疑問是卓越而有見識的:面對這樣強大的鄰邦,吐蕃應當竭力避免發生任何衝突,唯有建立兩國友好關係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諸位使節,請隨劉某走這邊。”

行至朱雀門前的丁字路口,劉善因打馬跑到祿東贊的前面,然後往左邊一拐,引領吐蕃使團朝位於平康坊北區的驛館馳去。

這時,迎面奔來數十名鮮衣怒馬的騎士,有男有女,俱都非常年輕,各個身負弓箭,臂託飛禽,鞍搭走獸,顯然剛從城外行獵歸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先一名男裝打扮的女子,容顏絕麗,氣度超群,渾身上下都好似在散發著傲然自信的光芒,正是名震四海八荒的大唐護國明昭公主李曜李明真。

劉善因一認出來者,連忙在路邊下馬,朝李曜拱手一揖,“鴻臚丞劉善因見過貴主!”

“劉君免禮。”

李曜妙目一掃,看見劉善因身後很多人竟盯著她發愣,感到不大自在,遂立即放棄了上前探問對方來歷的念頭,掛起一抹禮節性的迷人微笑,衝著造型最像番邦使節模樣的三人點頭示意了一下,便揚手揮鞭,策馬奔向皇城大門。

待李曜一行從視線裡消失,劉善因復又上馬在前面帶路,吐蕃使團的的正副使這才紛紛回過神來。

桑布扎不由吐出發自肺腑的感慨:“驕傲而不跋扈,美麗而不嬌弱,如此風姿不凡的女子,我還是生平僅見!”

賽乳恭頓點了點頭,“那是自然,我們吐蕃可養不出這樣的木薩。”

吐蕃語“木薩”就是女神的意思,祿東贊聽了也有些心馳神往,忍不住嘆聲道:“看來……她就是贊普理想中的妻子吧!”

唐朝人皆稱護國公主才貌雙全,天下無匹,只可惜祿東贊上次使唐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未能親眼得見護國公主芳容,令他一直引以為憾。

桑布扎想了想,又自言自語似地對自己提出了一個建議:“等會兒到了驛館,我應該好好把她畫下來。”

桑布扎的聲量很小,可賽乳恭頓卻是個耳尖的,將他的話聽了個真切,不禁有些擔心道:“我知道你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是這樣做的話,會不會誤了我們的正事?”

桑布扎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問向了祿東贊:“我想為剛才那位貴主作一幅畫像,紕論以為如何?”

祿東贊忽然眸光一亮,撫髭笑道:“好主意!你最好是畫兩幅,一幅留作收藏,另一幅用作展示。”

“展示給誰看?”賽乳恭頓有點不解。

祿東贊壓低聲音,耐心為他解答道:“當然是展示給唐朝的君臣們看了,贊普的擇妻要求有多高,想必你是非常清楚的,我觀剛才那位貴主的形貌舉止,可以斷定她絕沒有嫁過人,此番和親失敗也就罷了,可若是唐朝皇帝答應了,我們就必須想盡辦法讓她成為吐蕃的贊蒙,要知道我祿東贊看人的眼光,從來沒有出過錯!”

雖然祿東贊也曾花重金打聽到護國公主與平陽公主實為同一個人的內幕,但他缺乏行動自由和沒有獲取情報的有效途徑,對護國公主的瞭解程度還很有限,顯然沒有將“剛才那位貴主”與年近四旬的唐朝嫡公主聯絡在一起,因為這實在不符合理性者的想象……

……

……

大唐武德十八年,六月十四。

經過幾日的休整和等待,吐蕃使團的正副使終於得到了大唐皇帝李淵的召見。

是日常參結束,李淵索性將接見地點就近設在了兩儀殿,端的是方便省事。

當祿東贊、賽乳恭頓、桑布扎等人在劉善因的陪同下舉步邁入殿門時,只抬眼往裡面一瞧,就險些齊齊打了個趔趄。

因為他們發現在老皇帝的龍榻旁,正跽坐著一張熟悉的面孔。

此刻李曜頭戴玉冠,身穿道袍,手執麈尾,嘴角含笑,當真是神采飛揚,令人見之忘俗。

不過,祿東贊三人的心理素質也不是蓋的,極短暫的失態過後,他們又迅速恢復如常,推金山,倒玉柱,朝李淵納頭便拜:

“吐蕃正使祿東贊,副使賽乳恭頓、桑布扎參見大唐皇帝,敬祝陛下吉祥如意,萬壽無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