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她“放棄”爭嫡?

什麼是平安?

什麼是一生平安?

為何要她自盡……

彷彿李曜剛才說出的每一個字,楊綺玉都沒有聽明白,她需要解釋:“為甚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曜反問她:“想聽兩個故事麼?”

“請講,我洗耳恭聽!”

楊綺玉心中很急,眸子裡的疑惑亦更加濃烈。

李曜輕撫著袖犬被人精心打理得猶如錦緞般順滑的毛髮,望著秋風吹拂下翩翩起舞的柳葉槐花,不疾不徐地道:“前隋楚國公楊處道有一僚屬,擅長辯難。某日閒談,處道問僚屬:‘今有一深坑,可有數百尺,你若墜其中,如何得出?’僚屬問:‘有梯麼?’處道說:‘無梯。’僚屬又問:‘是晝還是夜?’處道反問:‘與晝夜何干?’僚屬說:‘若非黑夜,餘雙目未盲,何以入坑?’”

李曜轉眸看向她:“卻不知修容以前聽過這個故事沒有?”

須知,楊素去世前的爵位就是“楚國公”,而“處道”是他的表字,楊綺玉聽見李曜說的正是她父親的故事,但她記憶裡並無印象,只得輕輕搖頭:“妾不知。”

李曜清清冷冷的聲音又再度響起:“昔北魏立國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外戚頻頻亂政,魏道武帝為固君權,立下‘子貴母死制’,該制沿襲七世之後,至宣武帝正始年間,宮妃相互祈祝:‘願生諸王、公主,勿生太子!’唯有承華世婦胡氏說:‘妾之誌異於諸位,天子豈可獨無兒子,怎能畏一身之死而使皇家不育嫡嗣呢?’後有娠,同列妃嬪勸她去胎保命,胡氏立誓說:‘若幸而生男,次第當長,男生身死,了無遺憾!’及誕下孝明帝元詡,宣武帝性善,感念其志,廢除百年祖制,對胡氏母子深加慎護,養於別宮,他人皆不得近,直至宣武帝駕崩。然而……”

講到這裡,李曜冷笑了一聲:“孝明帝繼位之後,搖身一變成為太后的胡氏,再無半點賢良淑德的模樣,她窮奢極欲,橫徵暴斂,將國庫虛耗於飲宴遊樂與營造佛堂佛像,又私通臣子,寵幸面首,敗壞朝綱,逼民為奴,以致政事廢弛,北方盜賊蜂起。成年後的孝明帝見到母親擅權亂政與諸般穢行,不由深怵亡國之危,遂私下密詔魏將爾朱榮進京勤王,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得到訊息的胡太後竟然派男寵將自己唯一的親生兒子鴆殺於宮闈之中,至此一朝宗社,因斯而墜。”

燦爛的秋陽溫暖而和煦,楊綺玉只覺得身墜冰窟,遍體生寒,忍不住伸手摟緊了兒子的肩頭。

李曜抬眸睨了楊綺玉一眼,見她沉默無言,臉上滿是猶豫、掙扎與惶恐,不由語氣沉靜地道:“修容好歹曾經也是讀過詩文史籍的大家閨秀,想必聽完此二則故事定然有所感觸,但請不要急著答覆,我給你十二日考慮,到時我自會前來傾耳凝聽你的選擇。”

李曜輕輕放下袖犬,把拂塵一揚,正欲轉身離去,就聽楊綺玉開口問道:“緣何是十二日之期?”

李曜腳下只是一頓,卻連頭也沒回,舉步繼續走向院門:“因為十二日後,貴妃已能自理。”

音落,人已消失不見……

……

……

東宮,顯德殿。

花廳裡,李曜斜躺在軟席上,懷中蜷縮著一隻可愛的小狗。

這只狗無論身形還是髮色,幾乎與楊修容的寵物犬一模一樣。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當年高昌國主麴文泰入朝進獻一對姊妹,但這種袖犬卻非高昌的特產,而是由波斯傳入康國、高昌等西域邦國的“拂菻犬”,因體形嬌小,長不過尺,遂得名漢名“猧子”。

麴文泰總共送來了雌雄各三隻猧子,李曜自是當仁不讓地分得了最聰明,同時也最警覺的一隻。

此刻李曜正雙目微闔,單手撐頭,在腦海中整理著貴妃中毒案的脈絡。

這個事件的起因,主要是萬貴妃在後宮乾坤獨斷,其餘妃嬪只能仰其鼻息,難以開展正常的政治活動,進而無法滿足妃嬪們背後勢力派系對權力和地位方面的需求。

而萬貴妃的病症正好給有心者提供了實施陰謀的契機。

起初,楊弘禮、楊弘文、楊弘武三兄弟派親信將他們扶持許王李元祥的意願告訴了楊修容,而楊修容則向堂兄弟們透露了自己在宮中的現實處境,楊氏兄弟深感萬貴妃是他們計劃的一大障礙,決定下手將之除去。

因為宮中藥品是由殿中省尚藥局管理,而且如果沒有皇帝的準允,太醫署的御醫們是不能進入後宮看診的,透過女醫問明病情之後,太醫署只能負責開藥、配藥,後面的工作就要交給內侍監下轄的奚官局,而身為奚官局丞的洪大安正是掌管後宮藥物供給的主要職事宦官。

所以,他們主動找到了與楊修容關係匪淺的洪大安,並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說服對方在配送藥品的過程做手腳。

然後,懂得一定藥理知識的洪大安利用職務之便出宮搜尋合適的毒物,沒過多久,心細如髮的他便在瑞荇軒偶然發現了顛茄,頓覺如獲至寶。

隨後在楊氏兄弟的財力支援下,一種可以新增於薰香裡的毒粉便由此誕生,但事物準備好了,由誰來完成最後下毒的程式卻成了一道難題。

於是楊氏兄弟決定尋求一個合作者,經過一番周密的調查和不斷的探訪,他們最終選定了出身於河東裴氏的左僕射裴寂。

說起來,裴寂不止一次表現出了對萬貴妃的不滿。

玄武門之變過後,由於皇帝沒有立儲,裴寂的心思似乎也活絡了起來,他趁平滅東突厥,舉國歡慶之際,向皇帝進言招選秀女,順便將他家剛剛成年的幼妹送進宮裡。

可能在裴寂看來,以他和李淵的鐵哥們關係,他妹妹誕下的皇子,成為太子及未來新帝的希望肯定是大大的。

希望是美好的,可誰知……萬貴妃卻勸李淵說:“國家外患初定,百廢待興,正是需要興旺人丁,壯大民力之時,妾以為,椒掖之中宮娥為數甚眾,應簡出之,還其親屬,任由她們嫁人。”

結果李淵不但拒絕了裴寂的建議,反而還表示自己決心去奢從儉,下詔將沒有掌職的大齡宮女們統統放了出去。

所以,楊氏兄弟和希望落空的裴相公立馬一拍即合。

而當時萬貴妃的隨侍女官林翠婉的兄長林國清為謀求仕途前程,正試圖入贅裴家,於是就發生了這起投毒案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