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綱注目著神情迫切的杜淹,半晌才道:“執禮此去長安,一俟入得朝堂,升遷必然極快,但卻兇險至極,恐會危及性命!”

杜淹聞言,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臉色變了數變,忙問道:“袁公可否為某解惑,這‘兇險’所為何來?”

袁天綱瞥見杜淹臉上不斷閃過緊張、心虛、恐懼、後怕、擔憂、懷疑之色,捻鬚斟酌著解釋道:“自去年六月皇朝發生變故,袁某便開始觀測天象,幾乎每夜不輟,近來袁某發現紫微星長明,武曲、破軍、廉貞、天府四星光色大熾,意為天下不但會迎來大治時代,同時也在厲兵秣馬,準備徵蠻夷而定四方,如此興兵拓土卻與天下太平之勢不相牴牾,縱觀上下千年,也屬絕無僅有!”

他說道此處,見杜淹正欲張口插話,忽然語氣一轉:“但天機移位,貪狼、七殺二星明暗不定,說明朝野近期會再起風波,而袁某觀執禮面色氣相,命數恰巧迎上了袁某方才所述異變。”

杜淹垂首沉吟,許久才抬起頭來,臉色竟已變得煞白:“聽袁公所言之意,杜某豈非是得到榮華,也無命享受富貴麼……”

主賓二人一時默然。

沉寂片刻,袁天綱忽然開口道:“其實……執禮也不是沒有辦法改命,只是需要做一番取捨。”

杜淹忙問道:“如何取捨?”

袁天綱道:“人之命數無常,亦有常,執禮若現在立刻擇一處山林遁隱,亦可安然度過餘生。”

杜淹登時眉頭一皺,撇嘴道:“袁公這話可是開玩笑了,人故有一死,豈能為躲避命劫,行此懦夫之舉?”

袁天綱聽他語氣不悅,便明白此人對仕途的執念之深,絕不可能會因別人三言兩語影響而放下,只得欠身道:“執禮心志可嘉,今日算是袁某多言了,還請恕罪、恕罪。”

杜淹沒有從袁天綱口中聽到於已有利的東西,心情鬱悶,坐不多時,便起身告辭。

躬送杜淹離開後,袁天綱兀自苦笑一聲,喃喃道:“世人皆因功名利祿得失而悲喜,而我卻不知自己該因而何惡,因何而喜……”

其實杜淹這次拜訪,也引得袁天綱心情難以平復。

為排解胸中鬱結,袁天綱備好了筆墨紙硯,然後拿出古錢和龜甲,一人獨坐書房,默默地開始佔算家國氣運。

不知不覺,書案上已堆滿了稿紙。

袁天綱疲憊地擱下了筆,看著自己佔算出來的結果,頓感一陣無力:“真是不可思議,曠古未有,難道說……這也算是天意?”

整整一年半了,無論他推算多少次,都只能得到一個相同的卦象:女主武王,天下昌。

……

……

正如李太白所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杜淹繼續沿著官道向北而行,走了月餘時日才離開蜀地,待他出葭萌,過散關,重返闊別已久的長安時,正好趕上護國公主代天巡狩歸來。

杜淹忙喚車把式驅車前去觀禮,就見御道兩邊人山人海,一支龐大的隊伍緩緩行來。

前面引導儀仗官呼喝開道,左幡“護國明昭公主”,右幡“河北道宣慰大使”,中間一面大旗上書“輔天國師”,後面是一排排甲冑鮮明,手執槍槊的禁軍重騎,再往後是被許多袍男女扈從拱衛的幾輛馬車,當中一輛馬車最是華貴非凡,其規制竟隱隱超過了親王,幾乎與皇太子不相上下。

杜淹目睹這般陣仗,不禁暗自稱奇:“李三娘一番改名換姓、脫胎換骨,竟還能得這般烈火烹油的似錦榮華,若非我知道其人是個女子,只怕都會懷疑李淵已將她立為儲君了。”

……

……

李曜終於回朝了,隨行而來的還有契丹、奚、等番邦酋長,李淵率滿朝文武公卿親迎,在宮中舉行歡迎儀式,氣勢極為盛大。

大賀摩會、蘇支、若渾三人皆是倍感震撼。

他們以前覺得類似薊城、柳城那樣的城池就已經很大很繁華了,結果跟唐都長安一比,完全就是天差地遠,不值一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三位在自己的地盤上都是說一不二的主兒,不想他們一腳走進金碧輝煌的皇宮,立馬就把李曜事先派人教授他們的禮儀給拋到九霄雲外,諸如跪拜石像、擁抱柱子、還男女不分,在宦官身上揩油……一時間鬧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聖人有旨,宣輔天國師、護國明昭公主明真覲見!”

“宣,契丹部大賀摩會、奚部蘇支、部若渾,上殿見駕!”

一個接著一個拖長的尖嗓音響起之後,李曜邁著端莊的宮廷步徐徐走入大興殿內,大賀摩會、蘇支、若渾亦步亦趨地跟在她的身後,興許這三位部落大人平時習慣了大步流星的走路方式,再加上心情激動,這會兒一個個就好像手不是手,腳也不是腳了大賀摩會走成了順拐,蘇支差點崴了腳脖子,而落在最後的若渾,則直接來了一記平地摔,然後三人分別在不同位置一齊朝面前拜了個五體投地的大禮:“大賀摩會、蘇支、若渾見過大唐皇帝陛下,願長生天保佑陛下安康!”

李曜瞧見三個機智的傢伙還在她的後背就開始行禮,不禁莞爾失笑,對李淵躬身行禮道:“三位大人生性敦直,如有君前失儀,還望父親恕罪。”

李淵認為這三位酋長能夠以寡敵眾,輕易擊敗突利,肯定都是非凡人物,所以他心裡絲毫沒有嘲笑對方的念頭,只點點頭,抬手虛扶道:“你們初來乍到,朕當然理解,都平身吧!”

李淵與三番大人進行了一番親切交流之後,旋即又和藹地對李曜說道:“明昭,你這次代為父北巡,可是立了幾件大功啊!朕一定要重賞你。”

李曜微笑道:“兒身為大唐公主,做的這一切都是應當的,父親該好好獎賞三位大人才是。”

李淵捋須大笑一聲:“哈哈,明昭所言極是!”隨即提了提嗓子,中氣十足地朗聲道:“傳朕口諭,護國明昭公主克定兇醜,撫鎮華戎,令朕無北顧之憂,特賜錦緞千匹、金鋌千兩、林邑火珠三枚、南珠一斛!契丹部大賀摩會、奚部蘇支、部若渾,仰慕華夏,威揚沙塞,棄難歸朝,特此各授正二品勳上柱國,從三品歸德將軍,並各賜金器十件,銀器三十件,白瓷百件,絲帛五百匹,珍珠一斛!”

“臣謝主隆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