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罷兩道聖旨,竇誕轉頭面向站在身旁的李曜,眼含贊意地說道:“聖上還有口諭,召明昭公主即刻前往兩儀殿商議要事。”

“臣謹遵聖意。”

等李曜行完禮,竇誕忽然一揮手,揚聲道:“來人,護送武功王及僚屬回府。”

音落,隨同竇誕而來的一群甲士便呼啦一下衝上閱兵臺,迅速圍在李世民、張士貴、程知節三人四周。

這些甲士雖然各個長矛指天,刀未出鞘,但他們臉上的冷峻表情,以及按在刀柄上的手掌,足以說明竇誕口中的“護送”,絕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

李世民當然知道這話意味著什麼,他轉身看向李曜,用略帶懇求的語氣說道:“我想見父親一面。”

李曜回看他一眼,淡淡地道:“到了該見面的時候,父親自然會召見你。”

李世民默默地點了點頭,竇誕催促道:“時辰不早了,大王快些動身吧。”

不消片刻工夫,手無寸鐵的李世民、張士貴、程知節等人便被竇誕的人馬給押出了北屯營,浩浩蕩蕩地朝宏義宮的方向行去……

……

……

大興宮,兩儀殿。

李曜一踏進殿門,就看到李淵靜靜地坐在大殿中央,渾身散發著孤寂與蒼老的氣息。

在李淵的身前,擺放著一具身量不長的屍體,這屍體衣著華麗,仰面躺在一張縛輦上,右手仍緊緊地攥著一把精美的玉具劍。

劍刃上有幾道醒目的缺口,可見死者臨死前還有過一陣頑強的抵抗。

李淵目不轉睛地盯著這把劍,眼神裡彷彿充滿了無盡的悲哀。

李曜心中一痛,自覺放輕了腳步,輕輕走到李淵身邊,斂裙坐下去之後,視線也不由落在了屍體上。

這是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無論是秀氣的五官眉毛,還是柔和的面部輪廓,都依稀帶著幾分李建成的影子。

未等李曜問起,李淵忽然開口說道:“這是你大哥的獨嫡子,安陸王李承道。”

有李淵在場,李曜不便觸碰屍身,見到衣服已然換過,不由問道:“父親,何時何地發現的?死因查清了麼?”

李淵幽幽地答道:“一個時辰以前,死在通訓門旁,身上中了三刀,全是致命傷。”

李曜點點頭,再定睛看向李承道這張永遠閉上了雙眼的稚嫩臉龐。

因為死去時間不長,所以此刻屍體還處於僵硬的狀態,凝固在這孩子臉上的表情,竟無一絲驚恐和憤怒,反而透出一種超乎年齡的冷靜與沉著。

李曜正看著,李淵猛地一拳捶在地板上:“可惜啊!可惜!”

李曜的眼圈也有些泛紅了,情不自禁地問道:“抓到兇手沒有?”

“朕已問過了,承道被一個自稱左監門府中郎將的人接出了東宮……”

正說著,李淵忽然笑了,但這笑容卻比哭還難看,反問道:“蓮華,你覺得真正的兇手,朕還有必要派人去查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淵臉上淚痕未乾,眼淚又再次湧出。

這個老人今天已留了太多的淚,還遠遠未從失去兩個兒子的打擊下擺脫出來,又深深地陷入了失去一個優秀嫡孫的悲痛之中。

而殺死他們的主謀和最直接的受益者,毫無疑問都是同一個人。

李曜默默地搖了搖頭,隨即眸光微微閃動了一下,柔聲勸慰道:“父親莫要太傷心,氣壞了龍體可就不好了,至少大哥的其他子嗣還在啊!”

李淵拭去眼角的淚珠,抽吸了一口氣,才緩緩說道:“蓮華可知曉為何世民做出這等不孝不忠大惡之事,朕仍必須給他保留一點翻身機會的緣由麼?”

李曜慢慢地低下頭,貌似陷入了思考之中。

但實際上,她卻是在掩藏自己臉上的神色變化。

按照“立嫡立長”的禮法,如果李淵的嫡子全部死亡或者被廢為庶人,那他的嫡孫都將具有直接繼承太子之位的資格。

李曜心裡很清楚,如果太子和齊王失去全部嫡子乃至絕嗣,憑李世民的能力和威望及其背後的龐大勢力,只要他的命還在,哪怕被皇帝廢為庶人,也依然會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雖然李承道慘遭不幸,但很顯然,羅仁俊和蘭韶英等人已經很好地完成了他們的任務。

否則的話,擺在這裡的屍體,絕不會只有一具。

就算李世民降為郡王,被李淵禁足,李曜也不敢保證,這些孩子一旦現身,不會有人替李世民除之而後快。

畢竟,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不乏先例,也從來不缺為了自身息息相關的利益,選擇鋌而走險的人。

李淵看到女兒垂首不語,只道她是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長嘆一聲,解釋道:“這是因為,除了承道一人遇害以外,你大哥的其餘四子和元吉五子全都被人擄走了。”

李曜驀地睜大眼睛,故作一臉驚愕之色:“甚麼!竟有此事?”

李淵忽然長身而起,拍了兩記響亮的掌聲,兩個宦官聞聲而入,迅速將李承道的屍體抬了出去。

隨後,李淵緩緩坐到了御座上,臉上的哀傷之色似已完全消失,又恢復成了一個帝王的威嚴模樣,對李曜指了指右首位置:“蓮華過來坐。”

待李曜坐好,李淵又拍了拍掌,站在殿門外的宦官立刻拉長了尖細的嗓門:“陛下有旨,宣天策府司馬、檢校侍中宇文士及覲見!”

李曜微微一怔,暗道:“怎麼是他?難道此君這麼快就和李世民脫離了干係?”

宇文士及瞧見李曜也是一愣,卻不敢多看,趕緊俯身拜道:“臣宇文士及,見過陛下!”

李淵肅手道:“宇文卿快入坐。”

“臣謝陛下。”

君臣一番客套之後,李淵開門見山地道:“朕召你來,主要是有件極重要的事情,想徵求宇文卿的意見。”

宇文士及心中一緊,問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李淵鄭重地道:“朕已決定明日早朝宣佈廢陝東道大行臺,以宋王元嘉為大都督,置洛州大都督府,宇文卿認為何人可勝任長史之職?”

此言一出,宇文士及的臉色頓時變了幾變。

宋王李元嘉,正是他的幼妹宇文昭儀為李淵所生的第一個皇子,由於聰穎好學,一直深得李淵寵愛,更何況李淵剛即位之初,曾經一度打算立宇文昭儀為後。

所以,皇帝這番用意已再明顯不過,與其說是讓宇文士及舉薦官員,莫不如說是藉機向他表明自己將宋王當作了儲君的候補人選,同時還可以大舉分化武功郡王背後的勢力,讓他宇文士及轉眼就從李世民的僚屬變成了一大政敵,真可謂老謀深算,一舉兩得。

宇文士及不知自己是該激動,還是該恐懼,只覺自己被人放到了炙烤架上,忙道:“陛下,河洛居天下之中,乃中原重地,若不委派一位文武名望兼備者為都督,僅由長史定奪事務,恐難以轄治啊!”

李曜自然樂見其成,乾脆加一把火,似笑非笑地介面道:“宇文侍中此言差矣,自武功王平定洛陽之後,中原已承平五載,擇一皇子遙領有何不妥?而且依我之見,長史的最佳人選,也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宇文士及登時大汗淋漓,連連叩首道:“臣惶恐之至,不可!絕對不可!”

李淵拍了拍御案,斷然道:“明昭所言有理,論威望,論才識,原天策府中,無人能及宇文卿,就這麼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