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阿兄垂青,明真實在受寵若驚,只是修行艱難,悟道方知天命,明真雖身在十丈軟紅,志卻只在求證大道,為此,明真絕前緣,清妄念,淡情慾,不願因俗世纏身,以致諸般努力付之東流,還請阿兄諒解。”

李曜雙眸清明,把話說得輕緩灑脫,仿若高高在上的青天白雲,淡泊坦蕩,去留自然。

李世民看著李曜近似完美詮釋寧靜致遠的表情,目光裡漸漸有了笑意,半晌之後,他忽然搖頭笑道:“你雖然修道有成,然已深陷紅塵,想要遠離爭鬥,置身事外,未免亦太天真了,為兄聽聞,前些時候,父親曾經有意將你嫁與柴紹,只因你堅決反對才作罷,想來這不是甚麼空穴來風吧?”

“不瞞阿兄,此事的確屬實。”

李曜點頭承認,語氣誠懇地道:“只是阿兄講的這些道理,明真又何嘗不明白,諸位都很清楚,明真不過是區區一介女道,能否保住今時地位,只在陛下一念之間,莫看明真深受隆寵,其實心裡也常感惶恐不安。”

“伺君左右,如履薄冰,彼此彼此。”

李世民嘆了口氣,情意深長地道:“說起來,你常在父親身邊隨鑾伴駕,想必也知道我等現在的處境是不大好的,而今在這偌大的皇宮裡,為兄已無根基可言,希望你念及我們的兄妹之情,在為兄面臨萬劫不復之時,能夠予以一點幫助。”

李曜故作一愣,隨即突然睜大了雙眼,支吾道:“阿兄的意思是……畢竟血濃於水,陛下不可能那樣做吧?”

她說著,還比劃了一個殺雞抹脖的動作。

李世民瞧見李曜一副要多震驚有多震驚的模樣,似乎生出了對方不是三姊本尊的錯覺,連忙擺了擺手,解釋道:“當然不是你想的那樣,為兄就實話實說吧,近兩年一些公卿朝臣和後宮妃嬪一直在慫恿父親廢黜為兄,而父親最近居然也有了相似的意向,似乎想把為兄改封到蜀地!”

按照原史的程序,再過不久就將發生“楊文幹事件”,李曜記得在該事件的前期,李淵也有將太子李建成貶為蜀王的打算,只是後來可能發現了什麼可疑的跡象,才改變了主意,卻不想這原來竟是李淵為貶謫李世民而準備的方案。

對於志在權傾天下的李世民來說,被外放到地狹兵弱的巴蜀之地,用萬劫不復來形容,倒真不為過。

可以想見,在這種惡劣的局勢下,李世民會鋌而走險,悄然對李建成發起一次奪嫡行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沉思片刻,李曜心頭微微一動,輕聲問道:“卻不知明真該為阿兄做些甚麼?”

李世民沉聲道:“為兄知道,父親聽得進你的諫言,所以你只需適時勸誡父親即可。”

李曜重重一點頭,灑然道:“好,還請阿兄放心,明真定當盡力而為。”

帳中眾人聞言,神色皆是一鬆,李世民長身而起,對李曜展顏笑道:“走吧,阿兄帶你到別處玩去。”

……

……

閒時易過,不知不覺,已是太陽西沉。

宮宴散去,各回各家,李曜和九江公主坐上來時所乘鳳輦出宮,不多時便返至九江公主府門前。

李曜扶著九江公主掀簾下輦,抬眼一看,就見一襲白衣的馬周朝自己小跑過來。

李曜與九江公主的關係極親密,但明園中人都很恪守規矩,若非陪伴園主出行,通常都不會到隔壁府邸來串門,而現在身為明園大管事的馬周卻親自現身此處,顯然是有急事相告。

馬周向九江公主拱了拱手,便來到李曜身邊低語幾句,李曜聽了不由微怔,忙對九江公主說道:“元玉,我那裡出了點狀況,只得快行一步了。”

說罷,她的人影已閃入大門,未等他人反應過來,便迅速消失在了深宅裡。

九江公主朝馬周奇怪地問道:“明園出了何事?”

馬周笑道:“沒甚麼,只是捉到了一個怪人。”

他說完,忽然發現九江公主雙眸漸漸放出光來,頓時有了想抽自己一個嘴巴的衝動,便聽九江公主興奮地道:“我也要去看那怪人,馬管事速速引路。”

……

……

明園北苑的一間房屋內,蘭韶英面沉似水,緊緊地盯著眼前被人捆成粽子卻還老神在在的瘦削男子。

過了一會兒,房門吱呀一聲開了,瘦削男子看清來者,精神登時一振,欣喜若狂地道:“佛祖保佑,袁某總算見到仙姑啦!”

蘭韶英柳眉倒豎,怒聲喝道:“明昭公主在此,蟊賊休得胡言。”

李曜徑直坐到屋中主位,對蘭韶英說道:“給他鬆綁吧。”

蘭韶英一把擰起瘦削男子,三下五除二解開繩索,便把人往地上重重一扔。

瘦削男子只覺自己差點被人摔散了架,自行爬起來,一面揉著屁股,一面齜牙咧嘴地對李曜說道:“袁某真是服了,仙姑……貴主竟能修煉出分身,當真是神通廣大。”

他說著,又輕輕搖了搖頭:“這位分身只有一點不好,就是不認得人。”

蘭韶英正要發作,卻被李曜擺手制止了:“阿蘭,這位是我的舊識。”隨即又指了指左右賓客座位,對蘭韶英和瘦削男子肅手道:“你們都坐吧。”

李曜打量了瘦削男子一眼,納罕道:“袁二,自山中一別,只過了一載而已,你為何就瘦成了這樣?”

袁二面有難色,猶豫了一下,才道:“袁某只是近來……有些操勞過度。”

李曜省起林十娘已到了虎狼之年,不禁立時瞭然,強忍笑意問道:“既然如此,那你怎麼還有氣力闖進我的府邸呢?”

本來蘭韶英對李曜和袁二如此熟稔感到懵然,聽得李曜問起此事,便和袁二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起事情的緣由經過。

原來袁二率領妻子兒女在長安近郊的袁氏故里編戶入籍之後,只得到了一塊荒蕪多年的土地,袁二並不是不懂耕種,但要等到把這塊荒地重新開墾為農田,那他一家肯定熬不過第一個冬天,袁二夫婦這一番合計,便把李曜贈送的極品白玉賣給了族長,然後在長安西市盤下了一家食肆,並取名為“袁林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二腦子靈活,擅討顧客歡心,而林十娘曾受李曜指點,廚藝自是不俗,於是乎,到得今日,袁林齋在西市竟已是小有名氣。

食肆酒肆,向來是打聽訊息的好地方,早在李曜首次受封的時候,袁二得知所謂“慈心普度道人”乃是一名女冠,就聯想到了李曜,只是當時袁林齋才剛起步,雜務繁多,讓他騰不出時間來明園一探究竟,後來又聽聞李曜連續受封,作了本朝的公主,加之袁林齋在西市也已站穩腳跟,袁二終於耐不住好奇心,便在光天化日之下,踩凳翻牆,竄入明園北苑,結果兩腳才一落地,就被在家帶孩子的蘭韶英逮了個正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