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真叩見陛下。”

“蘭韶英叩見陛下。”

甘露殿中響起了兩名女子略帶疲憊的聲音。

“平身。”

李淵見李曜和蘭韶英二人皆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忙吩咐左右宦官道:“來人,賜坐,上茶。”

李曜和蘭韶英依次坐下,不多時宦官手捧茶入殿,李曜口渴難耐,端起案上的茶盞,就咕咚咕咚喝了起來,一杯御賜的香茗還沒嚐出個味兒,便牛飲似的入了腹,隨後還一抹嘴,問道:“陛下,可有吃食?”

興許是穿越者不大會講究古人所謂的君臣禮數,以及李淵對眼前這個愛女一向縱容的緣故,李曜常在李淵面前表現得非常隨便,一旁的蘭韶英見了也不覺奇怪,因為過去的平陽公主其實也是常常如此。

李淵揮揮手,近侍宦官附耳過來,李淵對他低語一番,近侍宦官應諾出殿,只片刻工夫,近侍宦官就提回來兩個精美的食盒,分置李曜和蘭韶英二女案前。

李曜一日一夜沒進食,早餓得前胸貼後背,自是不跟便宜老爹客氣。

李曜迫不及待地揭開盒蓋,頓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就見盒中皆是美味的糕點,拿起一個就直接塞入了口中,大快朵頤間瞧見蘭韶英依舊保持著正襟危坐的姿勢,明明狀態不比她好到哪裡去,卻連茶水都未動,不由蛾眉一蹙,催促道:“阿蘭,吃,快吃。”

蘭韶英尷尬地看向皇帝,李淵點頭示意,蘭韶英這才淺淺啜了一口茶,動作優雅地取出一個點心,小口小口的吃了起來,若是放在別人眼裡,她這副斯文的吃相才是真正符合皇家公主的模樣,而李曜簡直教人不忍直視。

殿內宦官們全都默然地低下了頭。

其實他們在憋笑,各個把臉憋得通紅,卻連一聲也不敢吭。

因為就在不久前,內廷有個新來的小宦官看見慈航法師把拂塵插在後衣領的不雅形象,居然一不小心在皇帝面前笑出了聲,結果後來就被皇帝下令杖打了一頓,險些把命都丟了,直至今時還尚未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李淵見李曜吃得津津有味,沒有貿然打攪,待到李曜把一盒糕點吃了個精光,這才揚起寵溺的微笑,問道:“明真啊,你現在一副兒郎打扮,又如此匆忙趕回來見朕,卻不知所為何事?”

李曜拍了拍手上的點心碎末,開口應道:“為了挽回陛下的聲譽。”

大概是李曜的開場白有些出人意料,李淵先是一怔,隨即就看向蘭韶英,肅聲道:“韶英,柴嗣昌說你遁入了空門,如今卻偕同明真一起到宮裡來,莫非是為了你的姊夫劉世讓?”

李淵不提其姐,而是姐夫,這話就說得有些曖昧了,從某種角度來說,無論古今中外,小姨和姐夫都不太容易相處,兩者之間常常一出點岔子,就會產生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糾葛。

蘭韶英哪還不曉得皇帝的揶揄之意,只能裝作無知,保持鎮定地說道:“正如明真所言,陛下殺了劉將軍,而後若是真相大白天下,證明劉將軍乃是冤死,必會有損陛下的功德名譽。”

李淵聽到“冤死”二字,臉上閃過了一絲痛苦,隨即就板起臉來,重重地哼了一聲,勃然道:“你身在尼寺,哪曉得甚麼實情!朕命令劉世讓增援高滿政,他率軍行至半道,卻突然折返,難道你認為合乎常理?單憑這般作為,朕便可治他一個違命不遵之罪!”

蘭韶英自然不曉得這種軍機之事,被皇帝突如其來的憤怒駭得臉蛋慘白如紙,不禁心慌無措地看向自己姐夫唯一的救星,依舊老神在在的“平陽公主”。

殿內沉默片刻,李曜忽然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道:“陛下,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世讓可不是那曷娑那可汗啊。”

其實,李曜從一開始就不大相信李淵會傻乎乎地上一個突厥使臣的當。

因為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李曜對老皇帝李淵已經有了一個遠比史料記載更真實的全面認識。

誠然,李淵確實有著“用人偏私,私於親戚,性好漁色”的壞毛病,可他城府非常深,尤其擅於隱忍不發。

當年西突厥曷娑那可汗到隋都朝見,被隋煬帝扣留在了中原,數年後與之有宿怨的東突厥處羅可汗遣使來唐,請求李淵殺了曷娑那,否則就要出兵犯唐,本來他是不同意的,但當時唐朝正和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殺得難分難解,有大臣說“保一人而失一國,後必為患”,於是李淵便把曷娑那交給了東突厥使者,任其慘遭殺害,雖然此舉不義,卻為唐朝暫時免去了外患之危,並為其後集中全部兵力進行內戰創造了條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李曜一聽到李淵用上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伎倆,立刻猜出了李淵的真實想法,無非就是他和某些大臣想故技重施,拿劉世讓的身家性命來換取北方邊境一時的安寧。

坐在首席上的李淵嘴唇微微動了動,卻沒有說出話來,便聽李曜又道:“孫武曾言‘君命有所不受’,須知為將者在外征戰,隨機應變才是取勝之道,即使其行為可疑,陛下亦該遣人仔細調查,方可作下論斷,更何況突厥人不善攻堅,只會圍城,明真聽聞突厥主動遣使來和談,便知其進攻受到了不小的挫折,值此戰事僵持之際,最忌擅動領兵大將,陛下斬了劉世讓,反倒讓突厥人沒了後顧之憂,只怕馬邑城中糧盡之日,陛下又會失去另一員良將……”

李曜滔滔不絕地講著,渾然不覺一個十幾歲的女冠如此瞭解兵政之事,在旁人聽來是多麼不可思議!

只要不是白痴,但凡認識平陽公主的人,都會把她當成那位威震關中和痛擊劉武周及漢東軍的李家三娘子。

而李淵和蘭韶英都聽得無比入神,似乎也忘了“李兆月”現在的身份是“慈航法師李明真”。

待到李曜把一通話說完,李淵兀自點了點頭:“平……”

“平陽”二字險些脫口而出,幸虧他及時反應過來,繼而改口道:“法師言之有理,只是茲事體大,容朕再考慮考慮。”

聽得此言,蘭韶英心中登時有如擂鼓,不由自主地看向李曜,顯然已是緊張到了極點。

李曜離席而起,來到李淵近前,無比端莊地行了一禮:“殺劉世讓,馬邑必失,放劉世讓,馬邑必保,兩種結局,一失一得,還望陛下儘快定奪。”

李淵沉吟半晌,忽然說道:“暫且不提劉世讓,你憑甚麼擔保馬邑不失?”

李曜無比堅定地吐出了三個字:“李明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