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讓?

那位被一個拙劣的離間計害死的唐初名將?

聽到這個名字,李曜心中不由有些動容。

她突然想起史書記載突厥人曾和劉世讓有過兩次交鋒,都吃了不小的虧。

第一次是武德三年,突厥倫特勒大掠幷州,時任幷州總管的劉世讓用計將其活捉,後來劉世讓出關監視和防範突厥,處羅可汗到死都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次是武德四年,突厥頡利可汗趁唐朝集重兵決戰竇建德和王世充之際,與高開道、苑君璋聯軍十數萬攻入雁門關,劉世讓率本部一萬人馬在武州城禦敵,整整一月有餘,突厥大軍也未有所寸進,頡利可汗便派出被扣留的唐朝鴻臚卿鄭元去勸降,劉世讓怒斥鄭元“丈夫奈何為夷狄作說客邪”,最後頡利可汗久攻不下,又獲知唐軍擊敗竇建德、王世充的訊息,只得悻悻而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連別人為突厥做說客都感到憤慨的錚錚鐵漢,最後卻因李淵聽信突厥使臣曹般所謂“世讓與可汗為亂”的一面之辭而遭冤殺,當真教人扼腕嘆息。

李曜正垂眸沉思,蘭韶英見她默然不語,忽然起身後退兩步,跪席伏首重重一磕:“大姊夫常言自己生平最恨突厥人,惠蓮絕不相信大姊夫會勾結外寇欲反叛朝廷,阿姊救救他和韶華姊吧。”

李曜連忙收斂心神,上前把蘭韶英扶起來,說道:“我近日來身在華陰,遠離京師,訊息較為閉塞,若我能夠得知此事,必然會出言相救,可你既然已早早知曉我的身份和所在,為何不曾直接來找我?”

蘭韶英面色羞窘地解釋道:“我當時還不敢完全確認阿姊的身份,而且我原定明日便要正式剃度出家的,得知姊夫出事之時,我欲前往華陰尋你,可畢竟是涉及謀反的案子,官府前日剛抄了姊夫在這弘農城中的府邸,鬧得沸沸揚揚,住持怕我因救姊心切而受到牽連,所以堅決不允我出行,是以只好委託一位奉師命外出訪問的師姊帶信給你,我認為你如果真的是阿姊,看到那封短信必然會來,如果不是的話……我也沒辦法可想了。”

一聽此言,李曜心頭騰地冒起一股無名火,她自然明白自己之所以會如此生氣,正是受到李兆月的意識影響所致,可她的臉色還是不可控地沉了下來,口中恨鐵不成鋼地道:“救人如救火,你這般磨磨蹭蹭,像個甚!”隨即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蘭韶英的一隻皓腕:“既如此,你還做甚麼蠢尼姑,跟我走!”

要知道這個時代,“尼姑”是一種對比丘尼有待商榷的稱呼,若再加個“蠢”字作為字首,便可堪稱罵人的言辭下限了,李曜現在被怒氣所支配,腦子一片空白,飆出這般粗鄙之語,亦是渾不自知,直把蘭韶英罵得羞慚不已。

李曜強行拉著蘭韶英出了房門,又拽開偏屋,喚上宋意如,然後快步走出院門,迅速解開坐騎的韁繩,旋即拉住蘭韶英的手腕,往馬背上一扔,待到蘭韶英反應過來,人已趴在了鞍韉上。

“阿蘭,坐到後面摟緊了。”

李曜說著抱起宋意如,扳鞍上馬,揚手一鞭,便在寺院中策馬而行。

這時,正有幾位女尼有說有笑地走向寺院門口,忽聽馬蹄急響,抬眼一看,就見內院裡奔出一馬三人,全都大吃一驚。

頭前一位身穿福田衣的老尼,毫無畏懼地擋住李曜的去路,高喝一聲:“停!”

李曜猛然勒韁,立住了身子,沉聲道:“某有急事,請莫要擋道。”

俗話說“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老尼本來瞧見李曜一副少年模樣,又聽得這般不敬言語,當即忍不住怒聲道:“你是何人?身為男子,非但闖入尼寺,還敢在院中縱馬橫行,難道不知此處乃佛門重地麼?”

未等李曜開口,蘭韶英從她背後探出頭來,怯怯地道:“普慧住持,她是我的……”

“閉嘴!”

普慧氣得雙目圓瞪,痛心疾首道:“惠蓮,你太讓為師失望了!”

李曜一見對方明顯有所誤會,改用女聲說道:“我是阿蘭的姊妹,你們佛家不是常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我們要去救人,若是晚了,後果將不堪設想,還祈師太速速讓開道路。”

“阿彌陀佛。”

普慧臉上登時現出瞭然之色,雙手合十,唱了一句佛號,對蘭韶英說道:“惠蓮,萬法相互緣起,看來你俗緣無斷,貧道自是不會強求,只希望你要量力而行。”說著便讓到一邊,並對不遠處值守寺門的小尼素文說道:“開門放行!”

李曜欠身行了一禮,說道:“多謝師太體諒,此番我來得匆忙,事後必會攜重金為貴寺添置香油錢帛以表謝意,告辭!”

李曜說罷,一提馬韁,便奔出了大門,隨後在市裡取了裝有宋父屍身的棺材,又僱了一輛驢車,交待車把式將棺材運送至華陰“慈航法師”的暫居之所,然後就朝著弘農城門的方向疾馳而去。

弘農西城門,幾個正犯困的門卒,乍見街上一騎快馬飛馳而來,下意識地舉槍擋在門洞口,接著定睛一看,便識出那縱馬者正是那個早間入城的紈絝子弟“羅仁俊”,於是又紛紛閃開,李曜見他們自覺性這般高,透過城門時,還很禮貌地道了一聲“多謝”,但卻沒有換來門卒們絲毫的好感,就聽得一人對她的身影望而興嘆道:“一個女童還不夠,連個遁入尼寺的女眾也不放過,真是造孽喔。”頓時引發眾門卒一陣痛惜哀嘆……

李曜一路馳行,青海驄載著三個人,速度竟絲毫不慢,惹得沿途行人紛紛注目。

實際上,駿馬所載三人的體重都很輕,加起來遠未及三百斤,只相當於一名鐵鎧騎兵的重量,從弘農到華陰一百八十裡,李曜並沒有比來時多費時辰,午正後離開弘農,亥時便抵達了華陰城外的暫居地平陽公主已故部將向善志長子向崇德的別業。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