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曜迅速穿戴齊整,出了自居的閣樓,就見到李淳風、褚遂良、任雅相、鍾馗等十數人俱都站在樓門外的花苑中,似乎已經等候了許久。

雖說赴宴者當中幾位官人的品級都很低,不像那些五品以上的在京文武官員每天都要起個大早去朝參,但他們都是職官,不僅有固定的上班時間,還有各種公務需要處理,而任雅相等暫無官身的京城世家子弟,似乎也非無事可做,只是出於對李曜的尊重和基本的禮節,這才沒有不告而別。

李淳風等人一見明園之主現身,對其昨夜舉辦的宴會言簡意賅地稱讚了一番,就紛紛告辭離去,而李曜將他們送出了明園,也不多做耽擱,便匆匆領著鍾氏兄妹和兩個道僮來到前堂謁見兩位尊長。

其實早在回京的第二天,李曜就帶著魚巧巧和張檀一起去終南山宗聖觀面見師尊和同門,打算解決這兩位道僮的入籍事宜,順便再敘一敘師徒之情和同門之誼,不想到了宗聖觀,卻被他人告知,國珍法師和監院已被今上召去參加宮中舉辦的中秋晚宴,而鍾氏兄妹則以辦理私事為由,隨同兩位尊長一齊下了山。

後來,李曜透過“鍾氏邸店”掌事的一番聯絡,見到了鍾氏兄妹,並由大師兄鍾馗派人向兩位尊長轉告了李曜的所在,是以歧平定和巨國珍兩人才會自行找到“明園”裡來。

一番見禮完畢,巨國珍便對李曜笑道:“明真,看來你下山之後,可謂是收穫頗豐啊!”

巨國珍根本沒有想到,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李曜不但與廬陵公主義結金蘭,進而獲得皇帝的敕封,成為當今天下最尊貴的女道士,還能得到如此一座偌大的京城宅園,讓他不得不為之感嘆。

而且,他雖然掛著李曜的師父名分,但實際上卻好似顛倒了過來。

因為這些日子以來,他透過不斷的試驗,發現李曜撰寫的那本《煉丹要略》實在是精妙至極,書中所敘述的煉製方法,竟是無一不正確而高效,以致他現在已將諸如《抱朴子內篇》、《肘後救卒方》、《合丹法式》等所謂的丹學著作統統扔到了金丹閣的犄角旮旯裡,再也不拿來作為參考之用。

甚至可以說,透過研究《煉丹要略》這本書,他已經被自己的弟子李曜徹底顛覆了認知,從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丹藥學領域。

李曜不卑不亢地道:“弟子能有所得,全憑恩師和監院的悉心栽培。”

歧平定不著痕跡地打量了李曜一眼,和藹地笑道:“呵呵,明真的模樣倒是無甚變化,但你如今的地位與過去相比,卻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歧平定從一開始就發現李曜的面相和氣度極為不凡,爾後又見她順利拯救了吳王杜伏威的性命,便知曉這個弟子的來歷,絕非文牒中所寫的那般簡單。

所以,他從不相信李曜得了什麼“失魂症”,也不會把李曜當作普通女冠來對待。

而站在宗聖觀以及整個道教的立場,他對李曜地位和名氣的提升,當然是樂見其成的,對李曜能否成為聞名天下的女道士,更是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李曜恭謹地道:“明真身為宗聖觀弟子,焉敢辜負尊長們的諄諄教誨,惟有砥礪前行,以弘大道,卻不知監院與恩師屈尊駕臨弟子寒舍,所為何事?”

面對李曜謙恭的態度,歧平定和巨國珍均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便由歧平定說明了來意:“在昨日的夜宴上,今上當眾說了你和廬陵公主的事情,聽其所言之意,想必會在重陽節那天召你伴駕秋遊,如果老道和令師尊沒有料錯的話,過不得今日,以謹慎著稱的萬貴妃就會召你入宮覲見,因為此事關乎我宗聖觀的體統,所以我們才趕緊過來給你提個醒,好教你提前有所準備。”

李曜聞言,一張臉頓時變得慘白,不由緊張地道:“弟子對宮中的規矩,可謂是一竅不通……只怕會丟臉呀。”

見到李曜原本一向從容淡定的臉上突然現出了惶恐之色,歧平定和巨國珍不約而同地對視了一眼,隨即齊聲大笑,似乎覺得這難得一見的“奇景”有趣極了,惹得鍾氏兄妹和兩個道僮也跟著附和地笑了起來。

待到眾人收斂了笑聲,巨國珍開口說道:“徒兒莫要擔心,我們道門中人,講究隨性自然,你只要注意言行舉止得體就行了。”

歧平定也介面道:“明真可能有所不知,萬貴妃深得今上禮遇,據說現在宮中之事,皆是由萬貴妃來諮決,既然今上有意讓你隨駕出行,萬貴妃當然要提前召見你,至於宮中有甚麼忌諱,老道已經抽空給你寫好了。”說著從袖口裡拿出一卷紙條來。

“明真多謝監院和師尊的指點。”

李曜鄭重其事地接過紙條,面上雖然恢復了幾分顏色,心中卻開始翻滾起來。

對於這種事情,李曜其實早在成為廬陵公主義妹的時候,便已有了預感和思想準備,可她知道自己將很有可能面對一大群熟悉平陽公主的人,心頭還是頗為忐忑。

而且,她現在暗中以平陽公主的身份與何氏兄弟、李淳風建立了聯絡,已經不敢輕易使用那種無法自主解除的催眠術,所以她還隱隱有些擔心自己這具身子會再次出現失控的狀態。

但李曜心裡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想成為一個歷史上的匆匆過客,就必須學會面對這種局面。

無論是天意,還是命運,都容不得她退縮和逃避,只能選擇知難而上……

只一彈指間,李曜的心思已然轉了好幾圈,隨著情緒漸漸穩定下來,她便主動轉移話題,向歧平定和巨國珍說起了身邊兩個道僮的入籍之事。

李曜的意思是希望這兩個女道僮能夠成為巨國珍的弟子,可巨國珍一聽,當即指了指身形魁梧的鍾馗,沒好氣地對李曜說道:“雖說我們道家沒有俗家那麼多講究,但別人一見為師門下弟子當中,就這麼一個兒郎,還以為我這個老道有甚麼不良嗜好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歧平定忍不住捋須笑道:“明真,如今你得了敕封,亦非普通道人,既然令師尊不願意收下這兩個孩兒,你就自己納為弟子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