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曜被祁黛雙請入焉支州的臨時治所中歇腳時,看到附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隨後便很快知曉這假小子刺史的野心來自哪裡。

因為就在焉支州正式設立之初,祁黛雙接受了梁元度的計策,趁著突厥人全力圍攻馬邑,腹地防務空虛之際,擇三千可戰人馬,北出紅谷關,長途奔襲八百餘裡,有如秋風掃落葉,席捲了狼山南麓全部的突厥聚落,繳獲馬匹上萬,解救漢人牧奴三千,擄掠突厥部民更達五千之眾,而且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凡所到之處,燒光氈帳、屠盡牛羊,順利完成了破壞當地生存條件的作戰目的。

然後他們不等突厥援兵趕到,便帶著戰利品迅速沿著原路撤退,突厥狼山部本營派出的鐵騎一路疾追至紅谷關下,卻因不善攻堅而遭受重挫,只得望關興嘆,恨恨而歸。

正如古人所言,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一也。

戰畢,祁黛雙又聽從梁元度的建議,為了避免給焉支州埋下未來禍亂之根,決定採取“全民同化一體”之策,強制突厥俘虜解辮束髮,削衽易服,改漢姓,學漢語,若有抗拒不從者,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立斬不饒。

於是,在一陣人頭滾滾之後,突厥俘虜們嚇得徹底老實了,而隨之帶來的成效,自然也是顯而易見。

祁黛雙只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便發動組織上萬勞力,在古長城廢墟的現有基礎上,初步修築起一座名為“焉支城”的土堡,現如今雖然距離完工還為時尚早,卻也能顯出一座城池的雛形。

李曜不得不由衷的感慨,雖說梁元度的計策,沒有自己的預想更加高明,但他也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只是其策略之狠辣嚴酷,完全不符合隋唐兩朝逐步建立起來的多元化普世價值觀念。

若非自己對歷史進程動了一點手腳,若非祁黛雙也是一個成長於特殊環境的女中異類,恐怕此君只得寂寂無聞地埋沒於歲月的長河裡,亦不知還會有多少能人異士,在將來可供祁黛雙派用差遣。

雖然話說回來,若無當前唐王朝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祁黛雙的“斛尤部”也不能一舉佔得這方圓數百裡的一州之地。

但是,天地有盈虧,萬物無不朽。

再強大的王朝也逃不過“盛極必衰”的歷史必然規律,許多慘痛的歷史事實無不證明了一個道理因為強大,才會變得開放包容,而不是因開放包容變得強大,一旦實力此消彼長,那些羽翼豐滿的政策獲益者們,必然會撕破溫順的外表,露出猙獰的利爪和獠牙,把神州大地蹂躪得體無完膚。

所以,李曜還是希望“斛尤部”能夠迅速壯大起來,儘量為華夏文明減少一點遭受蠻族肆虐而全面倒退的可能。

當然,深明大義的李曜也不會放過擺在眼前的利己之機,是夜便與祁黛雙抵足而眠,談起了一件不可為外人道的生意。

因為涉及走私交易,雙方談了幾乎一整宿才達成一致:從今年開始,李曜將在每年九至十月期間以高於朝廷一倍的收購價格,摺合成米糧向祁黛雙換取兩百匹成年戎馬。

在整個談判過程之中,祁黛雙自始至終都沒有問及李曜購買軍馬的用途,雖然此前他們新附朝廷,便立下一個不大不小的功勳,而她也因此得了左驍騎衛將軍之銜,以及千緡銅錢與千匹絹綢,卻遠遠不能解決焉支州因人口突然激增而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她只覺李曜收購的數量並不算多,在保足朝廷徵收的份額之外,適當賺一些外快也是挺好的。

翌日天明時分,祁黛雙領著祁大略、梁元度等焉支州諸官將李曜一行送至焉支州邊境,又依依不捨地敘了一番話,這才返回治所,而李曜一行為了節省時間,則繞過番禾縣直奔赴姑臧城。

一到姑臧,李曜和安紅玉便興沖沖地去拜訪廬陵公主,結果卻被負責守宅的公主府僕人告知,不久前駙馬喬師望被朝廷臨時徵調至戰事吃緊的代州任職,廬陵公主雖未隨行,卻也被李淵召回了長安。

李曜一直很想知道便宜老爹李淵對於自己與廬陵公主義結金蘭的反應,是以她只在城裡的“悅來客舍”待了一夜,便催著隊伍急急地上了路。

李曜東返的腳程比西行快了不少,路上沒那麼多走走停停,也不用擔心吐谷渾劫掠,偶爾出現的些許馬賊,見了他們這武裝護衛已然超過一千的強大陣勢,大多掉頭就跑,餘下逃得慢的、愣的、橫的、不怕死的,自然都成了李曜名下十二保鏢與敦煌士族子弟用來比試騎射功夫的活靶子。

從敦煌出發,途經河西走廊、隴右十州之地,行程四千多裡,他們只用了不到四十天的時間便進入了關中。

敦煌士族子弟們,無一不好奇地打量著這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寬敞的驛道兩側,成排的楊柳隨著秋風輕輕搖曳,而路邊的矮坡上芳草萋萋,五顏六色的野花兒點綴期間,過了隴州、岐州,進入京畿地區,地勢變得愈加平緩,沿途漂亮的房宅隨處可見,再向道路兩邊的遠方望去,便是無邊無際的良田。

見到此情此景,張棟忍不住讚歎道:“沃野千里,蓄積豐饒,地勢形便,曾聞關中乃天下之脊,果然名不虛傳!”

李曜身邊最愛嘰嘰呱呱聊個不停的魚巧巧竟然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過得好半晌,這才顫著聲音吐出了兩個字:“好美。”

而這時,忽然有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襲來,安紅玉鼻翅急促地翕動了幾下,旋即抬手揚鞭,坐下的胭脂馬一聲長嘶,便猶如飛箭一般衝到了前方,熱辣而豪放的聲音亦漸行漸遠:“明真,前面花兒好香,我先去也,哈哈哈……”

一來到法度森嚴的關中,李曜就趕緊換乘了白駱駝,自然不會去追趕眼前那一團烈火般的人兒,待到優哉遊哉地來到路邊一處桂花環繞的酒肆門前,不遠處立時響起一個熟悉而甜美的聲音:“明真,阿姊等你久矣。”

李曜遁聲看去,就見廬陵公主一身雪白的大袖羅裙,與穿著一襲紅裙的安紅玉俏生生地站在桂花樹下,彷彿一白一紅的兩朵並蒂蓮花。

李曜忙下了坐騎,立刻上前幾步,驚喜地問道:“阿姊緣何會在此等候?”

廬陵公主故作神秘地笑道:“嘿嘿,在你透過大震關之後,阿姊就收到了訊息,算好了時辰,又見這裡景色不錯,便在這裡等你嘍。”

李曜莞爾一笑,躬身一禮道:“明真多謝阿姊費心。”

“不敢當,其實呢,阿姊都是為了辦正事……”

廬陵公主說著,忽然輕咳了一聲,從袖口中拿出一個貼金卷軸,不疾不徐地舉起,動作竟無往常那魅死人不償命的風情,而是透著一種莊重的韻律,隨即便聽得她那檀口中一字字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聖旨在此,李明真接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