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

持弓的瘦削漢子剛走到李曜的身前,突然發出了一聲難以名狀的哀嚎,他的臉已因痛苦而扭曲,雙手捂著下面的要害,身軀就像蝦子一般彎了起來,緊接著撲通一聲跪趴在地上,翻起了白眼,吐出了白沫。

時間,彷彿在剎那間靜止。猥瑣漢們全都呆住了,一動也不動。

他們完全沒有料到李曜居然會突然出腳傷人,親眼目睹了持弓漢子生不如死的痛苦模樣,都感覺自己的命根也好像生疼了起來。

過了許久,猥瑣漢們方才回過神來,皆是又驚又怒,當場化作一匹匹惡狼,嗷嗷叫著朝李曜猛撲了上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恨不得立刻把眼前這只不知好歹引起公憤的西貝貨摁倒在地,然後用力懲罰一番,並好好教教她該如何作一個正常的女人!

然而,這只西貝貨身如矯龍,快若驚鴻,騰挪躲閃之間,腳無虛發,一踢一個準,直教人防不勝防。

片刻之後,鳥雀殘,滿地傷,捂襠漢子痛斷腸,他們連李曜的衣角邊兒都沒碰著,就已經全都撅著屁股趴在了地上,“唉喲哩呀”唱個不停。

其實李曜只是想給這些人一個稍微深刻一點的教訓,並不是真的打算要將他們全都變成閹人,所以生氣歸生氣,她的每一腳都還是儘量留了力道。

只是她與自己的這具身子尚處於磨合期,對力道的控制多多少少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難保有的人下面那玩意兒已是廢了,就算沒有廢掉,若是沒有及時醫治的話,將來可能……大概……八成也是不怎麼好使了。

趁著猥瑣漢們還趴在地上哀嚎不起,李曜迅速把散落在四處的兵器全都收集了起來,粗略的挑選一番之後,將其中一柄看得入眼的橫刀挎在腰間,又把獵弓和箭壺背在了身上,然後毫不客氣地將挑剩下來的兵器一一掰斷,不管是鐵製刀刃,還是木製長杆,在她的手裡俱都變得如同枯朽的樹枝般脆弱,沒有任何區別。

人的聲音不斷響起,稍微緩過痛勁兒的猥瑣漢們聞聲看去,驟然見到李曜這般非同尋常的舉動,全都嚇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他們紛紛試圖起身逃跑,卻發現只要大腿一用力,下面就會疼得要命,一時半會兒完全爬不起來。情急之下,便有一人當場調整了姿勢,將四肢臉面全都貼在了地上,顯然是打算裝作暈死過去,而其他人本來已是六神無主,突然見到此人作態,也不管如此這般是不是真的能夠保住小命,紛紛有樣學樣起來,待到李曜將地上的兵器全部折斷的時候,哀嚎之聲卻早已停止,地上安安靜靜的,竟無一人在動。

看到他們這種近似鴕鳥般的行為,李曜眼角跳了跳,心裡是又好氣又好笑,忍了好半晌,方才保住自己高冷的形象。

緊接著,她忽然伸出雙臂,用十根可以摧金斷木的纖纖玉指一把揪住就近兩人的後領,就像提起兩隻狗崽似的,一手拎著一個,徑直扔到了火堆旁的空地上,然後再如此反覆,很快便將所有人都丟作了一堆。

結果猥瑣漢們頓時恐懼到了極點,全都假裝不下去了,個個身子抖如篩糠,上下牙齒捉對兒廝打,更有甚者連尿都流了出來,一時間臭氣四溢,哭鬧聲此起彼伏。

“全都給我閉嘴!閉嘴!”

不堪雜音貫耳,李曜實在忍無可忍,不由自主地吼出了標準的普通話。

然而,沒有一人能聽懂她的話,眾人見她好像發火了,不但哭鬧得更加厲害,還砰砰磕起頭來,反而愈加聒噪了。

無奈之下,李曜屏住呼吸,強忍著噁心走到他們近前,用拾來的一支斷矛在地上寫下五個鐵畫銀鉤的繁體字:“識字者舉手。”

雖然唐朝和後世的漢語語音系統差別巨大,但繁體漢字卻是沒有變化。只是古代社會底層階級的識字率極為低下,李曜此舉明顯是在碰運氣,若是不成,她就只有靠比劃手勢跟這些人進行交流了,不用想也知道那樣做會有多麻煩。

過了片刻,一隻瘦削的手從人堆裡顫巍巍地舉了起來,正是先前那個朝李曜射出一箭,並最先被李曜踢倒在地的瘦削漢子。

見到有人響應,李曜不由暗叫慶幸,向這位“有識之士”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又寫道:“叫他們閉嘴,否則殺無赦。”

瘦削漢子見到最後三個字,登時嚇得打個了寒戰,趕緊扯開嗓子喊了一通,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哭鬧聲戛然而止。

耳根總算清靜下來,李曜暗暗松了一口氣,將手中的斷矛一分為二,隨手扔給瘦削漢子一截木杆,然後在鬆軟的泥地上寫道:“我問你答,不可隱瞞,知否?”

瘦削漢子點頭如搗蒜,噤若寒蟬地拿著木杆,於一問一答之下,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如同竹筒倒豆子,統統都交代了出來。

原來猥瑣漢們就住在附近的一個村寨裡,因地處荒僻的秦嶺大山深處,又正好位於洋州黃金縣和稷州縣的交界地帶,所以這附近一大片山嶺皆為“三不管”的法外之地。村漢們出則為盜,入則為民,平日裡結隊在山中打獵,若是見到身單力薄的外村人,馬上就會實施搶劫,男的殺了棄屍荒嶺,女的當然是掠回寨中……為所欲為。

誰知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今天一向無法無天的村漢們很不幸地遇見了李曜,就好像一頭撞到了鐵板上,挨的不是刀,而是一記記犀利的鐵腳亦不知他們之中,會有幾人斷子絕孫,幾人無法再起,不能“我好她也好”了。

而瘦削漢子正是他們村子裡的一個小頭目,姓袁名飛,行第老二。按照這個時代之人的習慣,應該稱之為“袁二郎”,但李曜視之為宵小,自然沒了“郎”字,直接將他喚作了“袁二”。

袁二少時讀過書,能識文斷字,故而在村寨裡充當著“狗頭軍師”般的角色,在這個時代也算得是一位有些知識的人,但他與同夥在隋朝大業元年為了逃避前朝營建東都的徵調,躲進了這茫茫的秦嶺大山之後,便過著常年與世隔絕的生活,而且他遇到的外來人都只是一些同樣孤陋寡聞的山民。

是以對袁二來說,撞見李曜這樣衣著齊整樣貌周正的人,還真的是他躲進山中以來的頭一遭。

正所謂“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袁二只知道現在的日子剛過清明時節,至於天下何時改朝換代,當今皇帝是誰,年號幾何,皆是一概不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