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呵~!觀音婢你說這小子是不是成天閒的沒事幹了?竟然想要去種樹?”

兩日後的傍晚,甘露殿內,李二批閱奏章的時候,見到一封堪稱奇葩的奏摺後,忍不住對一旁陪伴他批閱奏章的長孫皇后笑道。

這是李澤軒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整理出了一份建議李二推行植樹節、倡議黃河流域各州縣的百姓廣造防護林的奏摺,期間他還去炎黃書院的圖書館裡查閱了不少古籍。

哦,值得一提的是,炎黃書院的圖書館,自建成之日起,李綱就一直致力於往裡面擴充書籍,很多王公貴族都搞不來的孤本,老先生都能搞來,交由工坊印刷部那邊拓印以後,再送到書院紅樓擴充書庫!如今炎黃書院的圖書館,也算得上是長安城附近藏書量第二大的地方了!

至於第一,肯定是皇家了!不過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炎黃書院圖書館的藏書量超過皇家,那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過縱然李澤軒為了這一片奏章花費了不少心力,但李二看到這奏摺的第一反應仍然是嗤笑,這也怪不得老李,而是歷朝歷代,帝王向來只關心民生、只關心自己的江山,誰會閒的沒事關心環保、關心種樹的問題呢?

“種樹~?陛下,這是誰的奏摺?莫不是永安侯呈上來的吧~?”

長孫皇后聞言,眉目含笑地問道。

蕙質蘭心的她,幾乎不用李二提醒,便能猜測出這封奇葩奏摺的主人是誰?目前朝廷內思維如此跳脫的大臣,除了李澤軒,恐怕不會有別人了!

“嗯!觀音婢果然聰慧,的確是李澤軒寫的!咦~?這小子,寫的好像有點意思啊!”

李二邊看邊笑,忽然他卻笑不出來了,面露驚異之色。

長孫皇后心中驚奇,她不動聲色地側過身子,將目光投向了李二跟前的奏摺,漸漸地,殿內再也沒有了不屑的嗤笑聲,反而一股凝重的氣氛逐漸大殿內瀰漫起來,半刻鐘後,李二站起身,負手走了兩步,然後對殿內的趙松吩咐道:

“明日早朝後,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蕭、閻立德留下議事,另詔李澤軒明日入宮候駕~!”

趙松眉毛一抖,連忙上前肅然拱手道:“老奴遵旨~!”

……………………………

“相公,您說陛下能聽得進你說的那些話嗎~?”

雲山別院,吃過晚飯後,韓雨惜端著一杯熱水,來到書房,見李澤軒正在看書,她忍不住出聲問道。

顯然,那封摺子的內容她也看過!

李澤軒抬起頭,笑著感慨道:“呵呵!娘子!有句話叫做盡人事、知天命!這封摺子已經是你相公我能發揮出的最好水準了,而且還請了李綱、馬周兩位先生幫忙把關。聖上若是能把這些話聽進去,那自然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幸事,若是聽不下去,你相公我也會想辦法盡自己的一份心力,畢竟我可不想我們以後的兒孫連一口乾淨的水都沒得喝~!”

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照著大唐目前的發展態勢,不出二十年就會邁入全面的盛世,到時候長安一帶的人口勢必會繼續暴增,這將給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壓力,黃河的河水也會變得更加地渾濁,八水繞長安,但真到那時候,現在的八條水脈真能供養得起那時候的超級長安城嗎?

其實黃河在古代最開始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河”被稱為“黃河”,就是由於河水的顏色變了,所以黃河就姓了“黃”。

“黃河”的名稱始於東漢,但是早在春秋時期,已有文字記說河水不清了。不過,漢代時河水的黃色變得更引人注目了,以致人們用“黃河”來稱呼它。

漢朝中期大司馬史張戎(字仲功)說過:“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這是在漢早期還沒有人說過的現象。

在西漢中期,以濁流聞名的是涇水。在漢武帝時,“涇水一石,其泥數鬥”,在那時引涇水來灌溉農田,還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涇水和渭水流域,是黃土高原農業開發最早的地區,而隨著這種開發,原始植被受到破壞,水土流失加重,致使黃河河水愈來愈渾濁,大概發展到東漢時期變得顯眼了,從而有了“黃河”之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大唐進入全面鼎盛的狀態,這片黃土高原就要養活更多的人,到時候勢必會開墾大量的農田,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也會更加嚴重,李澤軒說的若干年後他的兒孫喝不到乾淨的水源,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兒孫...”

韓雨惜的面色忽然變得有些複雜,她低聲喃喃道:“相公,我們何時才能有自己的...孩子?妾身今年都虛歲十六了!”

說罷,她的面色一陣羞紅。

李澤軒差點吐血,這...他說的這句話,側重點根本不是在這邊好吧?

“呀~!相公你要做什麼?快把妾身放下!”

“嘿嘿!娘子你不是想要孩子嗎?咱們造孩子去嘍!”

.…………………………

***喜自是不必再提,第二日一早,小兩口正在別院內吃早飯,趙松便過來傳旨,讓李澤軒入宮候駕。

李澤軒面上雖然不動聲色,但心裡面還是忍不住一喜,終究他不是正統的文官,寫起摺子來不像魏徵、房玄齡那樣經驗老道,雖說這封奏摺的起草過程受到了李綱、馬周等人的幫助,但他心裡還是沒底,如今李二既然願意宣他入宮議事,那事情基本上就成了一小半了!

幾人騎著快馬,一路趕到了皇城,將大白交給龐非基看管,李澤軒跟著趙松入了宮門,一路直朝太極宮而去。

太極殿內,李二和百官正在上早朝,李澤軒這會兒自然不可能進去橫插一腳,這玩意兒又不跟上課遲到補個“報告”就行一樣,早朝可是非常正式的。

再說,老李的聖旨是讓李澤軒在甘露殿候著,可沒有讓他去參加早朝。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