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頭騰大戰,的確叫人頭疼。

早期的一些兆頭已經在公司內部出現,其實app之間的競爭,本質上都是對使用者時間的爭奪,也就是每個使用者的每個24小時開啟這個app會停留多長的時間。

微訊號和頭條號都是內容生產,所做的便是提供給使用者更多的‘內容’,讓他們不輕易關閉app。

後來的頭條和抖音都做到了,很多使用者都是一不小心就發現根本關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害人,畢竟上癮。

但在商言商,拿著這樣的日活資料,廣告商才能多掏錢,投資人才給更高的估值。

當溫曉光攔下了林長生的抱怨之後,訊息自然走漏,再接著頭條果然加快速度開始嘗試運營。

運營不是他們簡單開個會,而是需要公司去堆資源,投入資金也好,微信開放流量也好,不過多少還是有些爭議。

“老闆不好當。”

便是這份感慨的來源。

然而在這次公司內的爭議中,內容生產這四個字其實走向了關注的焦點。

溫曉光並未刻意引導,但忽然大家開始覺得內容很重要。

產品戰略會議中,便開始有這方面的討論。

“Professioed t,內容生產。其實這個詞並不陌生,這樣的模式也並非微拓首創,早幾年土豆優酷都採用過PGC來豐富網站的內容,內容生產尊重原創,鼓勵原創曾是他們的基本原則。”

“不過,這種發於草根的創作模式雖然豐富了內容,但質量參差不齊,取得了一定成功,也產生了不少問題,最關鍵的是資訊分發不夠‘自主’,也許有好東西,但使用者看不到,只能依賴於一些爆火的內容生產商。”

比如說羅輯思維。

2012年底,羅輯思維的在優酷上線,幾年內在各平臺的播放超過10億人次,這家小公司估值也到了幾十億的臺階。

人們只願意看蘋果微軟,然而從普通人的視角看,羅輯思維其實是一顆非常成功的創業果實,要知道全世界也只有一個比爾蓋茨。

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是碰運氣才會遇上的,大多數都是類似羅輯思維這樣的創業。

小巧、輕盈、幾百個人,幾十億的生意。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倒比巨頭舒服一些。

“去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大會,溫總曾提過知識付費,認為這會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領域,我與投資部的李總交流過,公司確實在關注這些企業。”

“我們團隊認為,頭條號會對微訊號產生一定的衝擊,但這是一個趨勢,頭條不做,微拓之外的其他公司就會做,我們不去爭搶那些優秀的影片內容生產者,他們也一定會去其他平臺,分發自己的作品。”

後來的中國,誕生了一批短影片創業家,不過那時他們的沃土已經不是優酷了,而是B站。

B站於2009年成立,幾年間已經聚集了不少使用者,漸漸展現出了一個作為內容創作與分享的影片網站的潛質。

不過那裡主要還是年輕世代聚集。

都屬於內容生產,但與目前張一名所期望的還是有差別。

而且,他的重點雖然涉及到內容生產,但實質上還是偏向於資訊分發。

溫曉光一路聽下來,是覺得,他在借鑑當初微信推出微訊號的模式,將內容生產作為一個推廣手段。

溫曉光說道:“吸引創業者進駐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手段,我至今也沒有改變過我的想法,即讓他們賺錢,那麼就會吸引源源不斷的創業者生產更多的內容,吸引更多的使用者。”

“但是我有一點改變,我覺得內容生產應該提升一些檔次,或者這麼說:內容生產加資訊分發。”

好幾位高管都拿筆記下了這個組合。

溫曉光回憶創立微拓的那段歲月,“其實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做一個內容生產的平臺,借用資料探勘來加強使用者粘性,只不過這個模式走到最後還是會回到一樣東西。”

黎總等幾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社交。”

“也可以說是流量入口。”溫曉光預設了,“再加上那段時間正好是移動網際網路初期,即時通訊軟體有機會,我才試著做了微信。我們運氣不錯,走到今天。”

張一名並未參與過前兩年的歷程,其實這麼說來的話溫曉光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難怪特別設立一個X事業部,並對他委以重任。

對他來說,在微拓是個不錯的選擇,現在他能幹自己想幹的任何事,然而出去就不一定了,如果溫曉光這樣具備實力和團隊的人非要和他做一樣的東西……

算了吧。

既然可以志同道合一起,為什麼非要頭鐵和這樣一家財力雄厚的小巨頭對抗呢。

溫曉光又沒有去限制他的發揮。

隨後他也發言,“所以這也是溫總說為什麼微拓不走和騰遜一樣的路的原因,是因為微拓在計劃中,就是要走內容生產+資訊分發的。”

溫曉光點頭,“我其實不止一次闡述過,不過那時候談論什麼是資料探勘很難,也沒人想到一款新聞類的應用,能讓微信這樣的超級app感到壓力。”

“現在看起來水到渠成,那會兒我可是怎麼說都說不明白。”他嘆了氣,終於走了過來,“所以即使微訊號受了一點擠壓,微拓也要繼續去做,內部競爭,革自己的命,一丹……”

“嗯,你說溫總。”

“如張一名所言,微拓要支援一部分內容創業者,就像我們支援表情包創業的人一樣,今日頭條成立的初衷也不僅僅是給人看看新聞,它具備這樣的功能,但與此同時,它更多的是資訊分發渠道。”

這一點應該契合張一名所想。

“這是微拓的第一手,支援創業者,並儘量吸引他們來到今日頭條這個平臺。第二手,是一些資訊分發的平臺,有一些網站a、bilibili……雖然本質上都屬於資訊分發平臺,但是面向人群不同,小孩子會去那種網站。”

李一丹明白,“我會去認真考察的。”

“網際網路千變萬變,但吸引使用者點選,這是沒有變的,以前是電腦,搜尋是需求、社交是需求、購物是需求,以後是手機,手機是隨時可以拿出來的,所以有相當多的碎片化時間,坐地鐵、上廁所、睡前翻一翻,所以碎片化但有趣的內容一定可以橫掃使用者的手機螢幕,這就是我看到的趨勢,手機讓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有變化了。若微拓能把這個領域拿下,我們就算真正走出騰遜模式的困境了。”

溫曉光講的自信從容,而且很有邏輯,一眾高管聽完都對公司的發展路線有了更清晰的感覺。

散會後。

黎文博掏出手機若有所思,他帶著疑惑問旁邊的李一丹,“碎片化的時間?人真的有老是掏出手機的習慣嗎?有什麼好看的?”

李一丹挑了挑眉,“額……黎總,你是特別專業的經理人,每天大量的時間都用於工作,更不會輕易浪費時間,但我想你可以回去觀察觀察你的女兒,也許那會有答案,又或者,您今晚下班坐地鐵回家。”

這些帶有自虐性質的人吶,肯定將每天的時間都用到極致,怎麼會有閒情去翻手機,所以他理解不了。

而且他年紀大了,不知道年輕人從手機中獲得了多少樂趣。

李一丹給了很禮貌的回答,沒好意思說自己上司已經不再年輕。

溫曉光在2010年準備迎上這個趨勢,2012年終於能具體說出來一點,再有兩年4G上來,網速提升之後,短影片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我去找一下溫總,黎總您慢慢想。”

敲門的時候,他們的溫總正在打電話,張一名也在。

老闆是真的忙,溫曉光掛了電話就說,“就先告訴你們兩個,本月17號可能都找不到我的,不要在那天安排與我相關的工作了。”

本來是要讓宋一秋是通知其他人的,不過這倆在,溫曉光就先說了。

“好了,你們講吧,有什麼問題?”

張一名主要為預算而來,說那麼多花裡胡哨,又是內容生產,又是資訊分發,都是要錢的。

李一丹的目的也是她本職工作之內,“溫總,我在想早上的會議提到的內容生產,似乎我們的重點都只在創業者這個範圍。”

“繼續說。”溫曉光隱約察覺到好像是漏了什麼。

“但是每天每個使用者從手機上獲取的,應該不止是那些碎片化的娛樂的東西,內容應該包括電影、電視、音樂、遊戲……”

“你覺得我們公司應該在這些方面做出佈局?”

李一丹點頭,“因為我想到,您還在影視方面做了投資,這也是內容的一部分。”

說的倒是不錯。

“遊戲是不可能了,我們做起來就是讓騰遜來封殺的,所以你在投資一些有遊戲內容的平臺時要考慮到將來騰遜的做法。”

“他們會完全封殺?”李一丹眉頭一挑,似乎有些不能確定會有這個可能。

“一定會的。至於其他,我想微拓不是要把所有內容生產抓在手裡,我們不是自己去生產,就像頭條上的一些影視內容,都是從網上抓取。所以微拓不會拍電影,不會拍電視劇,不會涉足娛樂圈。”

“我們不生產內容,我們只是內容的搬運商。”

這熟悉的詞令兩人一笑,不過李一丹還是做了總結,“但是要和他們保持好的合作關係。”

溫曉光仰在了椅子上,“除非董事會都要求,否則別想我涉足娛樂圈啊,微拓已經是一家正規的企業了,不!需!要!”

張一名笑眯眯的說:“其實挺需要的,溫總形象好,人緣佳,隨便和一些明星交流交流就有非常大的效果,就像微博早期的明星策略,有了公眾人物入駐頭條,會有引領作用。”

……

“儘管有了微信,這些人還想著利用本帥哥的色相!!!”

……

“都去工作,缺你錢了,還是缺你流量了,滾犢子!”

中國好聲音已經把今日頭條帶火了,還在想屁吃。

溫曉光把他們全都捻走了。

倒也不是他不專業,主要今日頭條和微博不一樣,微博真的是八卦重地,請明星很有用,但和他們並不算百分百匹配。

……

然而關於溫曉光這個ip的影響力,其實不止公司內的人想用,

公司外的人也想用。

內部溫曉光是可以控制的,現在微拓吸引到的流量非常足夠,所以不需要再叫他去賣臉。

但是外面的朋友,就很難拒絕。

大家都是出來混的,他溫曉光就是牛上天,也不能所有人的面子都不給。

不是有句臺詞說的好。

江湖是什麼?

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比如說潘石屹想弄個創業社群把房子租給創業者,那麼打電話給他說,來來來,你來做這個創業論壇的一個嘉賓,講講創業經驗。

溫曉光的形象合適,公司資源合適,請他來就是有很多創業者聞風而動,你說你去不去?

再有,

8月17號,雷君日夜辛苦工作的心血小米2終於釋出了。

因為特別的合作關係,小米手機在上是直接自帶微信和今日頭條,他打電話要你那一天週五的時間,你說你去不去?

還有一些情況,某個地方領導來考察參觀一下公司,看看微信是怎麼用平臺為政府提供服務的,這……畢竟我黨領導的,人來了,溫曉光不出現?

除此外,官方來人和你說,最近啊國家準備推進哪方面的建設,正好微拓就是這個領域,傾聽各個群體的聲音嘛,微拓代表私企,最好要有個發言。

說是最好,其實就是要你去。

溫曉光環顧一下公司,除了他,誰沒正事?

……

“你這些煩惱,都是企業家的常態。”雷君親和力比較強,他還有一個總結,“而且前陣子大家都知道你溫曉光能說會道,自然想到你的就多,這就和出來喝酒一樣,要麼0杯,要麼無數杯。你沒有特別的理由,拒絕了會惹別人不高興的。”

溫曉光和他一起走在發佈會的後臺,他甩著手指道:“我這好日子,第一個破壞者就是你。”

“哈哈哈。”

圍著的好多人都聽笑了。

溫曉光其實清楚,但是他還是會專心於公司一段時間,私下裡的社交活動還行,領導來了打個招呼,都沒問題。

不過公開的電視節目就算了,除非真的是無法拒絕。

比如雷君要他露面小米2發佈會。

小米的暢銷其實給微拓帶來了助益,不少使用者就是買了小米手機所以用上了今日頭條。

“兄弟,你也別害羞了,你是老姑娘上花轎,扭捏啥呀?現在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壓力都大,我請你來,你怎麼也要說上去兩句,你知道小米一直就沒有做什麼廣告。”

溫曉光拍拍大兄弟的背,“我知道了,雷總所指,就是我的戰鬥方向。你下上,我在下面看你表演。”

短短兩年時間,小米的發展是超迅猛的,外面的那個會場早已人山人海,而且12年正是小米飢餓營銷頂峰的那幾年。

大學生多少想買小米的,你搶得到麼?

所以除現場外,還有守在電腦前的很多人等著看自己的1999能買到什麼好東西。

……

……

“今天見到了嗎?”

上個週末,崔敏和徐南一商量了一下,雖然是準備那麼做,不過還需要時機,說白了,溫曉光會因為沒空而拒絕的機率,很高。

“中午來吃了個簡餐,晚上就沒來了,我不好問,不過現在看來是下午就離開公司了,現在在小米發佈會的現場。”

崔敏看了眼電腦上的畫面,現場直擊,“你看到了他人了?”

徐南一點頭,“看到了,雷君入場後,鏡頭往下掃到溫曉光就坐在下面,還給了特寫。”

“真牛,你看人家離開公司見的都是什麼人,再看看我們。”

徐南一笑道:“你神經病吧,閒著沒事做這個比較幹什麼。”

“不是比較,你不覺得看多了會有一種我活著到底在幹嘛的懷疑嗎?”

“不看多我也有這懷疑。”

……

“哎,小米手機挺難買的,你要不問問他有沒有?”

“瘋了吧,2000塊錢的手機去麻煩別人。”

“那你不買看這個發佈會幹什麼?”

徐南一也很坦白,“他肯定會現身說話的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