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涼風即刻襲來,吹到永清和四哥身上,頓覺身上涼颼颼地,舒服多了。這風不像下面的風,熱烘烘地,像蒸籠裡出來的風,帶著悶熱之氣,吹到人身上也不舒服;上面這風像深井裡吹出的冷風,帶著冷氣過來,吹在人身上,很是涼爽,舒服。

他們剛才爬山時,已經消耗很多體力,早就汗流浹背了,被這風一吹,透心涼,那個舒服。

“這風真夠舒服的!”四哥感嘆道。

“是啊,山上不光水好,空氣好,風也涼快。”永清很久沒爬山了,也累得不行,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四哥被這冷風一吹,身上的汗也立刻收了,剛才就克服了極點,現在被風一吹,身體立刻像重新換血一般,活了過來,一點都不覺得困,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興致滿滿地東張西望起來。

回頭望去,十里平川一望無比,小橋,流水,人家,盡收眼底,可這些在大山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彷彿被縮小了十幾倍,四哥站在山頂彷彿像一個巨人一般,看著來路上的行人,像一個個螞蟻一般在忙碌著,鎮上最大的尖山水庫也顯得如此渺小,像一個臉盤一般大小,中間的小島,則像一個個小鴨子,在裡面玩耍嬉戲。在真武山頂,四哥覺得自己都是如此的偉岸,挺拔起來。

四哥把眼放低點,看到剛才來時的路,蜿蜒曲折,陡如峭壁,不知剛才是如何爬上來的,現在回頭看看都是那麼險,心裡都覺後怕!

“好險啊!”四哥由衷感嘆道。

“是啊,現在我們不是已經上來了。只要有決心,什麼難事都不在話下。”永清答道。

“嗯,剛才要不哥鼓勵,我自己不可能上來的。”

“休息一下,就走吧!”

“好的。”

四哥抬頭往北面往去,層巒疊嶂,千峰爭秀,大大小小的山峰,連綿不絕的山脈,爭峰鬥豔一般展現在四哥眼前,層層疊疊,高低錯落有致,像海里的波浪,一層一層,蜂擁而至,當然它們只是為了簇擁最高峰真武山而來,它們只不過是真武山的陪襯罷了。

“風景美吧?”永清站起來,拍著四哥的肩膀道。

“好美啊。”

“走吧,快到山頂了。”

“嗯。”

往前再經過一條盤山石路,此路不像剛才那些路,高低不平,這路石頭鋪的極其平整,大概有二米寬,曲折而上,便到山頂。

石路靠近山頂一側,陸陸續續能看到很多古人留下的石刻壁畫,多數是讚美真武山的詩畫,多數長滿了青苔,字跡難以辨認,清代詩人揚渭恩的詩便在其中。

還有一副王摩詰的“蓬萊仙境圖”,映入眼簾,手法嫻熟,技法精湛,繪畫栩栩如生,不知作者當時是何種心態做這副畫的,或許他太嚮往蓬萊仙境了,便把真武山比作蓬萊,又或許在起霧天時,他剛好看到起霧的真武山,雲霧縹緲,彷彿遁入仙境,便有感而發,創作了這副“蓬萊仙境圖。”

再往上走幾步便到真武山平頂之上。

真武山本來是道教聖地,有道院,素有“小武當”美稱,真武山之名也由此得來。後來佛教興盛,這裡便被佛教替代,建有秀峰寺又稱真武寺,真武廟,一直沿用至今。

進入平頂便可看見真武廟,黃牆黑瓦,端莊古樸,佔地一百多平米,廟裡供奉著幾路神仙;廟前有棵千年古樟樹,高聳入雲霄,枝葉茂盛,像一把大雨傘般護佑這真武山;古樟樹下便是那口神仙井水,不足一丈深,但常年不幹,水吸收天地之精華,味甘清醇,是陳武和他們徒弟們的飲用水,香客過來也要喝上幾口神仙水才算來過真武山。

廟左右,還有後方都有以前寺廟留下的房子。

再後方便是很多毛竹林,廟東側有個望仙峰,是真武山最高的地方,爬上去有個五十平米的平臺,四處空曠,無物遮擋,上可觀星辰,下可觀山川平原,古稱望仙峰,是個觀景,納涼絕佳之地。

廟西側便是通往大金山的山脈。

山上有寺廟,但陳武他們並不是和尚,那時時代敏感,好多地方都拆寺廟,廟裡的和尚都跑了。陳武本是真武寺的俗家弟子,聽說要拆寺廟,他便上山護寺,那日歹徒想上山拆寺廟時,剛好真武山起大火,他們便沒拆成,等他們走時,天氣轉變,起大風,降暴雨,便把火澆滅了。

後來附近都傳真武山有神仙庇佑,大家傳的神乎其神,每年三月三廟會之時,香客不辭辛勞,絡繹不絕都要上來進香,乞求神仙保佑,逢年過節時,香客也是多的不得了。

陳武他們就賣些黃紙,香火,不求賺錢,只求維持生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