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是小一年過去,天氣漸漸寒冷,入冬了。

此時北方的世家大族已經被曹達徹底擺平,為了獎賞曹達,呂智就讓呂義帶著他去打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一說一,那曹達大戶人家出身,什麼都不缺,呂智實在想不到應該獎賞些什麼。

好在,十萬新軍訓的差不多了,也該搞出些動靜了,於是呂智就讓曹達掛了個軍師頭銜,跟著去混混軍功。

行軍途中,曹達一身藍袍,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呂義身邊,時不時的左右觀望,悠閒的很。

又幾日,十萬大軍行至吳國邊境,尋了個合適的地方安營紮寨。

直到這個時候,曹達終於想起自己還有個軍師的身份,於是他就去找呂義行使職責了。

“將軍,冬日不戰是古訓,咱們這個時候發兵,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

呂義搖頭失笑,“這有什麼?”

曹達想了一下,生搬硬套的搬出一個兵書上記載的案例。

卻說這冬日不戰是慣例,其實更多的也是無奈之舉。

冬日打仗,凍死的士兵比戰死的還多。

這不是嘛,兵書就有記載——晚上,某軍帳篷被雪壓出個縫隙,第二天,一帳篷的士兵就都變成冰棒了。

“嗨,你這兵書看的還不如我呢。”呂義也來了精神,在這方面他總是被教訓的那一個,這一波終於也能說教別人了。

“活學活用知道吧。”呂義揮手,開始指點江山,“睡在帳篷裡還能凍死,你說的那是別的地方,咱們這邊的冬天沒那麼冷。”

曹達訕笑兩聲,繼續生搬硬套,呂義不依不饒,兩人這就爭論起來。

你還別說,高手對決固然精彩,這菜雞互啄也是熱鬧非凡。

這不是嘛,這倆人討論的就挺熱鬧,吵吵嚷嚷的,還吸引了不少士兵進來聽講。

曹達看到士兵的藍色軍服,靈機一動,“吳軍穿著棉衣,行動上有所不便,咱們的軍服更加輕便,這就是勝勢啊!”

“嗯,你這一點倒是說對了。”呂義難得的認可,“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勝勢,但是當勝勢積累的足夠了,就是一場大勝。”

…………

翌日,也沒搞個誓師大會什麼的,呂義操控東風床弩,一下就轟開了吳國邊境重城的南門,然後是西門、東門……然後就破城了。

午時未到,疾風將軍呂義就已經和軍師曹達坐在城主府裡喝茶了。

“我滴娘嘞,咱們這就算是開疆拓土了吧?”端著手裡的熱茶,曹達彷彿活在夢裡,沒有一絲真實感。

“嗨,區區一座邊城罷了。”呂義滋溜一口熱茶,難掩得意之色,“算不得什麼開疆拓土。”

“哦哦哦。”曹達連連點頭,實則腦子裡一片空白。

呂義冷笑一聲,又道,“要不是有意磨練新軍,這城池本將軍早就拿下了。”

“原來如此。”對話幾句,曹達終於明白了,他真的是過來“混”軍功的,吹吹牛,喝喝茶,這天大的功勞就到手了。

說起來,幾十年了,這可是大越第一次開疆拓土,他又是軍師,那功勞能小了嗎?

“將軍,那咱們接下來怎麼辦?”“當然是繼續擴大勝果啊!”

“將軍,我看那東風床弩不錯,能不能讓我試試?”

“行,反正我這次帶了兩架過來,咱們就來個前後夾擊,左右開弓。”

吳人的城主府裡,兩人竊竊私語,哈哈大笑。

不對,這裡現在已經插上大越的旗幟,應該算是越國的領土了。

…………

五日後,議政殿,越王正在上朝的時候收到捷報。

“嗯?練兵時一不小心打下了吳國一座大城?”越王掐著捷報,有些發懵,這兵也練的太厲害了。

繼而,越王渾身一震,喃喃自語到,“這就……攻下吳國的城池了?”

幾十年了,一直是吳國壓著大越打,現在什麼情況?玄武城不止擋住了吳軍的腳步,還反打回去了?

報~~~

高亢的聲音由遠及近,原來捷報還不止一封,疾風將軍再下一城,連下三城,四殺,五連絕世……

就這樣,平均一天兩三封捷報,短短幾日,呂義已經率軍打下吳國二十餘城。

議政殿裡,越王和文武百官不再議事,每天就是等捷報,看捷報,然後發呆。

事情變化太快,快的讓人反應不過來。

一轉眼,又是一天過去,越王突然反應過來,“嗯?今天的捷報呢?”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暗暗琢磨著,不會是打了敗仗吧?

隨後他們又猛的搖頭,不能啊,勢頭這麼猛,怎麼可能會敗?

最後還是韓知兵站了出來,“王上,北方的新軍只有十萬,能控制二十餘城已經相當不易了。”

兩國交戰,不是把城池打下來就行的,那城裡都是吳國百姓,必須得駐軍才能控制局面。

“啊,對對對,是這個道理,韓愛卿言之有理……”

越王搖晃著昏沉的腦袋,心想這是怎麼了,煩心事多了,人會發懵,現在喜事多了,孤竟然還是會發懵?

韓知兵瞅瞅雙眼無神的越王,只能再次拱手道,“王上,疾風將軍善於攻城,治理百姓實非所長。”

越王此時也明白過味兒來了,“√,北方人才稀缺,諸位愛卿可有舉薦?”

文武百官一怔,對啊,這二十餘城就是二十餘位城主的空缺,就是二十餘套領導班子……就是二十餘個亟待索取的寶庫。

“王上,臣有良才舉薦……”“臣也舉薦一人……”一時間,議政殿熱鬧的就像菜市場。

韓知兵此時倒是安靜下來,他看著文武百官的反應,心裡又在琢磨著變法的事兒。

有一個發現很有趣,這些舉薦人才的大臣有很多都是堅定的保守派,或者是隱藏頗深的保守派。

哎,這變法說白了就是利益之爭,那麼只要有利益,變法是不是就能進行的更順利一些?……韓知兵摸著自己的雙下巴,陷入沉思。

保守派的大臣想法簡單,既然他們背後的世家大族在大越拿不到實惠,在大越失去了利益,那麼是不是可以在吳國拿回來?

轉移內部矛盾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是戰爭!

魯迅曾經說過,凡是朝廷的內部矛盾無法調和,都可以轉移到外部去解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