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一方興高采烈,可能還有些許幸福的煩惱,吳國可就慘了,全國上下一片愁雲慘淡。

當然了,慘淡的是朝廷和各大世家,與平頭老百姓關系不大。

吳國畢竟是侵略的一方,就算沒成功,對本土百姓的影響也十分有限。

不過這也不是什麼褒獎,正應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渾渾噩噩的,只能是對付過唄。

世家慘,慘在損失了不少年輕一輩。

那些被玄武城城衛軍切瓜砍菜的所謂吳國邊軍,裡面夾雜著不少世家子弟,他們有的是鍍金的,有的乾脆就是過來見識一下。

結果呢,一個不小心,就鍍進去,見識進去了。

朝廷慘,慘在痛失一位少將軍。

這個被呂義一刀砍死的潘陽或許算不上什麼大人物,但他爹可不是一般人。

潘陽的父親是潘龍潘大將軍,地位上與大越的張大將軍類似,甚至還稍微高出一線。

此人手中掌控著吳國大半的兵權,是真正的擎天玉柱一般的人物。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這位是堅定的保王派,在新吳王繼位這件事上沒少使勁兒,立下了汗馬功勞,說他和新吳王穿同一條褲子都不為過。

按說潘陽死了,各大世家也多有折損,這種情況下,復仇越國只不過是潘大將軍一句話的事兒,吳王也肯定沒二話。

但大將軍不愧是大將軍,所思所慮根本不是一家之事。

在朝堂上,潘大將軍力排眾議,言說邊軍新敗,暫時不宜再戰,應該重整旗鼓,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成熟再狠狠的報復回去。

潘大將軍此乃老成謀國之言,又與越國深仇大恨,同仇敵愾之下,他說的話朝野上下無人反對。

再有,只有把拳頭收回來,才能打的更狠,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

為了照顧潘大將軍的心情,吳王這些日子一直保持沉默,時不時唉聲嘆氣,看起來憂愁頗深,但仔細一想,就他獲利最大。

一開始,吳王與潘大將軍定的就是一箭雙鵰之計。

派遣邊軍騷擾玄武城,既能干擾其秋收,藉著世家子弟“意外”身亡,又能拉大吳越兩國的仇恨,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比預想的還要好,這一箭下去,真就算不清射了多少雕,練不練兵的先不說,這幾天光是軍資就拉了不少。

那些死了小輩的世家一個個出錢出力,嗷嗷叫著要報仇,錢財輜重之巨,足以支撐起一場不小的戰爭了。

當然了,各大世家也不傻,一開始,也不是沒人懷疑是吳王與擁護他的大將軍潘龍合謀。

但這次連潘陽都戰死沙場了,若是苦肉計,不,絕對不可能是苦肉計,要不這也太苦了。

…………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千篇一律的日子飛快過去,一轉眼就是一個月。

這些日子呂智一直在軍器局監工,每天都有大量的箭簇成型,然後被運送到工部指定的倉庫存放。

箭簇這種東西,再多也不嫌多。

你想啊,就算一萬人的弓箭兵,每人十支箭,這就是十萬箭矢。

關鍵是,十支箭才能射多久?

就當弓箭兵都是手殘,射速超慢,這十支箭一炷香(5分鐘)的時間怎麼也射完了吧?難道一場戰爭就打這麼一會兒?根本不可能嘛。

所以箭簇這東西,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呂智也是第一次掌控這麼大的專案,說實話,真的很震撼。

他以前一直不能理解,朝廷為什麼要收繳民間的鐵器和青銅器。

這一下算是徹底明白了,就是再多的金屬,那也不夠用啊!

這一個月的時間,光是鑄造箭簇就耗費了巨量的青銅,更別說以後還得造更加耗費金屬的長刀、矛、盾……

怪不得有人說打仗就是打錢呢,這他娘的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啊!

…………

戶部。

呂智思考了好幾天,又糾結了好幾天,還是來了。

“找誰好呢?”到了門口,呂智卻犯了難,他想辦的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得找多大的官兒才能辦呢?

“來都來了,那就找說話算數的。”呂智擺出公子的架勢,邁著四方步,一上來就揚言要找戶部尚書。

“尚書大人豈是你說見就見……哎嘿嘿,公子請。”

戶部守門人倒是十分醒目,往呂智腰間一看,態度立馬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一般人自然見不到馬尚書,但到了呂智這裡,還真是說見就見。

就憑他腰間這兩塊令牌,整個戶部不說橫著走,想見哪位大人,一個通報總是能換來的。

這兩塊令牌,一塊兒是兵部韓尚書給的,另一塊兒是工部楊尚書給的,分量都很足。

“公子不知如何稱呼?”守門人點頭哈腰的,一點兒公門中人的氣勢都沒有。

說起來,就連呂家的門房都比他強,但這正是人家的能耐,他就是靠能軟能硬吃飯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呂智拱拱手,“在下呂家四公子,呂智。”

“哎呀,原來您就是呂智公子,久仰大名,真是久仰大名了!”守門人也不知是真知道還是假知道,反正這些溜鬚拍馬的話說起來十分圓潤。

“呂智公子稍坐片刻,等我去通報一聲。”

“嗯。”呂智等守門人離開,特意嘗了嘗戶部的待客茶。

說實在的,不算什麼好茶,再說一句不客氣的,就這種水準的茶,皮猴子都未必看得上。

“哎,不好喝也不能浪費啊!”冷不丁聽到這麼一句,嚇的呂智直接把漱過口,本想吐到花盆裡的茶水咽了下去。

“咳咳,尚書大人,咳咳,你這是要嗆死我啊!”

自打出了再生稻的事兒,馬尚書對呂智就十分欣賞,“茶雖然不是好茶,可也不能浪費不是?”

“是,尚書大人教訓的是。”呂智一仰頭,乾脆把剩下的半杯茶也喝了,“真是勞煩尚書大人了,還親自過來……”

“哎~~~”馬尚書擺擺手,“我不是特意來見你的,只是碰巧。”

此言倒也不虛,真是湊巧的,要不就算他再欣賞呂智,也斷然做不出如此上杆子(主動)的事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