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做情報的,什麼都瞞不住你們。”呂智面露擔憂之色,“實不相瞞,我大哥來信了,玄武城那邊……局勢不太妙啊!”

安公子眉頭微皺,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青衣大掌櫃卻是搖搖頭,“呂智公子不必過分擔心,還有朝廷呢。”

“是啊,還有朝廷呢,算了,咱們還是先談買賣吧。”呂智哈哈一笑算是揭過這個話題。

說實話他不是很樂觀,眼看著就是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的局面,大越不說是最弱的,短板也是又多又明顯。

不過也沒事兒,誰讓咱呂公子也是大越人呢?

“安公子說的就作數,也不必再談什麼,兩萬兩銀子成交了。”

青衣大掌櫃說著從腰間拔出一把匕首,往磁力盾附近靠了靠,自然有一股力量在吸引匕首。

“嘖嘖嘖,當初老夫就知道那鐵錠不凡,能吸引金鐵之物,可也沒這麼大的力道,虧了,真是虧了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銀貨兩訖,大掌櫃可不能反悔啊!”呂智嘿嘿一笑,露出奸商嘴臉,“要不這樣也行……

我這磁力盾你也看見了,保命的傢伙,一面盾牌你給個十萬八萬的,我也就賣了。”

“呂智公子是說十萬兩白銀啊?”青衣大掌櫃用匕首狠狠戳向盾牌,在磁力盾的磁場作用下,力道還有幾分增強,但路線卻有些跑偏。

“是唄。”呂智才不會說自己是說習慣了呢,十萬八萬的軟妹幣,那大越也沒有啊。

“做個買賣還得倒找您八萬兩?這事兒我青衣幫可不幹。”眼看匕首沒能破壞盾面,青衣大掌櫃滿意的點點頭。

幫眾的命也是命,都說賣命賣命的,可誰也不想死不是?

“哎,說句實在的,別看我青衣幫貴為京城第一大幫,可真是沒什麼銀子,八萬兩我可拿不出來。”

呂智覺得青衣大掌櫃說的是實話,青衣幫那麼多人,光是吃喝拉撒睡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真是沒什麼閒錢。

當然了,若非是這麼個情況,青衣幫與呂智的關係也不能這麼親近。

從僱傭青衣幫八大高手開始,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很牢固,呂智可是大客戶來著。

一方要銀子,一方要人,屬於互惠互利的關係。

…………

送走安公子和青衣大掌櫃,呂智又去找了梁重,想著去看看他們家的“種田秘籍”。

有一說一,梁家之所以能成為大土豪,那還真不是蓋的,人家是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這個技術就是漚肥。

漚肥又稱草塘泥、醚肥、窖肥等,是指以植物性材料為主新增促進有機物分解的物質在淹水的嫌氣條件下漚制而成的有機肥料。

尤其適用於南方水網地區或北方雨季積肥,大越這得天獨厚的環境,別說人為的了,就是天然的漚肥也不少見。

梁家。

“呂智公子,我家公子不在。”又是梁重的親信管家接待的呂智。

“執勤嘛,我都知道。”呂智擺擺手,“我和梁大哥說好的,來學習一下,不看具體的漚制過程,就只看看收成情況。”

“是,公子交代過,這邊請吧。”管家把呂智請到一間書房,“近三十年的收成情況我都重新從本家抄錄了,還有漚肥的情況。”

呂智拱拱手,“真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管家連連擺手,“倒是呂智公子,那些新農具用著不錯,佃農們都念著您的好呢。”

“哎,我與梁大哥情同手足,說這些就見外了。”

“公子說的是,哈哈,請~~~”

“好。”說話間,呂智就坐在桌案邊開始檢視。

說實在的,管家抄錄的還算詳盡,只是在產量上有些含糊其辭,不過呂智也能理解,這可是機密中的機密。

梁家最常用的漚肥是糞肥,呂智對此毫不意外,別說大越了,就是穿越之前,鄉下也多用糞肥。

老一輩的都覺得糞肥要比化肥好,父輩也說糞肥營養豐富,很適合農作物生長。

梁家還有用動物骨頭(粉)、蹄角之類製成的漚肥,效果也不錯,呂智估計是其中含有磷鉀成分較多。

疏菜下腳、豆殼、淘米水等也是很好的肥料,這一條更是直接記錄在梁家的“秘籍”上。

呂智突然想起化學老師講過的草木灰,趕緊將其記錄在一旁的空白紙張上,這是較好的鉀肥,入冬前使用,有利植物越冬。

呂智研究了一整個下午,頭昏腦漲的也沒能歸納出什麼太有用的東西。

他對肥料的理解還是太淺顯了。

果然,還是得靠系統!

“梁管家,要不給我說說怎麼漚肥吧?”呂智解釋道,“就是些淺顯的,我有些好奇。”

呂智辦事兒很有分寸,管家也不為難,笑著講了不少。

肥料的漚制很簡單,少量漚肥只要將材料裝入大口容器中,加水充分浸沒即可。

有些乾料要多加水脹泡,並且水要有部分餘量,然後將蓋子蓋好卻又不能蓋的太嚴。

這個呂智一想就懂了,發酵過程中會釋放氣體,蓋得過緊容易將容器脹裂,不蓋好又容易長蛆。

漚制時間最好長些,大越環境溫度高,一般1~2個月即可漚好,漚制好的肥料一般比原來的顏色深,有些變為黑色,有些變成醬色不等。

有些人認為漚的肥不臭,才是熟肥,此說有誤,再熟的肥總還是有臭味的……

不得不說,梁家果然底蘊深厚,這管家放到穿越前的鄉下,絕對能當個技術員。

他是既有經驗又有技術,水平槓槓的!

…………

王宮。

一個不留神,呂家竟然沉寂下來了,越王批奏摺的時候突然問了一句,“呂智在做什麼?”

“回王上,他在種地。”

越王:“???”

魏忠拱拱手,“呂智改良了農具,梁家小輩正在試用。”

“好使嗎?”

“好使。”

“嘶,照這麼看,孤還真是低估了呂智的作用。”在越王心裡,呂智只是能賺錢,現在不一樣了,改良製鹽技術,越國食鹽的產量一下翻了三倍。

若是這次農具改良再有用,那可就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了,他這是在以一己之力提升越國的整體國力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